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淘宝培训(学费1680元到2万元不等 义乌直播带货培训生意场面面观)

来源:解放日报



5月8日,参加电商直播专项职业技能培训的学员在直播现场接受考核。新华社

“流量才是硬道理!”在浙江义乌,一家直播和近视频带货培训机构的公开课前,几位导师在近500人的群聊中一遍又一遍地说着同样的话。同学们的热情很快被点燃,一遍又一遍地跟着回复:“2020年做短视频,绝不落后!”

课程结束当晚,6人下单价值1680元的网络课程——据机构介绍,这是一次难得的公开课福利,降价2000元,限8人。还有统一格式的消息屏。这次恭喜成功下单的进阶资深会员,真诚的话。看来付款人找到了一夜暴富的捷径。

“如果报了一个机构,就算把它扔出教程,也没有一对一辅导,收费模式也差不多。你们不会是一伙的吧?”气氛很好,但是有些人“不认识”,突然跳出来问:“做直播是为了赚钱吗,不吹小号自己做,还教别人赚钱?”

热情、质疑、追捧和贬低,同时存在于培训与商品的商业领域。经过疫情的洗礼,市场更加坚信线上业务的无限潜力。有很多人想借东风,风吹向哪里,能吹多久,很多人很迷茫。很多人选择把各种培训机构当做“风向标”。

有了昂贵的学费,经过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演练,当他们再次加入流量大潮时,还能和所谓的武林秘籍一起找到出路吗?答案不一样。

第一名获胜者

当距离朱霞村北面还有400米时,道路无法通行,进村的车辆排起了长队。车上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从车牌上很容易看出来。轿车、货车、电动三轮车比较多,货物用纸箱包着,用塑料袋装着,随意进出。

村口有个牌子,叫“中国义乌江北朱霞电子商务小镇”——注意范围是中国,不是浙江,不是金华,村里把野心投在了世界上。“爆款”、“网络名人”、“直播”、“短视频”……各个店铺的牌匾上堆着几乎一样的关键词,指向当今赚钱最快的生意。

训练的本质是复制成功,短时间内积累财富的成功可以说是最好的例子。这和人们的预期是一致的。朱霞从来不缺“草根逆袭”的故事——有人卖爆款日净收入700万,有人两年内将代步工具从电动三轮车升级为宝马。能成为培训师的人,大多都是先一步成功的,比如四川人侯月,他是草根孵化器“创业之家”的创始人之一。

侯月2014年来到义乌,负债200万——儿子天生脑瘫,丈夫生意破产。她去工厂,谈货源,做批发商。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她开始制作短视频,带着摄像机去工厂和生产线。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关注她的“老铁们”都想直接从她那里拿货,越来越多的粉丝成了二手批发商。“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卖。”侯月说,当时平台还没有意识到流量可以变现,模式新颖,生意好做。

侯月把粉丝当朋友,很用心维护,经常直播,讲创业故事。“岳姐姐,我也想在义乌创业。你能带上我吗?”经常有人在直播间问这个问题。毕竟大家都想赚钱。侯月纠结。她想帮助粉丝,避免自己走过的弯路。比如短视频拍摄前期,因为她不懂平台规则,视频涉及敏感词,经常被配音,必然会损害粉丝数量;然而,如果你把你能给的一切都给了对方,每个人都会来游泳池分一杯羹。那岂不是等于断了自己的财路?

侯月还没想清楚,10多个粉丝已经找上门来了。她看着他们,想到自己创业之初,但还是决定帮她一把。2018年,创业之家成立。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了。她在北下朱村租了四间门面,一个月后换了八间。一年后,她换到了村外的独栋三层小楼。

无论是短视频变现,还是直播发货,都是电商的逻辑,很多人都认为有万物永远无法改变的道理。商人有敏锐的嗅觉和巨大的决心。在北下珠,在电商市场打拼了几年,随波逐流加入直播的人比比皆是。增长迅速,已经是领头羊。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福田社交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金鼎已经接待了19位带货上门的学徒。主人是他的女朋友琪琪。琪琪是某直播平台的主播。她每天直播一个小时,能卖出一万多件商品。薄利多销,收益可观。那一天,她化了蓝色的眼妆,穿着芋头紫色的外套,一头脏兮兮的橘色头发,包括t恤上的蝴蝶元素,都是时下最流行的款式。

Kiki以前是做微信生意的,从去年4月开始,在关注她的微博达人开始带货直播后,她也开通了直播账号。一开始,她在镜头前很尴尬,能反复说的只有:“东西好,你一定要买……”后来,她跟着主播学习演讲和涨粉的技巧。她对提问和发起与粉丝的互动很感兴趣,她可以说得越来越多。有了金鼎手里的网络名人资源加持,琪琪的直播间通过“秒榜”(直播过程中短时间打赏榜单吸引粉丝)的引流逐渐红火起来。

挣钱是绝对的标志,也有没做过主播的新人。他们需要其他的吸引力。寻求有官方背景的机构背书是一个普遍的想法。在记者接触的培训机构中,有的是阿里巴巴的认证讲师,有的是浙江传媒学院的老师,有的与团委建立了合作关系,有的与直播平台达成了长期协议...直播讲师资格的必备条件是什么?目前还没有定论。

都是探路者

几乎每个受访者都承认,在这个商业领域有一群割韭菜的人。

“小白”是关键的“收获”对象。都是大班授课或者网络授课,时间集中,周期短。讲座内容极其基础,范围仅限于各直播平台早已明确发布的规则解读。

“学生下课后发现没用。他们觉得被骗了,他们会闹事,还有很多机构跑路。”邓是义乌当地一家电子商务培训机构的讲师。他听说过一些这样的事情。“行业很乱,大家都有。”2019年下半年,各种直播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新成立的机构,也有临时扩充的课程。疫情期间生意难做,市场自然淘汰了一批。

