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欠债的朋友,我现在最想做的一件事应该就是上岸。贷款前我想:利息还可以,不高;负债之后,感觉即使是4%的年化,也难以承受。
以我大表哥本人为例。之前借JD.COM金条,4块钱一天借1万。当时我并不觉得高。潜意识里觉得一天4块钱,一个月120块。但是一旦贷款额上去了,利息就成几何级数上涨了。一开始我大表哥借了一万,每天四块钱利息,分12期,每月利息120元。当时我觉得没什么。仔细算了一下,是日利率0.04%,月利率1.2%,年化利率14.4%。此外,JD.COM将根据你的信用等级实行浮动利率,而不是每天0.04%的利率。具体请看表格(利率计算也适用于花坛和借花坛):
首先,像JD.COM、支付宝这样的平台肯定不会违反国家法律,所以他们会把年利率牢牢控制在24%的红线,这样即使出现监管问题,也不会是非常大的问题,所以像JD.COM这样的大平台会很难收钱,但基本都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经营。
其次,规模较大的网贷平台,操作更为撩人。首先,他们会把年化利率定得看起来合理。比如借一万块钱,年化率可能是12%,看起来利息不多。接下来,重头戏来了,第一个就是斩首。斩首利息,顾名思义,就是提前收取利息。以上述年化12%为例。如果借1万元,需要支付1200元的年息。这个1200平台会提前收费,所以你实际拿到8800元。在实际还款中,每月以1万元本金计算利息,相当于两次付息,年化率24%。不仅如此,然后第二项来了,就是服务费。或者借10000元,扣砍头利息1200元,再扣服务费1000元,实际拿到7800元,再按照10000元还款。这样操作,年化率达到了惊人的34%。这还不是全部。很多平台会标榜自己合法合规,把年利率定在15%-20%。在这种情况下,它远远超过了36%的国家最高利息限额。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对金钱和九富的热爱。
如果说,上述范畴是在法律的边缘反复跳跃,“714”实在是在践踏法律的尊严。上一篇文章提到了“714”的定义。如果忘了伴侣,请自己参考。“714”因为本金不是很高,一般在1000-1500之间。主要问题是服务费。以最典型的贷款1500元到1200元,还款期七天为例。服务费300元,直接周息已达20%,月息轻松高达80%,年利率960%!这就是前几年“714”如此猖獗的原因。有些几百万的人,只要投资进去,几个月就能翻几倍。更有甚者,“714”的收集令人作呕,比如群发短信、爆通讯录、p图等。只要能把钱拿回来,那些催收什么都行。
说了这么多,大家也应该对各种贷款的利率有一定的了解了。站在大表哥的角度,除非必要,否则不要做网贷。
最后祝各位朋友能早日上岸,千万不要不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