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买东西“扫码”支付
偶尔会遇到商家。
个人收集代码的使用
虽然这种扫码支付方式很方便
但是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从2022年3月1日起
微信和支付宝的个人收款码
不能用于操作集合
近日,使用“2022年3月1日起禁止个人收款码办理业务服务”和“远程非面对面收款禁止个人静态收款条码”的消息屏网。据悉,这一消息来自央行近日发布的条码支付监管新通知。
日常生活中,扫码支付并不少见,这样的行为会被规范。2021年10月13日官网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服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21〕259号),从支付受理终端业务管理、特约商户管理、收单业务监控三个方面对收单机构和清算架构提出了一系列管理要求。同时,条码支付也被纳入监管,对个人收款条码的使用做出了具体规定,将于2022年3月1日实施。
收款编码分为个人收款编码和业务收款编码,其中个人静态收款条码将是主要约束。根据规定,原则上禁止个人静态收款码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对业务特征明显的个人收款条码用户参照特约商户进行管理。对于业务特征明显的个人支付条码用户,参照特约商户管理。要求为此类个人用户提供商户支付条码,以提高个人运营商的收单服务质量。据悉,个人出于业务目的可以更改支付代码的申请,但更改后的标准相关部门仍在研究中。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个人支付条码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资金收付效率,但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例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跑路平台”,以高额利润吸引大量人员使用个人静态收款条码和赌客“点对点”在线远程转移赌资,将赌资隐藏在许多正常交易场景中。为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支付条码的普惠性和便利性,《通知》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要求。
《通知》对藏品条码管理进行了说明。对个人或特约商户等收款人生成的收款条码,由付款人用于读取和发起支付指令的,应有效区分个人和特约商户使用收款条码的场景和用途,防止收款条码被出租、出借、出售或用于违法活动。对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不得通过个人支付条码提供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支付服务。
《通知》还对远程非面对面催收进行了说明。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禁止个人静态收款条码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用于通过截屏、下载等方式保存的个人动态收藏条码。,参照个人静态采集条码的相关规定执行。“将条码支付纳入监管,弥补了之前可能被洗钱利用的条码支付渠道的漏洞。”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鹏博表示,特别是对于个人收款码的管理,《通知》的要求将有效防止个人收款码被交易平台利用。
通知对消费者和小微商家有什么影响?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通知》总体上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助于防止不法分子通过改造支付受理终端、申请虚假商户等手段窃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甚至挪用账户资金,有利于提高银行和支付机构的银行对账单和交易信息查询服务质量,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减少相关纠纷和投诉;从长远来看,《关于规范个人收单代码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将进一步提高个体经营者和小微商户的收单服务质量。
编辑:吴百新
信息:人民网,看新闻K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