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购物平台(刷好评成公开“潜规则”,用心做产品才是王道)

——本文为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大赛参赛作品。

近期,一些好评数较高的网络名人店被指产品质量存在缺陷或服务不到位,涉嫌通过发表好评误导消费者,从而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了获得更多的好评,商家购买好评是公开的“潜规则”,大量的虚假好评给消费者造成了很多困扰。(人民日报10月25日)

在网商繁荣初期,很多商家会通过短信骚扰的方式“乞求”消费者的好评,但这种方式会适得其反;有些商家会以返现的方式“引诱”,但由于金额较小,消费者未必会“买账”。于是,“刷赞”的灰色产业链应运而生:网络上有大量从事刷赞、刷赞业务的团伙,有的在电商平台开网店,有的甚至建立独立的网站和任务发布系统,赞、访客、收藏等数据都可以代为完成。

原因是商家越来越重视评论。当“好评”与利润直接挂钩时,商家会不惜一切代价增加好评的数量。随着网上购物的日益繁荣,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购物的重要方式。网购的一大优势在于,商品页面会显示买家以往对商品的评价,包括使用体验、质量评价等等。这是人们在网上购物时选择产品的一个主要参考标准。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97.3%的受访者在网购时会看评论,90.5%的受访者会故意看差评。可以说,商品的“买家秀”对消费者的购物倾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除了消费者对好评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商家对好评、访客、收藏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商家进入这条“灰色产业链”的原因。以“淘宝”app为例。当在搜索界面中输入关键词时,呈现在顶部的结果往往是评论最有利的结果。现在商家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新开的商家为了曝光,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流量和利润。

放心购后台

然而,在赢得商家好评的恶性游戏下,吃亏的是消费者。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不得不“擦亮眼睛”,仔细查看好评是在刷,还是买家实际使用产品的感受。很多消费者被刷榜的好评所欺骗,购买质量低劣的产品。消费者的损失谁来负责?本该选择产品的消费者却煞费苦心地选择了“真赞”,违背了让网购方便消费者的初衷。

另外,在这个灰色产业链中,很多违法事件也在悄然发生。一些不法分子以“兼职刷单”为名,从事诈骗活动,让受害者下单后才能拿到佣金。但在受害者下单后就消失了,很多想靠“刷”赚钱的年轻人深受其害。

好评的灰色产业链不仅是不正当竞争,也是欺骗消费者,更是欺诈的摇篮。为此,国家需要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严惩刷单行业的违法现象。网购app也要完善算法推荐,不要以好评为唯一参考标准,可以采用好评率等评价标准。购物平台也可以鼓励消费者投诉和惩罚不诚实的商家。提高诚信,努力提供好服务,用心做好产品,才是网商赢得好评的正道。

“真假好评”的鉴别不是消费者该做的。依法打击“刷好评”产业链,是对消费者负责的体现,也是健康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

王文汇文(苏州大学)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