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制造国和出口国。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是中国最大的玩具生产和出口集散地之一。经过40年的发展,澄海玩具产业集群发展,配套体系完善,为全球贸易的“毛细血管”输血。
东临广东,西临珠江三角洲,百年商埠,华侨遍布全球,具有浓厚的商业文化。制鞋、玩具、陶瓷、婚纱等轻工业品类一应俱全。汕头已被列为广东省副中心城市,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工艺玩具是其支柱产业之一。
澄海区面积345.23平方公里。但玩具行业产值已达数百亿,市场主体超过43000家,其中个体户占比近75%。2021年,澄海规范工业企业332家,其中玩具企业占比近一半,上市企业6家,新三板上市玩具企业2家,玩具行业从业人员超10万人。
制造成本逐年上升,质量要求日趋严格,同质化竞争难以为继,传统玩具行业正在寻求新的增长点亟待解决。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世界经济受挫,全球化遭遇逆流,考验供应链的韧性。
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中央多次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周期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周期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同年6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出口产品内销的实施意见》。澄海产业带反映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大背景。县域经济为城镇化提供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对于打通双经济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新冠肺炎雾霾依旧挥之不去,原材料成本上涨,国际海运价格上涨,物流不畅等连锁反应,对玩具制造业造成了又一次沉重打击。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如何突围?在全球产业链的“新节奏”中重塑价值链迫在眉睫。
长期以来,澄海产业链复杂,厂商竞争激烈,品牌效应有待提升。玩具制造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口红利逐渐减弱。如何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方向靠拢?
南方都市报区域协调发展课题组调查了澄海区几家不同经营规模和品类的厂家,玩具产业链上下游的展厅和船公司,澄海玩具协会,高校专家等。研究团队发现,许多制造商正在探索内贸市场,跨境电子商务热潮正在重复,“家庭经济”和家用玩具等新趋势处于前沿。有实力的工厂为了告别粗放式发展,积极投资自动化设备,转向精密制造,沉淀品牌价值。
近年来,广东省引导更多传统制造企业向价值链上游转移。与玩具相关的数字创意产业,如动漫、网游、手游、IP、智能机器人等。,正在涌现。知识产权和科技含量是玩具制造走向高端市场的敲门砖。
玩具金块
海外华商引进订单,从作坊到企业多元化发展
与资本蜂拥、基础设施成熟的珠三角相比,粤东潮汕发展相对不平衡。课题组选择了一个相对微观的切口,传统农业大县澄海,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如何运营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可以揭示广东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改革开放后,海外华人进入,许多香港和新加坡的商人来这里寻找加工厂,从制造配件开始,然后卖给香港的外国公司。”澄海玩具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杜说,1995年澄海制造的玩具已远销海外,各行各业的客商慕名而来。澄海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和多元化的商业模式。这和东莞不同,东莞的代工厂大规模生产,通过提供代工服务来聚集产业。
杜已经65岁多了。在他成长的50年代,澄海人以大米为主食。改革开放后,亲情捆绑海外中资外企,为当时的澄海县带来了第一桶金,新的订单、技术、设备在这里生根发芽。一卡车集装箱在县城的土路上流动。小伙子杜嗅到了商机,从装修行业转行到了一家玩具厂。两个儿子跟随继父的脚步,生产遥控车出口欧美市场。
亲切感是澄海玩具业的一大特色。当地有很多家庭作坊,很多都是在农民自建房里创业的。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完整,零部件制造层层转包,非常灵活,最终的玩具产品由几家合作完成。
