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上班靠谱吗签订劳动合同(中国人寿被曝出招聘欺诈,这几个招聘陷阱你必须要知道!)

近日,中国人寿被曝招聘内容造假在网上被广泛上传,多名已从中国人寿离职的员工证实了这一说法。

据《投资者报》报道,入职前被中国人寿承诺的高薪吸引。入职后发现,不负责任的底薪并不是真的“不负责任”。新员工要拿底薪,只能自己买保险。





一个月后,我一个奖励都没拿到,却在里面贴了几千块钱。中国人寿和新员工收取一定费用作为押金,400-1000元不等。

无论应聘什么岗位,最终都是“卖保险”。业务员收一定押金的现象遇到过,但是行政岗也要收押金,特别离谱。

和新兵约定的基本工资也会一改再改。有的会从30元变600元,有的会从1700元变1500元,分期500元。

企业这样的行为完全是在毁掉自己的品牌声誉。以之前的JD.COM股灾为例。负面新闻对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得不偿失。

通过中国人寿的事件,边肖提醒大家找工作要小心这些招聘陷阱:

1。打着招聘的幌子骗取个人信息

很多不正规的公司,作为中介,出售个人信息来寻求。通过在网站上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很多应聘者被骗取准确详细的个人信息。

一定要去正规的大型招聘网站求职。我们看到有个人意向的公司,一定要提前调查单位的背景和口碑。

二。扣留申请人的个人物品

在正式入职的时候,很多单位都需要给新员工做一个档案备份,要求新员工提供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学历证等等。

中国人寿上班靠谱吗

通常可以复印存档,而有些单位只需要提供这些证件的编号即可。不得以任何理由扣留员工的这些重要文件。

面对这种无理要求,我们应该明确拒绝。《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不得扣留其居民身份证等证件。”

三、“高薪”的吸引力过于粉饰招聘岗位

以中国人寿为例,招聘时,工作岗位过于粉饰,容易给应聘者开出“空支票”。“高薪”的背后可能是惨不忍睹的压榨和无尽的深渊。





面对这种“高薪”的诱惑,首先要冷静分析,认清自己的条件,“天上不会掉馅饼”。二是提升自己的实力,获得真正的高薪。

四。收取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等所有费用

国家加大了对这一问题的查处力度后,乱收费现象相比过去已经大大减少,但却屡禁不止。

求职者要提高警惕,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上当受骗,否则人财两空空。

五、利用试用期获取廉价劳动力

有的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一年试用期3个月,三年试用期6个月。试用期支付的工资特别低,压榨工人为公司创造财富价值,然后在工人即将转正的时候找理由开除工人。

在决定入职之前,你应该先四处看看公司的实际情况。如果已经在职,要积极与同事沟通,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止损,避免充当“冤大头”。

如果企业发布一个职位过于频繁,不久又发布同一个岗位招聘,也很可能是企业内部的一些因素导致人才流动频繁。这种情况要慎重考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