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刘可欣
视频平台发展势头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电影走上了先院子后网络的道路。单芯片支付成为消费者观影的新选择。《狮子少年》《功成名就》《白蛇:爱情大劫案》等已经在各大视频平台上线。也有很多国外电影选择在国内视频平台上线,比如获得第34届中国金鸡奖最佳外语片的《父亲》。2021年春节,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联合推出首部网络电影春节档,包括《少林寺传奇》等以单片付费模式在线发行的新片。
虽然院前网后的电影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但观众也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观看到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但是这个一举两得的事情引起了争议。
在昂贵的会员上,付费内容越来越多;全价买了单个片子后,就享受不到最高的高清版了...虽然单部电影付费的形式加强了知识产权的保护,但各平台付费形式不规范也是事实。
最高高清版需要叠加会员没有明显提示
客服回应:确实需要叠加清晰度更高的会员
以记者2022年2月在爱奇艺通过“单笔支付”购买的电影《误杀2》为例。记者发现,该片在平台上的单片支付价格为12元,平台会员只需6元即可购买。观众单独购买影片后,自付费之日起7天内可以观看,过期作废。然而,记者在观影时发现,以全价12元购买影片,并不能享受到最高的高清版。想“享受”最高高清,就得买平台会员。这一点在电影购买说明中没有提到。
购买界面没有明确表示更高的高清画质需要叠加会员(来源:截图)
在电影购买过程中,电影购买价格有12个奇点(1个奇点等于1元人民币),购买会员后优惠价有6个奇点,以及观影有效期的信息,但没有提示电影清晰度观影的要求。只有在购买后的观看界面中,才能在调节清晰度的界面中看到“蓝光1080P”和“帧图像4K”,并且都需要叠加会员才能观看。
购买界面没有明确表示更高的高清画质需要叠加会员(来源:截图)
3月11日,记者致电爱奇艺人工客服咨询,客服的回应是:一般情况下,买电影会提示先买会员。买了单片后,如果想“选择更高清”,确实需要“开放附加会员”,“具体以前端显示为准”。
买了单芯片就享受不到蓝光1080P和4K分辨率了
以上情况不仅限于爱奇艺平台。讽刺的是,各大视频平台在招募会员时,往往以“高清4K”、“杜比pro logic”作为宣传手段,吸引更多人加入自己的会员平台。但消费者在购买线上观看资质时,平台并未做出明确提示。
消费者:不能接受付费会员,但会多付费
现状:版权混乱,缺乏管理
用户不能接受连续付费(来源:截图)
“站在用户一方的体验是:不懂,买了会员,但是新的付费内容更多了。”优酷会员钟小姐这样说。在她看来,合理的报酬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在“付费会员”的基础上,平台一再增加收费内容。“只有当您已经是会员时,才会添加此更改”。钟女士表示,虽然平台可能会在用户条款免责声明中提到会员权益可以更改,或者最终解释权归平台所有,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用户都不会“看冗长的用户条款”。除了认为会员叠加收费内容不合理,钟小姐还认为7天的观看时限有点短。“付费电影只能看7天。本来是想看几遍的。过了7天,又要交钱了。”
纵观社交媒体,我们发现观众对单芯片付费的愤怒不外乎两点:第一,购买会员后,仍然需要付费观看单芯片;第二,单芯片支付有查看期,不能接受。观众的愤怒并非空穴来风。
以优酷平台为例。该平台VIP会员(电脑、手机)连续年订阅价格为198元/年,连续月订阅价格为15元/月,酷苗VIP会员(电视、电脑、手机)连续年订阅价格为479元/年,连续月订阅价格为29元/月。高昂的价格让消费者对体验充满期待,希望看一看丰富的电影版权库。但没想到还有单片支付等着会员,自然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多次经历单芯片支付的钟女士表示,平台不断增加对内容收费的行为,让她考虑不再续费会员,除非看过内容,否则会再次购买会员。
蜘蛛侠系列在不同网站的“价格”不同(图片来源:截图)
此外,平台唯利是图,漠视消费者权益。电影系列《蜘蛛侠》可以在腾讯视频平台VIP会员观看,但需要以3元/部的价格购买,或者在“大会员”开放后以1.5元/部的价格购买。
同样的情况不仅限于付费电影。比如视频平台中标注的“独播”,其实版权并不属于一个平台单独所有;有些几十集的电视剧看着看着,版权突然从一集“跳到”另一集,有一半不得不转而购买其他平台会员,李小姐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我在看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几个月前,我还在爱奇艺。这两天说明腾讯视频是独家的。”李小姐看了一半,不得不停止在爱奇艺追剧。
律师:可以约定观看时间,但需要具体说明
对于“最高高清版要求成员叠加”是否存在欺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判定
针对这些现状,封面新闻记者邀请了四川明聚律师事务所的王律师,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来解答此事。
律师王表示,视频会员的权益和单片机支付也引起了律师们的诸多讨论。
