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11”的到来,南都记者从国家邮政局获悉,2021年快递业务旺季已于11月1日开始。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1月1日,全国揽收快递包裹5.69亿件,同比增长28.54%。广东省和浙江省均收到1亿件快递。
快递业务的快速增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行业乱象:部分快递单被出售,个人隐私被泄露;消费者不能自由选择快递,部分快递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你有没有被这些问题困扰过?将如何解决?
有网友投诉:“我跟网店客服说送某快递,回复还挺开心的。结果查了物流信息,是某送”;“我家快递不送兔子上门。我特意跟店家说了不要送兔子,但是没用。到来的还是兔子。”记者发现,在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规模较大商家的快递品牌选择普遍非常有限,或者干脆说“快递品牌不能指定”。
调查快递公司的权限基本在电商。
“我们已经和快递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我们只派中通或者大云。”广西一家服装淘宝商家向记者解释,除了价格优惠,合作的因素还会考虑整体服务质量和网络覆盖情况。
这就不难理解了,电商卖家选择的快递品牌越少,包装和投递的效率越高;同时,规模效应下快递单价更低。所以,这是电商卖家最便宜的方式。
一位不愿署名的行业研究院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电商快件占快递业务量的80%以上,但选择快递公司的权利属于电商。“因为商品包邮的消费习惯已经形成,快递费由电商卖家支付,电商卖家就是快递公司的‘甲方’,谁的价格最低谁就用。快递公司也愿意以价换量,尤其是一些低价的标准品。量大就有利可图。”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由于缺乏需求差异化,快递公司只能采取低价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策略,进而导致快递行业陷入价格战的泥潭。2018年以来,小商品密集配送的义乌、温州等核心区域的单票价格一降再降,甚至一度大幅低于成本价。不断降低的送货成本和消费者要求的高质量服务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调和。
买家选择快递有三个瓶颈。
国家邮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七部门今年联合发布《关于做好维护快递群体合法权益工作的意见》,提出电子商务与快递有机互动,引导电子商务平台与快递企业加强系统对接,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同时, 协同有关部门推进商品定价与快递服务定价分离,让消费者根据企业服务能力、商业信誉和快递价格选择快递服务。
意见公布后,“选择自己的快递”这一表述引起了业内的关注,但目前来看,对于大多数网购消费者来说,仍是一种“奢望”。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中国电商领域由来已久的包邮制度。
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2020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将达到11.76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10.9%。与此同时,电商快递已经成为中国快递业务的绝对主力。
在电商快件的模式下,商品定价与快递服务定价分离的第一个难点来自于网店卖家。在淘宝、拼多多等C2C模式下,电商卖家主要是价格竞争,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属于完全竞争市场。他们在选择合作的快递公司时追求成本最低,而消费者自主选择快递模式可能导致商品总价增加,从而失去价格优势,推高运营成本。
常年研究中国商品流通的专家、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罗京认为,中国消费者已经习惯了“一站式价格”的“到货价格”,而不是将“商品价格”和“快递价格”分开选择、组合,这成为电商卖家选择快递“最低价”的根本动因。“电子商务卖家只是关注‘价格优势’,他们没有多少动力支付更高的价格来换取更好的服务。”罗微说。
第二个难点是电商平台惯性停留在“低价抢单”、“规模效益”、“赢者通吃”的思维模式。在行业发展初期,电商平台必须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和卖家,才能快速启动市场。邮费体系形成后,电商平台和卖家的利益一致性决定了他们没有动力去冒商品总价上涨的风险,把快递公司的选择权留给消费者。
此外,电商平台与快递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某研究院专家告诉记者:“以淘宝为例,很多快件以菜鸟裹裹的名义接单,快递公司可以通过系统配送订单,提高了电商平台对快递公司的‘硬连接’能力;但如果把选择权留给消费者,这种‘硬连接’的强度就会下降,这肯定是电商平台不愿意看到的。”
一位平台从业者坦言,每个快递品牌在全国不同地区的服务优势和价格都不一样,快递品牌的性价比由商家来判断,平台无法干涉。而且技术层面很难实现所有快递品牌的价格透明。
第三个难点是快递公司话语权的缺失。需求端“包邮”制度导致快递价格信号失灵,高质量的快递服务得不到好价格。目前快递公司在推动服务差异化方面还是有欠缺的。
“给消费者选择权,对快递公司是有利的,因为在同样的服务需求下,我们的性价比是有优势的。”某通达快递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可以说我们是身不由己地陷入了价格战。我们能做的真的很有限,无法控制局面。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在电商端,也就是我们的上游。”
由此可见,即使消费者愿意为更好的快递服务支付更高的价格,目前也没有正规便捷的方式来实现。此外,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虽然无法在包邮模式下选择快递品牌,但由于不需要额外支付快递费,购买的商品总价也较低。
声音
落实消费者的选择权非常重要。
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专家表示,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物流体验已经成为电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特别是随着高价值商品网购比例的增加,电商卖家的竞争将转向质量和体验的竞争,对快递服务的分层需求将越来越迫切。
罗京表示,最近三年出现了一个趋势,传统商圈的家电价格与电商平台相差不大,甚至传统商圈的家电价格比头部电商企业的价格要好,这意味着快递行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资本快速“跑马圈地”受到国家反垄断力量打击后,回归经济“常态”是必然的,因此商品定价和快递服务定价的捆绑将被进一步剥离。
电商和快递数据需要高度联动,主流快递公司要调整产品结构和价格体系,方便消费者选择。例如,可以在最后引入不同的价格,以对应送货上门等不同的服务。
同时,电商平台可以在整体套餐体系的基础上,开放增值服务选项,增强价格的信号、传递和资源配置。比如消费者可以选择具体的送货时间段、更高的时限要求、绿色包装材料等。同时支付相应的保险费。
最后,商品定价和快递服务定价分离后,可以慢慢促进消费者形成为快递服务付费的习惯,促进商品的消费者同时成为快递服务的消费者,从而享受更高品质、更多样化的快递服务。
A04-07版本:
坐标易傅宏杨存海
南都记者傅嘉陵实习生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