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通信管理局网站近日发文称,全面排查虚拟货币“挖矿”行为,监测发现全省开展虚拟货币活动的矿池出口流量达136.77Mbps,参与“挖矿”的互联网IP地址总数4502个,计算资源消耗超过10PH/s,能耗26万千瓦时/天。以省内虚拟货币“挖矿”活动较为频繁的以太坊和比特币为例,“挖矿”活动较多的城市有苏州、徐州、南京等。下一步,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将继续开展虚拟货币“挖矿”情况分析,并进一步联合相关部门,形成“多维度、多层次”处置体系,依法处置相关网站和移动应用,协同追查打击非法虚拟货币交易。
江苏省通信管理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接下来,监测到的虚拟货币‘挖矿’相关数据将进一步处置,以官方通报为准。”
“接下来大概率会有更多省份陆续主动公布,在一定程度上彻底清退虚拟货币挖矿等不合规行为,以主动满足相应国家的要求,维护金融安全,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自9月24日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发布《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来,江苏是首个用迅雷快速推进监测的省份。
《通知》指出,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对国民经济贡献低,对产业发展、科技进步等带动作用有限。此外,虚拟货币生产和交易环节衍生的风险越来越突出,其盲目无序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节能减排产生不利影响。
整治虚拟货币“挖矿”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推动节能减排、如期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要求全国各地要把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通知中对各省加强用电异常监测分析、梳理库存项目、禁止以数据中心名义进行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等提出了20条排查要求。
下一步,省通信管理局将继续开展虚拟货币“挖矿”情况分析,并进一步联合相关部门,形成“多维度、多层次”处置体系,依法处置相关网站和移动应用,协同追查打击非法虚拟货币交易。
正如新华社所说,如果只是将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作为虚拟商品进行买卖,普通人将拥有参与交易的自由,风险自担。但如果把虚拟货币包装成“一分利”的投机标的来吸引投资者到交易平台,就要扎紧制度篱笆,维护民众利益。
文章来源:江苏省通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