服装行业“老树发新芽”,吸引着高淳创投、IDG、华映资本、五元资本、君联资本、经纬中国等机构悄然进入。
机构分析指出,中国服装市场规模达2万亿元,但大而不强。在新的经济发展趋势下,以新一代需求变化和供给侧效率提升为主导的行业“大升级”,正在催生属于中国品牌全球化的重大投资机会。
“知一科技”完成B轮融资
今年9月,新兴服装品牌bosie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将用于产品研发和供应链升级。哔哩哔哩和武原资本领投,金沙江创投跟投。
同样在9月,国货新锐服装品牌BEASTER完成首轮超过2亿元融资,由易策资本领投,华映资本、百丽消费基金跟投,泰禾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不仅仅是服装品牌,更是新消费趋势下服装行业供应链上的密集融资。
7月底,智能服装设计供应链平台“知一科技”完成B轮2亿元融资,由高淳创投、万料投资,永华投资、老股东君联资本加入,川银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8月,服装供应链SaaS服务商龙头SCM宣布完成A轮近亿元战略融资,GGV ggv资本和云起资本联合领投。SCM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打造核心产品,快速拓展市场渠道,优化团队建设。
此前,服装辅料一站式供应链平台“辅料易”完成了数亿的B轮和B+轮。其中,B轮由光速中国领投,经纬中国、中鼎资本跟投;B+轮融资由中鼎资本、耿乐资本联合领投,经纬中国、光速中国、真格基金增投。
此外,服装电商平台也受到资本青睐。今年6月,快时尚输出跨境电商品牌“全速全速”完成1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今日资本、红杉、IDG、善行资本、五元资本等机构。
“大升级”的服装产业
在真格投资总监匡威看来,传统服装品牌的模式是:看秀场了解时尚元素——设计师打印出版型送工厂生产——供应商采购再购物,整个链条很长。商家不收集用户数据,这通常是一笔巨款。没卖出去的只能处理掉。缺货的时候没时间加单,流通效率很低。所以服装行业最大的痛点就是库存。可以说90%的服装品牌都死于库存积压。
在新的经济发展趋势下,服装行业正迎来“大升级”,这是资本巨头进入市场的主要原因。
首先,在需求方面,青山资本投资副总裁萧艾指出,Z世代的审美非常多元,强调自我表达,比如博西的风格多样,其所倡导的理念,是新一代年轻人打破常规的体现。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8年的Bosie是一个以服装起家的快时尚品牌,主要针对25岁以下的年轻人。自成立以来,品牌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在今年的“双11”活动中,该品牌1个半小时销售额突破1亿元,超过2020年半年的销售额。
第二,供给侧效率提升。华映资本管理合伙人王薇薇指出,中国的供应链基础和电商渠道已经足够强大,加上畅通的电商和社交网络,用户早已习惯网购。匡威指出,新的组织架构提高了从生产到销售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库存压力。
未来看好这些赛道
匡威指出,对于“90后”乃至Z世代来说,服装已经从一个功能性的产品,变成了一个社交属性很强的产品,是一个展现生活态度的社交工具。“服装品牌不是赢家通吃的生意,品牌溢价来自于用户的认同感,否则大家赚的只是供应链的差价。”
匡威表示,目前主要关注两大方向:一是从需求收集到设计到供应链各个环节效率提升的机会。二是中国供应链“出海”的机遇。
王薇薇指出,服装品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运动、基础时尚、快时尚和奢侈时尚,大部分创业机会主要集中在前两类。首先是服装业的SaaS。服装行业上下游大而散,无论SaaS还是工业互联网模式都有不小的机会。二是针对特定群体和场景的投资机会,比如传统旗袍的现代设计,最近大热的户外品牌等。
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