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怎么取消酷喵自动续费(“难看”的互联网电视,正被年轻人抛弃?)

艺术经纬:你有多久没打开家里的电视了?现在的电视是联网的,各种电视节目甚至网络节目都可以播放,也诞生了很多电视专属会员和广告。本文作者对此发表看法,与大家分享。



“快七年没看家里的电视机了”,这也是现在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最近有用户在网上抱怨新买的电视太难用了:3个遥控器,开机后全是广告,各种VIP收费,购买会员。“我怀念我小时候的电视!”这也是目前互联网智能电视被诟病的几个槽点。"



智能电视在互联网上的市场不小。根据Aowei.com的数据,亚马逊、LG、TCL、海信、小米、索尼、vizio、飞利浦+AOC、创维、夏普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厂商,其中TCL出货量1140万台,同比增长13.6%。海信出货量840万台,同比增长5.5%;小米出货量540万台。在中国,互联网智能电视的份额大多由这些品牌占据。

盈利方面,根据奥维互娱测算,2020年,互联网电视广告运营总收入将达到121亿元,其中系统级收入26.2亿元,内容级收入80.4亿元,应用及其他收入14.4亿元,盈利仍在扩大。

与互联网智能电视的快速发展和利润增长相比,用户对其服务体验下降的抱怨近年来一直不断。功能强大的互联网智能电视并没有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欢乐,反而设置了一些防不胜防的“坑”。这种巨大的反差让消费者不得不思考:互联网智能电视这几年到底经历了什么,让自己与用户渐行渐远?

01 互联网智能电视的“坑”

一些基于会员付费、广告等盈利模式的服务,成为了互联网智能电视最讨厌的点。

“像腾讯视频、爱奇艺等视频开头的广告是因为视频免费,用户不花钱,视频服务提供商业广告盈利没有问题。但是电视开机广告就不一样了。电视是用户花钱购买的商品。厂商强迫用户看开机广告来盈利,太过分了。这种行为就像花钱买房子,每次回家进门之前,都强制要求先去物业买点东西再进门。”一位名叫李星的网民说。

而智能电视挂钩,似乎不可避免的要打广告,除了这种启动广告,电视内置的相关软件也会突然强制弹出广告,看完广告只能点击退出,否则根本无法继续看。

怎么取消酷喵自动续费

此外,电视中的一些内置应用也会嵌入广告。跳过广告的方法也需要收取VIP。有的用户为了避免广告带来的不良体验,一个月要收400多元。

在一些论坛上,很多用户也会出招,其中一个好评度很高的回答是,国内互联网智能电视品牌在国外销售的机型一般没有强制捆绑广告。加钱买索尼,三星,LG等品牌。或者考虑大屏幕液晶显示器,不仅没有广告,而且可以每秒开机,可以自由连接电脑、蓝光DVD播放器、游戏机、电视盒子等。

大屏幕液晶虽然尺寸比不上电视,但也适合要求不高的用户。还可以强制清除电视上有广告激活的文件,让广告消失等等。当然还有一种方法,就像售后说的,只要电视不联网。可见大家都绞尽脑汁清除开机广告。



此外,同一账号下的会员服务不能在互联网智能电视的App中继续使用,仍需收取额外费用。比如一些视频会员,在手机上打开只需要15块钱一个月。但是在电视上,如果登录同一个账号,就无法继续使用手机上的会员服务,需要额外支付会员升级费用才能继续使用,而这笔额外费用基本上是每个月5到10元不等。

用户陈亮气愤地说,“当时在电视上花199元买的某互联网品牌智能电视会员到期后,平台提醒我续费,我就开通了影视会员,结果只能看电影等视频,儿子想看一些儿童片。结果这个会员不能用,只需要开一个儿童会员。这种操作需要专家。”

另外,互联网智能电视对老年用户并不友好。现在,在电视上花费更多时间的是大量的老年用户。对于他们来说,互联网智能电视的使用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比如遥控器上,一台电视一般有两个以上的遥控器,一个电视遥控器,一个机顶盒遥控器。如果装了互联网视频平台的盒子,你得用手机调一下才能在电视上看。

正是这些“坑”,让互联网智能电视越来越像家里的花瓶,有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

02 互联网智能电视那些不能说的“秘密”