王律师表示:“针对‘平台要求买家在规定时间内看电影是否违法’的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她特别提到,平台方应该对这一条款进行专门解释。王律师表示,消费者购买单片付费电影,实际上与平台方产生了新的合同关系,平台方可以约定相关条款。但对于到期的条款,由于是与消费者权益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平台方应当对该条款履行特别说明的义务。否则该条款可能无效,对消费者不产生法律效力。在各大支付平台的单芯片购买界面,确实有明显的观看时间提示。
针对“最高高清版需叠加会员但无明显提示”的现象,王律师以“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与吴胜伟网络服务合同”案为例进行了解释。本案中,爱奇艺平台在吴胜伟购买VIP后,法院对增加VIP付费项目持否定态度。
王律师解释说,法院认为“提前付费点播”条款实质上减损了黄金VIP会员的既有权利,限制了吴胜伟的权利,对吴胜伟来说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因此“提前付费点播”条款不应纳入单方变更条款的调整范围。同理,消费者在单个芯片上付费看电影的合同,目的是享受观影的服务和权利。在“观看最高高清版需要另外购买平台会员”的设置中是否发生“作弊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定:1。平台方是否尽到提醒消费者购买的权利不包括“观看最高高清版”的义务;2.如果不告知,作为普通消费者,在购买单个芯片时,从一个合理审慎的交易者的认知和交易习惯来看,是否可以认为包含了观看“最高高清版”的目的,即双方的合约交易?
具体到具体情况,还是要结合案例平衡。王律师认为,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单片时充分阅读了相关条款,没有发现“观看最高高清版需要另行购买平台会员”条款,且平台方在后续增加了额外的消费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和“第十六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遵守社会公德,诚实信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迫交易。”法院可能不会支持这一条款。
虽然平台方的定价和部分消费收费是由市场行为调节的。然而,律师王认为,平台商家仍需平衡消费者权益。面对消费者的不满,商家可以通过适当降低价格、不限制观看时间和质量、增加VIP会员的用户体验、在消费过程中多次提醒消费者可能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条款、对消费者履行充分的警示义务等方式,尊重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不是所有人都不接受单一支付模式(来源:截图)
律师:单笔支付是知识保护的市场化体现
消费者的不满来自于规则制定的不稳定性和不合理性
但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来看,单芯片支付的形式确实可以吸引更多的作品到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四川明聚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业务部副主任、四川省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任思静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单片支付无疑是知识保护的市场化体现,尤其是视频作品的价值体现。”
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任思静律师认为,“视频网站或app的经营者,无论采取何种商业模式,只要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都应该受到保护”。
但她也提到,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消费者权益之间,确实是“一个短时间内难以平衡的现实问题”。任思静律师表示,根据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近三分之二的中国网民从未为网络内容付费,这意味着大多数人仍然接受主流的“免费”模式,他们对内容和其他形式的付费仍然持保守态度。即便如此,任思静律师仍然认为,消费者无法接受知识付费,“更多的在于一些经营者规则的不稳定和不合理,尤其是一些行业龙头”。
网友认为视频会员权益不够明显(来源:截图)
“一个经营正版视频资源的平台或网站,除了常规成本外,必然要承担一定的版权授权费用。如果拿到独家授权资源,作为运营商,支付的授权费可能更高,其市场竞争优势相对更高。所以,其实这种模式也会反向激发作者创作更多优质作品的动力。消费者必然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体验更好的影视作品。”
知识付费是必然趋势,知识产权保护最重要,但知识付费不应该是平台的“摇钱树”。正如任思敬先生所言,同样重要的是“公认的、公开的、透明的、规范的行业支付规则和标准”,“尤其是在提供某些服务时,行业领导者应具有相应的社会责任,并适当保护消费者福利”。
【如有新闻线索,请向我们举报。一旦被收养,将会有酬金。举报微信关注:ihxdsb,举报QQ: 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