为弥补工业布局分散空等短板,澄海区近年来加大标准化工业厂房建设,规范发展工业园区。六合现代工业示范区和莲花山工业区已被列入汕头市规划建设的七大重点工业区。
在澄海小厂,当地女工正在检查玩具缝纫机能否通电,一边闪着灯,一边唱着英文歌。20秒后,“一号”将被送往俄罗斯。除了备件,工作台上还有一台收音机。
20世纪80年代中期,玩具行业开始起步。澄海区的城镇待业青年、农村剩余劳动力、企业下岗职工竞相开办小作坊,用手工塑料机制作玩具。根据1984年8月澄海下辖城关镇的调查资料,城乡共有塑料玩具作坊220家,平均每户有1.5台手动塑料机。1985年,澄海县共有玩具厂和作坊406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当年工业总产值3600万元,其中布制玩具、塑料玩具和其他玩具各占三分之一。
随着国内外消费市场的崛起,玩具制造技术不断提高。到90年代中期,澄海的玩具品类呈现电子化趋势,遥控、电动玩具陆续上架。从1993年开始,个体专业户批量注册为私营工厂或有限公司,逐渐成为玩具行业的主体。“新的玩具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在给企业起企业名称之前,避免与其他企业重名,需要费很大的脑筋。”据官方消息。到1995年,玩具制造业已成为澄海的支柱产业,出口额达7200万美元,占全县出口总额的27%。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千禧年,澄海企业规模扩大,出现了一批万平方米以上的工厂,从业人员超过1000人。大中小企业并行发展。2003年4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澄海区“中国玩具礼品城”称号。
2005年后,随着国内外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严格,劳动力成本提高,招工难日益突出,原材料价格逐年上涨,叠加国际环境、人民币升值等内外压力,澄海各种规模的玩具企业压力倍增。“市场不够透明,生产太分散,爆款一下子就被复制了。”一位玩具厂商表示。
奥菲娱乐、星辉娱乐等龙头企业相继上市。借助大众文化,资本市场的介入,商业运营拉动“流量”,IP运营产生的价值逐渐被市场追捧。
澄海玩具产业链灵活,品类众多。“展厅模式”是澄海特有的,类似于前店后厂。客户来澄海,先通过贸易服务商把产品拿到展厅,再和厂家签订单。展厅作为展示平台,不参与中间贸易。
据业内人士介绍,澄海约有2000-3000家外贸公司,玩具订单70%左右来自海外。鸿腾玩具展厅副总经理杜介绍,鸿腾展厅现有各类展位5000多个,展出产品30多万件,产品数据库220多万个。疫情发生前,每年约有100多个国家的8000-9000批客商前来选择产品。广交会期间,展馆高峰期每天接待几十个客户,每天处理上千件精选商品样品和退货货架。一个摊位很难找到。
四个变量
疫情冲击行业,多重压力叠加
“疫情重创”“很多小作坊撑不住”“几个问题撞在一起”......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两年,给以外贸为主的玩具行业带来压力。
每年12月前后是外贸玩具行业最关键的销售旺季,决定了全年的营收。按照往年的节奏,厂家要在春节前开始组织选货,春季4、5月份下单,夏季6-8月份生产,秋季7-9月份发货,这样才能及时上架。到11月底,仍有船只在海上漂流,尚未抵达香港。
2021年全球运力失衡,一柜难求,运费一路飙升。满载玩具的货船从深圳盐田、汕头港口出发,却遭遇港口拥堵、陆路货车司机短缺等状况,抵达时间一拖再拖。
2021年11月调研组调研期间,澄海玩具厂商反映,欧洲发货时间从60天延长至6个月,美国从45天延长至3个月,运费上涨5-10倍。“以前一个柜子的运费不高于货物价值的三分之一左右,现在运费和货物价值变成了1:1,甚至运费高于货物价值。”当地船运公司的职员说。
针对中小玩具企业,某船公司发布了“特价柜”,价格从7000美元到10000美元不等。“几乎都是秒杀,而且是手速。”一位玩具从业者说。
汕头泽丰玩具厂成立于2010年,负责人蔡金峰向调研组介绍,圣诞季订单占全年的70%。受出货周转和成本上升影响,工厂出货单价上涨5-10个点,出货同比下降10%。蔡金凤是个“90后”。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五年,和家人一起打理玩具厂。主要产品是带轨迹球的塑料积木,供应欧美超市和电商。该玩具厂位于陈霞工业区,有一个三层厂房,占地800多平方米。
疫情使得供应链运行不畅,加速了供需变化。现在玩具展厅人气大不如前,偶尔会有代理商在货架前直播给外商挑选。线上跨国经营成为新常态,积木等家用玩具更受欢迎。
澄海玩具多如牛毛,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从娃娃、遥控车到积木、机器人等。更新迭代很快。积木被认为是玩具中的“常青树”,由于年龄跨度大、用户粘度高,近年来备受市场青睐。
多爆发疫情带来不确定性,分步生产不再那么“靠谱”,订单变更速度加快。“玩具产品的制造门槛低。过去一个月生产一种产品的生产线。现在可能五天后就变了。”一位经营了10年的遥控玩具厂商说。