虽然这些大大小小的槽点会影响用户体验,但互联网智能电视还是要这么做。

看电视的使用场景一般是:用户在打开电视前坐在电视机前,打开电视时一直看着屏幕。每次看完电视就关掉,下次再打开。开屏广告的效果比手机和电脑要好,这也为在电视中设立广告业务提供了商机。而且电视系统一般都是厂商高度定制的,电视厂商对于内置固件的话语权更强。

智能电视里带各种广告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少数动手能力强的用户开发了各种方式屏蔽广告,其他用户只能选择忍耐或者付费。

这背后的原因还是平台方的成本持续膨胀。

广电总局对电视作为终端的互联网视听方面进行了严格控制,只允许少数获得牌照的公司播放视听内容,如腾讯、爱奇艺等,这些公司都不是牌照收购方。要在电视上提供广播源,您必须获得许可证。

公开资料显示,广电总局已发放7张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分别是央视国际-CNTV、杭州华数、百视通、南方传媒、湖南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合作后,电视App也将更名,比如优酷与CIBN的合作将改为“酷喵”,腾讯与南方传媒的合作将改为“云视听极光”,爱奇艺与中央广播电台的合作将改为“银河猕猴桃”等。合作带来的成本还会继续扩大,因为影视播放平台除了授权费还要向版权方支付费用,而这部分增加的成本只能通过增加电视会员的方式转嫁给用户。

当然,这种会员费给互联网智能电视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去年12月底,乐视连续两天以“乐视加薪”、“乐视宣布不裁员”为关键词更新微博。



乐视血脉的复兴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其中乐视的电视和广告业务起到了关键作用。

根据其2021年上半年财报,乐视网2021年上半年营收1.96亿元,同比增长38.55%。乐视员工内部信指出,“2021年11月,电视端运营、移动端运营、广告商业化等业务均提前达成年度经营目标。在不考虑历史债务影响的情况下,最新的经营数据实现了营业利润和现金流的双重平衡,这是过去几年来的第一次,意义重大。”

乐视业务的年轻化,是互联网电视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注脚。

根据大观研究的数据预测,预计2021年全球互联网智能电视市场规模将达到1844亿美元,2025年将达到292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24%。电视这块大蛋糕还是会吸引很多玩家的。

03 “套路”用户、牺牲体验,是饮鸩止渴

现在仅仅看电视已经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娱乐和视听需求。所以电视行业也在不断升级电视的功能,增加用户在电视前的时间。

而这些功能更多的体现在互联网智能电视中频繁出现的广告,以及眼花缭乱的会员等增值服务上,让电视不再那么“简单”,而是在思考从用户身上赚钱的方法和套路。这种糟糕的体验让用户苦不堪言,更与互联网电视的快速发展格格不入。

目前,在国内市场,互联网电视已经成为客厅经济的重要入口,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CTR数据显示,到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互联网智能电视整体渗透率已经超过50%,达到53.3%。



另一项CTR数据显示,25-34岁的主力消费者更倾向于认可互联网电视媒体的关注度和信任度,以及广告品牌预购的影响力。65-69岁的老年群体对互联网电视的增信指数和购买意愿也有较强的认同倾向。

以上市场数据意味着未来互联网智能电视仍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互联网电视厂商也有必要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渠道。

以已经实现盈利的芒果TV为例,其发展了“长视频+社交”模式,通过小剧场、互动游戏等形式增加了用户粘性。更重要的是,芒果TV还开发了垂直电商平台小芒果,将视频用户转化为平台消费者。深化内容互动和服务交易可能是互联网电视平台的新方向。

另外,最近随着元宇宙概念的流行,VR游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电视厂商可以开发VR电视互动娱乐,在互联网电视平台上销售游戏。这种实现模式在海外如火如荼。得益于VR与电视的关系越来越紧密,VR落地家庭是大势所趋。

而且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AI的推动下,AIoT已经成为各个企业的发展重点。智能电视主要体现在“人机交互”,即人与电视机的交互。除此之外,生态联动也是重点之一。电视已经成为控制终端之一,可以帮助用户控制其他家庭联动设备,满足用户的其他需求。通过做好电视的口碑,也会从侧面带动AIoT其他硬件的销量增长,成为重要的营收助力。

由此可见,互联网智能电视的商业化并不局限于会员付费和广告,实现盈利还有很多方向和空区间。但厂商在电视中处处设置“套路”让用户被动付费,是不明智的选择,容易导致口碑下滑,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互联网智能电视在这条改版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文中所有人名均为匿名)

作者:陈巧慧;微信官方账号:科技星球(ID: Tech 618)

本文由@Tech Planet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