剩下的培训师中,教学质量不好说。没有课本,甚至没有评价标准,每个人都是探路者。邓向记者展示了一份《Tik Tok兔业口流量全能课》的教学大纲,内容包括平台规则、操作思路、投篮技巧、爆炸分析等。教学本质上还是讲师的经验教学,个人风格鲜明,个体差异大。比如记者向侯月提到,金鼎依靠“第二榜”收获了不少粉丝。她撅着嘴说:“我们会教8大流量入口,这只是其中之一。”

哪条路是捷径?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秘密。但大家一致认为,实用课程放在主要位置,无论是视频剪辑、产品选择还是播出,“一对一”、“手把手”等关键词都是课程的主要卖点。

大学也在尝试提供直播课程。实践经验是老师很难跨越的门槛。去年4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罗永红在某电商平台开通了达人号,开始直播商品,销售母婴产品。她的教学思路一直是这样的。2015年前后,微信业务开始流行。为了带学生创业,她先做了微信生意,走在学生前面探路。这一次,她打算用同样的方法来尝试。

问题很快就出现了。首先是供应链。卖货活,罗永红去义乌小商品市场找货,看到合适的卖家,问了一家又一家,嘴都磨破了,洽谈了几家商户,愿意让她免费帮忙卖。有些商家甚至还没有在电商平台上开店。罗永红拿了500块钱,带着学生去建账号,拍产品,做售后,先开网店。

我找到货,打开直播间,罗永红每天在里面坐五个小时。只有八九个产品要卖。在介绍完产品后,她将与来到直播间的马宝交流育儿经验。人气逐渐积累,直播间粉丝从100多上升到1000多。

就在罗永红觉得收效甚微的时候,运营出了问题——因为经验不足,负责运营的同事换了直播间的标签,原来的“亲子”改成了“美女”。标签是代表锚点设置的。根据算法,平台会根据直播间的标签匹配相应的人群。这个错误几乎让罗永红的努力化为乌有。

直到9月,罗永红关闭了直播间。做主播的五个月里,她不仅没赚到钱,还因为要在直播间给粉丝发福利,每天亏几十块钱。后来她请了很多“混圈子”的主播来学校授课,经常和台里交流,才渐渐明白:“虽然每个直播间只有一个主播,但背后一定有一整个专业团队,更重要的是有稳定的供应链,可以拿到低价货。”

市场经验尚未成熟,教学难免有时间差。有的高校开设课程,“校企合作”是最直接的出路,但大多只专注教学两三天,只能给学生提供创业方向,而不是操作方法。另一个担心是,现在送货上门风头正劲,学校课程出来了,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加入创业浪潮。没多久,风头时期过去了,新生该怎么办?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邱阳老师提供了一个思路:“直播的整个生态链有不同的环节。事实上,我们现有的大部分课程都涵盖了相关内容。”邱洋举例,产品的文案策划,视频的剧本写作,出场的仪容仪态,都是学生的必修课。“结合直播的思路和规则,对现有课程进行拓展,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成功概率理论

"没有人能保证你会在学业上取得成功。"侯月直言不讳地说。

义乌淘宝货源

在侯月的课程设计中,交5000元进入实战班之前,要先读一个800元的基础班。基础班教授的内容有点“鸡汤”的味道,比如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定位和优势,决定是成为主播还是带货直播生态链中的一环;决定成为主播的人会不止一次听到忠告——只有有能力、有毅力的人才能成功。

在邓工作的电子商务培训学校,课程结束后,学员能达到设定目标的概率是30%。“目标在课程开始前由导师和学员共同制定,涉及平台曝光度、活跃粉丝、账户变现能力等多个维度。”邓说,有的人来上课的时候就已经很出名了,有的人甚至还没开账户。目标自然因人而异,所有人都能马上赚钱的希望太过虚无缥缈。

相比较而言,金鼎是对培训效果最有信心的一个。记者最近接触的直播培训机构中,他收费最贵,每人2万元。“你能保证课后还别人几千的课程吗?我可以保证,2个月之内,我一定会在这里赚回来。”尽管金鼎这样说,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相信他的话。一个武汉的女生带着不同的朋友去了四次直播间,还是犹豫要不要加入课程。

“你损失不起几千块钱。别来义乌就是了。”在侯月看来,交学费的性质和投资没什么区别,是初期创业者必须承担的风险。

困扰罗永红和邱洋的不是培训效果,而是那几个愿意参加的学员,尤其是能坚持下来的学员。“他们更愿意去餐厅洗碗,花时间也能挣钱。”邱洋说,前段时间学校和某直播平台达成合作意向,推广农产品产地直播,平台派出专人培训学生。完成后,学生将直接参与直播过程。“这难道不是一个好机会吗?可以学习,可以赚钱,但是原来报名的300个学生只有一半坚持培训。”邱阳有些恨铁不成钢。

出现了新的情况。5月8日,义乌市人社局颁发了首批19项电子商务直播职业能力证书。认证的电商主播首先要参加4天的强化培训,然后通过理论答辩和直播实操考核。考核标准和题库由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开发完成。“这是从0到1的飞跃。电商直播第一次有了标准可循。”创意学院党委书记宋兵说,“当然,这只是基本的门槛证书,并不能代表主播能力。”

对于这个证书,侯月、邓和都不屑一顾。

“证书能帮你找工作吗?我能帮你赚钱吗?”侯月表示,无论是培训机构还是个人主播,市场是唯一有效的检验标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