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收款二维码有效期是多久(官方明确!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将不能用于经营收款!小商户、路边摊怎么办?)

“2022年3月1日起禁止个人收款码经营服务”、“禁止个人静态收款条码用于远程非当面收款”的消息近日在网上刷屏。与此同时,今天(26日)上午,一个话题#微信支付宝不会用于业务收款#也冲上了热搜。



每经边肖了解到,这一消息源于央行近日发布的条码支付监管新通知。2021年10月13日,官网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服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21〕259号)(以下简称《通知》),对收单行和清算架构提出了一系列管理要求。

同时,条码支付也受到监管。通知明确,条码支付代收服务机构不得通过个人支付条码为有明显经营活动的个人提供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支付服务。

此外,个人静态收款条码原则上禁止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确需实施白名单管理,防止个人静态收款条码被出售、出租或出借,为赌博活动搭建网上充值渠道。

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那么,平时使用首个个人收款条码的小商家和路边摊会不会无法使用微信和支付宝收款呢?



对消费者和小微商家有哪些影响?

近年来,个人支付条码得到了广泛应用。个人支付条码在提高小微经济效率、分散经济资金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例如,部分机构利用个人收款条码转账业务办理大量生产、经营、消费交易,不仅混淆交易性质,导致交易信息失真,影响风险监控效果,也不利于以支付服务手段为经营活动赋能和增值。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跑路平台’吸引大量人员使用个人静态采集条码和赌客‘点对点’在线远程转移赌资,隐藏了很多正常交易场景下赌资的拆分,扰乱了条码支付业务的正常秩序,影响了涉赌‘资金链’追查机制的有效性。”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如此表示。

对此,为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支付条码的普惠性和便利性,通知的出台总体上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防止不法分子通过改造支付受理终端、申请虚假商户等方式窃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甚至账户资金。有利于提高银行和支付机构的银行对账单和交易信息查询的服务质量,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减少相关纠纷和投诉。

据《北京日报》26日报道“条码支付纳入监管,弥补了之前条码支付渠道可能被洗钱利用的漏洞。”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鹏博分析,尤其是对于个人收款码的管理,《通知》的要求将有效防止个人收款码的通道被交易平台利用。

从长远来看,《关于规范个人收单代码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将进一步提高个体经营者和小微商户的收单服务质量。

对于有明显经营活动的个人收单码用户,《通知》要求收单机构参照特约商户进行管理。个体经营者和小微商户与收单机构合作完成商户入网手续后,收单机构应按照商户服务规范提供支付服务,并按规定建立商户与收单结算账户等必备信息的对应关系,有利于从源头上防范外包机构挪用资金、大商户“清理”等风险,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个体经营者和小微商户的资金安全和服务体验。



小企业该怎么办?

每经边肖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获悉,该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小商家都是以个人收款码为主要收款方式。那么,小企业该怎么办呢?

事实上,央行新规并没有完全禁止收款码的商业使用。通知明确强调,催收码分为个人和业务催收码,业务催收码不在通知限制范围内。其中,个人静态采集条码将是主要制约因素。

根据央行的通知,有以下要求和措施:

一是个人或特约商户等收款人生成的收款条码,供付款人读取和发起支付指令使用,应有效区分个人和特约商户使用收款条码的场景和用途,收款条码被出租、出借、出售或用于违法活动的。

二、对于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条码支付代收服务机构应当向其提供特约商户支付条码,并参照特约商户相关管理规定,不得通过个人支付条码向其提供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支付服务;提高个体经营者的收单服务质量。

第三,要求原则上禁止将个人静态采集条码用于远程非面对面采集。条码支付采集服务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禁止个人静态采集条码用于远程非面对面采集。真的有必要实行白名单管理。

第四,参考截屏、下载等保存的个人动态收藏条码。,落实个人静态采集条码的相关要求,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个人动态采集条码规避政策要求;

五是要求审慎确定个人静态采集条码白名单的准入条件和规模,个人静态采集条码的有效期、使用次数和交易限额,防范白名单滥用风险。

微信收款二维码

金融联盟方面表示,个人出于商业目的可以更改支付代码的申请,但更改后的标准相关部门仍在研究中。



五行联想对应

防范“机转”“套码”等风险

在银行卡受理终端方面,《通知》要求一台银行卡受理终端只能对应一个受理终端序列号,一台银行卡受理终端只能对应一家特约商户。同时,《通知》要求收单机构建立银行卡受理终端序列号与收单机构代码、特约商户代码、特约商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特约商户收单结算账户、银行卡受理终端地理位置等五个要素的关联对应关系,确保关联对应关系在整个支付过程中的一致性和不可篡改性。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收单机构和清算机构都需要对受理终端进行管理,具体为:

一方面,秉承“谁对终端负责”的原则,压实收单机构对收单业务的主体责任。收单机构应建立终端序列号与五要素的对应关系,终端使用过程中如有要素变更,应重新履行相关审核程序。收单机构应采用具有密码识别技术的银行卡受理终端,确保终端发起的交易可准确追溯。

另一方面,秉承“谁网络谁负责”的原则,压实了清算机构维护网络秩序的责任。清算机构应组织成员机构对本网络的网络接入终端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根据风险等级对不符合通知要求的终端进行限期清退或升级。一旦监测发现相关要素与原绑定关系不符,清算机构和收单机构应采取风险核查和处置措施,有效防范“机转”“套码”等风险。

来源:国家商报综合自北京日报、每经app(记者:李玉文)、财联社、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编辑:滚滚苗雅香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