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订单加工厂(全球10%的集装箱产能在上海!这家外贸企业去年出口额翻了三倍不止,订单已排到3月……)



"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三月份了."上海宝山太平洋集装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山太平”)总经理许金庸用“马不停蹄”来形容企业的运作,连元旦假期刚刚过去都没有休息。在周围125亩的院子里,刚刚下线的崭新集装箱堆得满满的,但一般不到24小时就被船公司或货主“拖走”,周转率极高。

它是集装箱进出口的“基础设施”。疫情爆发以来,全球95%以上的集装箱都是中国制造,而中国集装箱约12%的产能在上海。这些集装箱将运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货物,并出口到世界各地。数据显示,去年1-11月,上海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6702.82亿元,同比增长16.3%。许金庸预测,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从1月开始实施,未来对集装箱的需求将会增加。

集装箱的出口量增加了两倍多

宝山太平最新一批“急单”来自锦江航运。这批集装箱急需在元旦前送达,需求多样。三类集装箱均已提交订单,共计3000 TEU(1 TEU相当于20英尺TEU)。“12月8日锦江船务确认订单后,我们迅速安排了档期,12月中旬开始生产。”许金庸告诉记者,第一批箱子于22日下线,并提供24小时上门取件服务,按质按量发货。

"我们订购的所有集装箱在元旦前都已提货."《晋江航运周刊》一直称赞这是晋江历史上从下单到投入使用的最短时间,让货主能及时赶上RCEP的“第一口”红利。

全球供应链“一箱难求”的困境始于2020年第三季度,去年愈演愈烈。2021年初,宝山太平果断决定投资5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购置了数控冷加工设备、集成部件生产线、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全自动集装箱地板铺设机、RTO环保等设备,将两条特种集装箱生产线改造为TEU生产线。“2021年是我在过去10年中见过的最热的市场。去年12月公司产能达到22000标准箱,远超1月份的8500标准箱。”许金庸说。

数据显示,公司年产量达18万TEU,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25%。由于集装箱价格的大幅上涨,年产值达到了惊人的38亿元。数据显示,今年1-10月,该公司集装箱出口额达24亿元,同比增长335.04%,为全市外贸稳定增长做出了贡献。

出口效率“运行”速度

产能和出口效率也“跑”得更快了,这得益于上海的营商环境。许金庸说,目前企业出口退税流程已经大大简化,提交申报后1至2个工作日即可到账。集装箱出口通关由以前的四到五个工作日缩短为当天申报放行,让出口企业“真金白银”享受政策优惠。

企业产量大增,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门前交通拥堵,堆场不足,如何保证用电需求...许金庸举了一个例子。在原来的产能下,每天有300辆左右的12m大货车进出工厂,现在每天有近1000辆。于是,市两级商务部门倾力保山太平路,与经信、交通、海关、杨兴镇政府等相关政府联手。企业急需新的堆场,政府立即召开协调会,腾出距离企业仅1.5公里的80亩空土地,容量14000 TEU……...

外贸订单加工

事实上,为确保缓解“一箱难求”的局面,上海市专门成立了市政府保运稳增长专班,着力协调解决出口企业的国际运输问题。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商务委联合其他部门,设立专项工作页面,推动中远海运美洲、欧洲、亚太、拉美、非洲贸易区与上海重点企业对接。同时对全市出口500强企业的海运集装箱需求进行了专项调研,对116家重点企业的需求进行了详细梳理。

在陆路运输方面,中欧班列将为国际贸易和运输开辟新的通道。数据显示,目前“中欧班列-上海”稳定运行,每周一班。截至去年12月15日,“中欧班列-上海”共开行11趟列车。共出口500个集装箱,总价值近3亿元。进口集装箱36个,价值超过4200万元人民币。客户以上海及周边为主,商品以仪器、设备、汽车配件、纺织品为主,其中高精商品占比超过30%。

来自商务委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881.21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20.6%。其中,出口1568.2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22.1%;进口2313.01亿元,增长19.5%。

作者:徐景辉

编辑:薄晓波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