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创办了归国华侨企业联合会。拱墅统一战线供图
项创办了归国华侨企业联合会。拱墅统一战线供图
众信。(郭启宇)棒球帽、渔夫帽、运动袜...在浙江杭州拱墅区侨联副主席、田翔供应链董事长郭俊的办公室里,陈列着这些像陈喆一样带有亚运元素的服饰。作为杭州亚运会指定服装供应商,郭俊有信心让中国产品能够面向全球终端市场,让跨境电商品牌能够“出海”。
1998年,刚刚回归祖国的香港成为中国的“外贸航母”。当时,有着自己“外贸”基因的田翔选择了登陆香港。不过,当时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以“劳动力红利”著称。工厂里几千万工人在流水线的最底层重复劳动,比如“拧螺丝”“贴标签”,却鲜有中国“印记”的品牌。
“当时公司总部在香港,做服装出口贸易,但没有品牌意识,是给CK、ZARA等国外品牌做加工。”郭俊说,每一件舒适精致的衣服背后,标签都是“中国制造”,自有品牌标识不足。
疫情期间,郭俊捐赠防疫物资。拱墅统一战线供图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近四分之一的世界零售百强企业成为田翔的客户,赶上了田翔的外贸红利期,迅速走上发展之路。
“但是没有自己的品牌,就没有话语权。‘田翔’只能是代加工的代名词,一直依附于国外品牌来分一杯羹。”作为外贸企业,田翔也遇到了瓶颈。
2010年,正在寻求转型的田翔推出了第一个独立品牌“魔力”。为了快速打开国内市场,魔力很快在全国开了20多家店。然而,做着蒸蒸日上的外贸生意的田翔却在创建品牌的道路上“碰壁”了。
“我们做外贸十几年了,面对的是国外客户。我们并不真正了解国内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习惯。品牌创建后,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郭俊告诉记者。
2015年,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作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成立。良好的配套政策和商业环境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注入。这让中国产品有机会直接面对全球终端市场。
2017年,田翔开始在杭布局跨境电商之路。100多家合作工厂,近20年的海外贸易经验,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商品组装能力,让田翔成功打开了跨境电商的大门,旗下多个品牌成为亚马逊子品类中的头部品牌。
做决定有多容易,成功就有多难。2020年,一场疫情让各行各业的资本市场重新洗牌,跨境电商实现逆势增长。田翔两家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店的销售额增长了5倍。
“海外疫情爆发时,我们前端合作的20多个品牌倒闭,线下门店开不起来。国内100多家合作工厂生产的商品呢?可以说,我们的自有品牌和跨境电商零售平台已经完成了自救。”郭俊说。
作为一家侨资企业,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当下,郭俊带领田翔向海内外募集捐赠防疫物资,连接国内外。
“疫情初期,国内防疫物资匮乏,我们就去国外采购。海外采购是我们的优势。”而海外防疫物资也是供不应求,供应商的供应瞬息万变。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郭说“比跑业务还难”。
香天泉员工几乎每次都联系世界各地的客户,采购捐赠医用口罩6万余个,防护服近3000件,额头温枪,总价值超过100万元。
随着海外疫情的爆发,海外客户也牵动了郭俊的心。“我们常说‘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感觉在对外贸易领域尤为明显。海外市场的不稳定也直接影响到国内供应链”。
于是郭俊开始向海外捐赠防疫物资。收到第一批防疫物资的波兰在第一时间发来感谢视频。之后,田翔利用其供应链优势,帮助日、西、德、哥等国家和地区采购防疫物资,也为生活在当地的华侨华人带来了“温暖”。
目前,田翔还在企业中成立了华侨联合会,业务遍布世界各地。同时,人才招聘也是国际化的。“作为外贸企业,不仅要寻求走出去,更要寻求走得远、走得对。”郭俊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