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想看喜欢的歌手演唱会,或者喜欢的体育比赛,往往需要抢票。如果你得不到他们怎么办?有些人会去找“黄牛票”。根据门票的受欢迎程度,这类渠道通常要加价三四倍。运气不好的话,可能会从黄牛手里买到假票。你在电视机前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这种情况将来可能要改变。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国内首个演出票务领域的行业标准,并于今年8月19日开始实施。本标准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起草,用于统一全国演出票务的基本和具体要求,规范购票、检票、退票流程。对内容和授权文件接收、演出票务数据采集接口等接口的技术要求、功能、服务器管理、通信、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提出了基本要求。
近年来,演唱会期间黄牛倒卖真票、卖假票、乱抢票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多粉丝甚至发出“灵魂拷问”,明明一直在抢票,为什么买不到?放了多少张票?为什么黄牛票那么多?那么,作为国内首个演出票务领域的行业标准,能否有效打击“黄牛”空的存在,治理演出票务行业乱象?标准出台后如何购买演出门票?就这些问题让我们到今天(9月11日)问题的最后。
先来看看吧。公布的行业标准中提到的演出场地有哪些?剧院、剧场、会堂、礼堂等艺术表演场所,以及广场、体育馆、旅游景点等各类临时演出场所,共11类15种。
其实,无论是演唱会还是热门剧场,哪里票少,哪里就有“黄牛”。除了在场馆门口收钱卖票的普通“黄牛”,还有直接从票务公司大规模买票,然后通过网络平台等渠道高价卖出的“高端黄牛”。因为物价局的监管,一些表演者和票务公司不敢在定价上走太远。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非法票务公司以正价出售少量门票,造成抢购一张空的假象。同时,更多的门票被高价卖给了“黄牛”,“黄牛”又以更高的价格卖给了观众。
那么,这种演出票务行业准备能否有效遏制倒票炒票的黄牛呢?我们来听听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秘书长潘岩的介绍。
可能有人会想,既然我从官方渠道拿不到票,我找“黄牛”有什么不好?无非是让“黄牛”当中间商转个差价。其实这里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违法。在法律层面,从事倒卖演出票的黄牛踩了法律的红线。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第三款,伪造、变造或者倒卖车票、船票、飞机票空票、文艺演出门票、体育比赛门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至十日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事实上,“黄牛”的行为不仅违法,而且对消费者和演出行业的伤害都很大。让我们来听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的看法。
你可能还会问,没有“黄牛”我能买到演出的票吗?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秘书长潘岩表示,未来中国所有的“票务系统”都将接入全国统一的票务信息管理平台,为我们购买演出门票提供技术支持。
此次发布的行业标准《演出票务服务与技术规范》首次对票务进行了编码规范,这意味着未来每一张演出门票的编码都将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也就是说我们手中的每一张演出门票都可以全程跟踪。统一编码将使售票管理系统和售票销售系统并行,涉及到场所管理、实名制购票、销售管理、退票和验票等全过程。,为市场上销售的性能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分析依据。编码可以快速对应大数据筛选,方便掌握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演出产品的销售情况。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行业标准中提到了“实名制售票管理”,那么以后所有的演出门票是否都会实名制登记呢?购票后因个人原因不能准时到场,如何换手?对此,我们来听听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秘书长潘岩的介绍。
来源: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