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利润表(六)——财务分析)

关注智慧股市101,看股市涨跌。


(二)利润表的成本分析:

1.成本项目的构成:

(1)直接费用:

直接费用是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取得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费用,基本上随着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即主营业务成本。主要是生产企业由产品生产成本直接折算的销售成本,商业企业由商品采购成本直接折算的销售成本,或因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

(2)期间成本:

期间费用是企业主营业务活动中必然发生,但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取得没有明显直接因果关系,不能或需要系统摊销的费用。比如企业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作为某一会计期间的费用,与本年利润直接匹配。

2.成本项目分析:

(1)主营业务成本分析:

(一)销售总成本分析:

计算销售成本的增减额和增减率。计算主要产品和非主要产品的销售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以及对总销售成本降低率的影响。计算各主要产品的销售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以及它们对所有产品总销售成本降低率的影响。

(二)单位销售成本分析:

借助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数据,可以用单位生产成本分析代替单位销售成本分析。

(2)各项费用完成情况分析:

与财务业绩直接相关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可以用来分析各种费用。运用层次分析法,我们可以将每项费用项目的实际数与上期数或计划数进行比较,从而揭示每项费用的完成情况及差异产生的原因。运用纵向分析法,可以揭示各种费用构成的变化,解释费用构成变化的特点。

3.利润表综合分析:

(1)利润动态分析:

利润的动态分析其实就是比较几个时期的数据,分析相关指标的轨迹,并据此预测其发展趋势。动态分析根据比较的时期不同,可以分为对比分析和趋势分析。对比分析就是以某一年为报告期,然后以某一年为基期,通过计算,得出这一年中各项目的差异和百分比变化,再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企业的利润水平和企业发展的各种能力的比较。趋势分析需要的时间至少要三年,一般五年左右。在计算各年度相同项目的增减差异和变动幅度时(各年度的平均值与之前的相邻年度进行比较),也可以采用定额基数法(各年度直接与基准年度进行比较)。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一)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分析: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是指企业利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通过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稳定性,以及企业面临的风险或可能出现的转机。

成本利润率是指利润与成本的比率。该比例可由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主营业务成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税前成本利润率、税后成本净利率等指标分解计算。

(3)资产盈利能力分析:

(一)总资产净利率:

该指标是企业净利润与全部资产平均额的比值,综合反映了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和盈利水平。该指标越大,企业的资产运营能力越强,资产周转率越快,资产利润水平越高。但如果总资产净利率过高,企业可能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二)各类资产的盈利能力分析:

流动资产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值,是反映流动资产利用效果的综合指标。指数越大,流动资产的利用水平越高,流动资产的周转越快。

固定资产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利润总额与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量的比值,是反映固定资产综合利用水平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大,固定资产利用水平越高,固定资产盈利能力越好,固定资产周转越快。

(4)企业净资产盈利能力分析:

(一)股东权益利润率:

股东权益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股东权益平均余额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投资者获取净利润的能力,反映了投入资本与其积累和报酬的关系,是评价企业资本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股东权益利润率越高,企业资本运营的效果越好,对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程度越大。

(二)普通股利润率:

普通股权益利润率,即净利润减去优先股股息与普通股股东权益的比率。这个指数越大,对普通股股东越有利。

(三)普通股的每股收益:

普通股盈利能力也可以反映普通股每股盈利能力,即普通股每股收益指标。每股收益越大,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越好,公司支付更高股息的可能性就越大,公司股价上涨的可能性就越强。

未完待续!!!

每日邮报,明天见!各位朋友,喜欢就点个赞吧。

上一篇:损益表(5)-财务分析

成本计算公式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