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低价竞争的减弱和结算方式的改变,快递公司的单票收入在增加。
2月19日,顺丰、申通、童渊、大云四家快递公司发布了2022年1月的运营数据。从数据上看,四家快递公司的单票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快递单价涨了
运营数据显示,顺丰1月单票收入17.47元,同比增长3.8%。申通1月单票收入2.59元,同比增长3.19%。童渊1月单票收入2.72元,同比增长14.55%。大云1月份的单场门票收入为2.62元,同比增长13.45%。
单票收入的变化与结算方式的变化有关。根据1月份的公告,申通、童渊、大云从2021年底起变更快递业务中菜鸟包裹业务的结算方式,由杭州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与加盟商的结算调整为与公司直接结算。
结算方式的调整带来了单票收入的增加。如果排除结算方式变化的影响,童渊和大云的单票收入仍在快速增长。童渊表示,1月份公司菜鸟包裹业务因上述调整影响快递产品单票收入约0.10元。剔除这些影响后,公司快递产品单票收入为2.62元,同比增长10.34%。大云表示,1月份公司快递业务中的菜鸟包裹业务受上述调整影响,快递服务的单票收入约为0.09元。剔除影响后,公司快递业务单票收入2.53元,同比增长13.45%。
申通表示,1月份公司菜鸟包裹业务结算方式调整,影响快递服务单票收入约0.16元。剔除这一影响后,单票快递服务收入2.43元,同比下降3.19%。
快递公司在过去一年中一直受到低价竞争的困扰,这种困境从2021年11月开始有所缓解。
以大云快线为例,其2021年1-10月的单票收入分别为2.23元、2.16元、2.19元、2.04元、2.02元、2.02元、2.04元、2.05元、2.14元和2.17元,同比继续下降。11月单票收入2.38元,成为2021年单票收入最高点,也同比增长。1月份,大云快车的单票收入为2.62元,创下仅一年来的新高。
顺丰全年业绩同比下滑
顺丰1月29日公布了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测显示,顺丰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在42亿元至44亿元之间,同比下降40%至43%。
顺丰在预告中表示,业绩下滑受多重因素影响:场地、设备、运能等网络资源投入增加;年初疫情期间,为响应春节就地过年的号召,员工人数和补贴增加导致人工成本增加;低价经济快递产品增长较快,对整体利润率造成一定压力;公司去年享受了更多的国家抗疫相关税费优惠,这些优惠政策到2021年结束。
在第一季度巨亏后,顺丰采取了管理优化。对于第四季度利润,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亿至26亿元,同比增长39%至50%。
对于利润的增长,顺丰表示,是由于进一步提升收入质量,通过调整定价策略,积极优化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经济型快递产品单票收入同比增长。此外,精益成本控制的效果已经显现,前端利用技术动态预测客户需求,后端精准匹配资源投入。随着快运、快运、仓网、汪峰网一体化的推进,过渡区自动化设备升级,干线和支线的整合优化稳步提升了公司的运营效率,从而提升了整体效益。此外,嘉里物流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四季度以来业绩有所巩固。
2022年1月,顺丰1月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78.33亿元,同比增长522.66%。顺丰表示,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合并了嘉里物流的相关业务收入。顺丰于去年9月28日完成对嘉里物流51.5%股份的收购。10月份以来,公司每月的经营情况简报均披露了嘉里物流的相关业务收入。
业内专家杨达卿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未来快递企业只有不断整合升级,提升服务,才能进入高附加值市场;或者通过精益管理和数字化智能转型降低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