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营成本的本质:在“车间”发生的一切费用。
2.营业成本是指公司在报告期内从资产负债表的存货账户中剔除的存货价值。
3.企业的最终利润由三个因素决定:毛利率、周转率和经营杠杆。分别是茅台模式、沃尔玛模式、银行模式。
4.以上三种模式分别代表了产品竞争力的强弱、管理层运营能力的高低以及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深入思考企业靠什么赚钱,就能得到企业跟踪的关键点。
5.查看企业的供应商信息,对注册和注销的供应商保持警惕。
6.通过供应商违规信息判断上市公司产品质量。
7.毛利率高于同行,但没有技术强、品牌强等合理解释,可能涉嫌欺诈、虚增收入。
8.技术壁垒强可以通过R&D费用来判断,品牌可以通过广告费用和生命感知来判断。
9.如果毛利率低于同行,产品可能低端,缺乏竞争力。
10.企业毛利率大起大落,需要查看同行业的变化趋势。
11.总运营成本:公司的所有费用;运营成本:类似于制造成本,包括原材料、车间工人工资和设备折旧。
12.港股有专门的毛利指标。
13.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14.毛利高意味着定价权,象征着产品竞争力。
15.影响毛利率的因素:产能利用率、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产品售价、原材料价格。
16.重资产行业,折旧占比较高,所以产能利用率对毛利率的影响特别大。
17.轻资产行业中,原材料占比较高,所以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对毛利率的影响特别大。
18.对于轻资产、高毛利的公司,产品价格的变化对毛利率的影响特别大。需要注意高端产品的布局。
19.可以关注财务报告的营业成本附注中哪个项目更高的变化。比如原材料(石油)、折旧(水电)、售价(茅台)、产能利用率(汽车行业)。
20.识别欺诈:
(1)原材料价格暴涨,毛利率不降反升。
(2)产能利用率下降,毛利率不降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