蔡金峰总结,这两年新老客户整体淘汰率从10%-15%上升到30%。“疫情发生后,客户要求快速出货。以前下单需要三到四个月,现在发货需要一个半月。我们的应对措施是提前准备原材料,根据订单预测组织生产,做一些库存。”
玩具注塑常用的原料有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五金、电子材料、包装材料等。,其中也遭遇“涨价潮”,压力传导到下游产业链。
不少玩具厂商表示,2021年采购的原材料涨幅在10-25%之间,往年价格相对稳定。蔡金峰说,原材料年均涨价只有3个点。上面提到的遥控玩具生产厂家表示,2021年ABS塑料将达到15000-16000元/吨的高位,2020年将达到8000元/吨的低位。集成电路芯片的价格涨了三倍,电路板的价格涨了一倍。另一家厂商透露,2021年春天,数千万颗“芯片”出炉,“芯片”出现在市场上。
此前,广东也面临着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汕头等工业城市,高能耗工厂调整生产节奏,错峰用电。“机器在启动和停止时,需要启动和预热进行喷淋清洗,造成机器损坏。”几家企业反映。目前,电力供应已恢复正常。
电子商务的下一个旅程
传统外贸渠道受阻,“主场经济”带动跨境电商
疫情影响了传统批发渠道的经营,业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越来越多的厂商投入到电商大潮中。澄海年轻一代“玩具人”告诉调研组,跨境电商增长迅速,潜力巨大。
疫情刺激的“家居经济”刺激了跨境电商,尤其是益智类家居玩具。广东宇星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星科技)总经理谢伟春,2000年入行,与丈夫形成“夫妻档”。他从生产玩具溜溜球、四轮驱动、玩偶等起家。2016年起,他转行做积木。经过两年的研发,2018年9月推出了首款智能积木产品。
2020年3月,宇星科技入驻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目前公司通过电商渠道的销售额占50%。
“疫情也使得外国消费者频繁尝试在零售电子商务平台上购物。”谢伟春表示,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积木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2021年新增南美市场。它是玩具中的“常青树”,年龄跨度长,社区性强,注重用户体验,“发烧友”在线聚集。越来越多的B端厂商通过电商数据收集C端用户的反馈,调整产品研发生产的环节。
积木生产涉及大量零配件,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澄海是大量外国工人的家园。越来越多的厂商在思考如何“机器换人”。
蔡金峰介绍,2020年之前,其产品跨境电商与传统批发渠道的比例为2:8,2021年该比例变为4:6。
传统的“展厅模式”也被搬到了线上。全区有Yixai.com、夜鸟云等近10家专业玩具电商平台。以夜鸟云为例,我们聚集了全国产业链4万多家玩具厂,200多万件玩具产品,在线挑选玩具,搜索货源工厂。
澄海区官方数据显示,工商登记经营范围包括网络销售的市场主体有10194家玩具。据业内人士估计,该地区工商注册的玩具企业和个体户,约有60%是通过互联网销售的。
同时,澄海玩具通过电商、直播等渠道开拓国内市场,玩具贸易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
汕头Tik Tok玩具电商直播基地自2021年3月试运营以来,已入驻236家企业。目前播出率超过50%,企业直播间观众超过5万人,日销售额超过100万。
“Tik Tok直播带货,厂商需求涌现。直播卖的最好的是无人机、手摇、盲盒等。”汕头Tik Tok电子商务直播基地负责人吴继林说。
调研组发现,外贸企业调整业务,开拓内需市场并不容易。他们不得不在设计风格、生产线和销售渠道方面做出改变,而且他们不熟悉市场准入,不同的付款周期和其他问题频繁出现。“国内电商对品质的追求整体偏低,导致价格战严重,缺乏品控标准。”澄海玩具业内人士表示,出于成本和风险的考虑,很多厂家“不敢尝试”。
成为中国的乐高
行业变革,智能制造加速
课题组发现,澄海玩具品类不断创新。以前对于B端外贸销售,大小企业以量取胜,“价格战”不绝于耳。把电商厂商直接推给C端客户,“爆款”、“流量”、“惊喜”、“IP品牌”更有带货潜力。
华达玩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达玩具)是当地领先的积木制造企业。以生产童车、遥控车起家,2015年转为积木产业。其设计、生产、销售均由自己掌控,覆盖全产业链,在当地较为少见。
该公司副总经理陈伟说,新产品上市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公司已经设立了三个R&D部门。"如果你走得不够快,你很快就会被甩在后面。"华达玩具的内外贸比例约为6:4。已经有签约IP(知识产权)授权的积木产品,比如奥特曼、哥斯拉、熊本熊积木。
“玩具创新更多的是建模,但产品需要不断迭代,从拼接手感、减少毛边等细节入手,跟着客户的需求走。”蔡金峰等“90后”老板网络意识更强,热衷潮流和风向,爱逛商场玩具橱窗,自学工业设计软件。
