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计划在腾讯微信上开放淘宝特别版小程序的消息甚嚣尘上。有记者以用户身份向淘宝特别版客服询问此事。对方表示,淘宝特别版的微信小程序还在内部试用,暂时还不开放会员。客服说小程序正在测试完善中,完善后会上线。
上面客服的回复,真的勾勒出了这个看似虚无缥缈的消息。这两个互相筑墙,一直相爱相杀的中国互联网巨头,是不是即将上演世纪大和解?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当然希望能做到这一点。电商项目登录新平台,搞活动,发放补贴,促进销售是基本动作。如果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相同甚至更多更好的产品,就有了更便捷的获取渠道和更多可供选择的支付方式。闻起来不香吗?这不是出于“想占便宜”的无端幻想,也是理性经济人的合理判断——比起各自为政的垄断,巨头们通过互相交换所需,良性竞争,自然对用户更友好。
业内盛传这只是阿里对腾讯的试水,不存在商业谈判。但是,就像娱乐圈的CP“越假越像真”一样,这个消息乍听起来不靠谱,但仔细分析也不是没有可能。
对于阿里来说,好处显而易见。阿里对客户的渴望溢于言表,尤其是当阿里的7.79亿活跃买家被拼多多的7.884亿超越,电商流量地位被赶超。谁在赶时间?2020年3月刚刚上线的淘宝特供版,一直被认为是拼多多和重拾淘宝小卖家的产物。无论是“接地气”的产品还是C2M的定位,都是客户急需的。微信作为最大的社交媒体,甚至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自然是最好的有效流量来源。六年间,拼多多通过微信上“你是兄弟就给我砍一刀”的病毒式营销,成为一匹黑马。而且,淘宝的用户粘度一直很高。如果能拿到微信入口,不仅能在下沉市场获得新客户,还能唤醒渐渐沉寂的老用户。算盘不要打得太响。
但对于腾讯来说,为什么要让老对手在自己的地盘上“撒野”呢?毕竟据媒体报道,春节前夕,淘宝特供版在微信上放了一个小程序,叫“挑值”,主打“1元福利购”,抄袭了刷单模式,但很快就被暂停服务。但如果像传言的那样,淘宝特别版小程序上架后接入微信支付,“在特定场景下支持淘宝特别版app端微信支付等支付渠道”,那就不一样了。两大巨头在支付领域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电商本身对客户的获取并不会冲淡腾讯在社交流量上的优势。如果能以开放小程序接入为契机,撕开阿里APP接入微信支付的缺口,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
而且,两大互联网巨头也面临着来自监管机构的巨大反垄断压力,采取双方都能接受的态度,有利于缓解垄断的挑战。更何况,如果一方从反垄断的角度积极推动合作,另一方贸然拒绝,就有可能被往垄断的方向解读。
当然,对阿里和腾讯互联的期待,不仅仅是出于用户的私心,也是为了配合反垄断监管。也是互联网两大巨头从长远发展来看应该有的眼光和格局。7年前,淘宝和微信开始了漫长的相互屏蔽之路,“谁先开始的”至今未能澄清,但一个明确的事实是,7年来,谁也没能阻止对方的发展壮大,反而是拼多多和字节跳动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打了双方一个措手不及。两大巨头发展到这个量级,在某些领域应该已经有了不可相互替代的底气和信心。而且,事实证明,预防是不能预防的。反而一味的屏蔽对方可能会变得自满,接纳对方并利用双方的优势齐头并进。反而可能突破瓶颈,为双方获得更大的成长可能。尺度很微妙,但大概率的有限合作,会让他们各自变得更好。
如果淘宝特别版微信小程序真的上线,连阿里APP都敢接入微信支付,双方以此为契机,推动中国互联网应用的互联互通,对自己、对用户、对社会都是更好的选择。□吴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