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报讯(通讯员记者姜)为获取非法利益,一男子建立微信群组织电话“引流”团队,诱导他人加入炒股微信群,导致一女子被骗92万余元。近日,黄浦区检察院以被告人马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提起公诉。
在证券交易群中被骗
2021年3月,张女士接到一个陌生女子的电话,说是某证券公司客服,希望加她微信,拉她进一个股票交流群。
一开始张女士不愿意,对方说可以入群看看。如果她觉得没用,过几天就可以退出。然后给她发了一个8.8元的红包,张女士终于被说服了。经常在群里发布一些行情走势分析的信息和现场讲座。张女士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想看现场讲座,于是添加了发布者的企业微信,然后在对方的诱惑下,通过链接下载了名为“XXX证券”的APP。
根据群内和直播间发布的新股信息,张女士为了认购股票,向APP内所谓的“某某证券-经理冯”转账共计92万余元。几天后,张女士发现APP个人账户里的钱还没到账,股票交易群突然解散,“某某证券-经理冯”也联系不上,这才发现被骗并报警。
图说:一男子创建微信群组织电话“引流”团队,诱导他人加入炒股微信群,导致一女子被骗92万余元。黄浦区检察院供图
愿意成为欺诈者的帮凶
根据张女士提供的微信号,民警找到了一名马姓男子。经讯问,该男子虽然没有直接给张女士打电话添加微信的“客服”,但却组织他人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诱骗受害人进入微信诈骗集团的“家中”。
被告人马某在某网站上看到关于“话务员”的兼职信息,联系人告诉他,工作内容是根据给定的客户信息和说话技巧,打相亲电话,然后将感兴趣的客户拉进指定的微信群,工资按人头结算,对方还要求客户人头不能是警察、律师、记者等特殊职业。因为做过很多类似的工作,加上联系他的“家”被警方抓了,马很清楚这种微信群可能涉及违法犯罪。但无业,为了多赚人头,他不仅冒充了证券公司的客服,还通过QQ群组建了一个团队,而打电话给张女士的正是团队中的一员。
他因贪小失大被判入狱
据统计,2021年2月至6月期间,马按其家人成功介绍入群的客户数量,以每人130元支付约40万元。然后收入按照每成功介绍一个80到100元的比例结算给团队成员,个人获利4万元左右。
“我以为我没有直接参与诈骗就已经很幸运了。”马到案后供认不讳。经审查,马某虽未直接实施诈骗,但其组织导流团伙为从事股票投资的电信网络诈骗人员组建通讯群,已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12月9日,被告人马被黄浦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承办检察官提醒:不要因为小恩小惠而放松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点击不熟悉的链接下载应用。一般正规的app都可以在官方app store找到。不要轻易给不熟悉的账户转账。一旦发现被骗,要及时保留账号等证据。另外,也提醒大家,找工作时,不要贪图小利,明知带领他人进入的群体可能涉及违法犯罪活动,而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