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品的工具,其质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以塑料积木产品为例,模具价格从万元到百万元不等。将ABS塑料放入模具中,210℃熔融,注塑成型。
谢伟春说,研发新产品的投入巨大。目前宇星科技有4000多套模具,一辆积木车需要上千个不同颜色的模具。“不同的积木模具差别很大,我们的产品要把积木的精度控制在1°C左右的误差内..像一根人的头发大概是10摄氏度。”
在华达玩具开模车间,师傅们都有十几年的经验。精度是积木盒子的核心竞争力,需要高质量的控制。业内人士强调,要缩小与积木国际领导品牌乐高的差距,国内厂商在精度上要一丝不苟。
有经验的师傅会把成型块和颗粒模具一个一个对比,刻度细到2.5 mm。
陈伟说,有些精密机器依赖进口,成本很高。华达玩具无尘加工中心拥有多台进口线切割机,并投资2000万元用于进口机器。
“生产积木并不难,但公司正在向高质量、高标准的定位迈进,投入多,成长慢,不仅需要好的设备,还需要强大的团队。做全产业链就是抓住生产环节的核心竞争力,不再依赖代工厂。”陈伟说,“做‘中国的乐高’,是积木行业的梦想。”
长期以来,成本上涨、每年招工难、工人老龄化是摆在厂商面前的棘手问题。玩具制造商表示,2021年初,劳动力价格同比上涨10%。一线工人普遍年龄偏大。在泽丰玩具厂,40-50岁的工人正在用娴熟的动作组装“过家家”的塑料玩具。塑料配件堆放在工作台上,角落里的收音机播放着潮剧。
“90后、00后,劳动者的稳定性不如上一代,工资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老板苦恼地说。
大工厂都在用超重机代替机器,应用更多的自动化设备,提高效率,适应高品质玩具的精密制造要求。汕头市高德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为当地多家企业工作。
高德工厂自动化生产线,中央送料系统,智能仓库,大大提高了效率。
高德工厂拥有双层智能仓库,总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存储12万箱积木。每个箱子都装有条形码,机器人以每秒3米的速度分拣,36个机器人代替了240名工人。宇星科技的积木也是这里生产的。
“整理积木和配件就像吃中药一样。一包有2克、3克、7克、8克的小块。一包有几十个小件。”谢伟春描述,积木的制作琐碎复杂,机器可以节省人力,制作精度大大提高。
华大玩具近年来还投资了15条自动化生产线,每条投入100多万元,24小时开机,不再需要三班倒的流水线工人。在分拣车间,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被归档在传送带上,分配到相应的箱子里,然后自动打包。每条生产线末端都有两个质检员,其中一个负责测量每个包装的重量,误差不能超过0.1g,如果不符合要求,另一个就“修包”。
经过粗放式发展和内外环境的种种变化,澄海玩具产业越来越意识到提高产业附加值的重要性。“我们有危机感,成本在上升,我们在推动产品向高附加值发展。注重质量的客户不会轻易换厂。”蔡金峰说。
在华大玩具自动化车间的尽头,预留了一条半人工半自动分拣线,流水线上有12名熟练女工,负责分拣大型积木和配件,每人月薪4000-6000元。站前,女工插了一朵小积木花。
奥菲娱乐总经理助理杨裕生告诉调研组,奥菲娱乐已经从一个传统的玩具制造商转型,品牌意识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萌芽。后来又推出了四驱男孩等动漫,以动漫IP授权带动玩具行业的发展。奥菲娱乐等公司依托深广R&D中心,与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探索“动漫IP+手游+网络+泛娱乐”转型之路。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汕头(玩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落户澄海。依托该中心,可以快速审查玩具设计专利,颁发授权证书。从申请到授权只需要3到10个工作日。目前玩具有效注册商标30169件。
“旧的低成本靠劳动赚钱的方式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了。”汕头大学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范翔表示,澄海的玩具制造研发速度快、性价比高是优势,但很多企业缺乏长远规划,在提高工业设计、重视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等产品附加值方面任重道远。
在澄海,做“有分量”的产品,“品牌差异化”正在成为行业的趋势。“一个好的玩具在使用时能感受到它的光泽、颜色和其他品质。反正买了拿在手里,分量就不一样了。”广东小白龙动漫文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统筹:南都记者黄树伦
采写:南都记者黄思伦王实习生陈
摄影:南都记者刘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