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产品设计与运营(于斐老师谈:2022年中小企业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品牌运营?(一))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特劳特说过:世界上并不存在最好的产品,在营销的世界里唯一的存在就是消费者的心智,认知就是现实,就是一切!

很多企业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去年第一季度有超过46万家公司停止营业,其中超过一半的公司营业时间超过3年,新注册企业数量也大幅下跌,一季度约有320万家新注册公司成立,同比下跌29%。

虽然复工复产在火热进行,但疫情导致海外市场疲软,全球产业链持续断裂,中国外贸企业订单减少,资金周转不易,不少企业难以撑过四五月。

这个时候会发现,品牌力是一家企业真正的免疫力。

品牌是资产,但无形资产在日常情况下经常被人所忽视。

经过疫情就发现品牌是保险,关键时候是救命的,是决定生死的。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在北京大学实战授课时提到,品牌营销就是心智营销!在技术壁垒被不断冲破、产业分工逐渐明细的今天,企业经营面临的最大成本不是在技术端、生产端、管理端,而是在用户端,顾客的认知成本是最大的成本。

在不稳定和碎片化的流量环境中,市场将进一步发生重要的演化……

当今,消费者很容易审美疲劳,企业面临最大的成本就是顾客的认知成本。

卖得最好的产品,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产品,但基本上是内容价值连接和互动营销做的最好的。


品牌和流量的对接,形成了消费者认知的决策链路。

一个企业不管你自诩的产品有多好,如果不能让用户成为产品价值创造的一部分,并和他们建立起有效连接和生态系统,产品失败是必然的。

切记:你的产品好,也仅仅是时代的基本标配。

在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下,就得拼格局和格调,拼这个产品背后的内容生产和运营能力。

各地不断有老板向我咨询请教,来之前他们个个都自信满满、踌躇满志,然而,在经过仔细分析产品情况后,根据我二十多年从事营销的经验和悟性,我往往会泼他们冷水,就凭你现在的情况,想要把这款产品运作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也许有的老板会说,我这个产品前期投入了多少多少费用和资源,而且市场还是有反应的云云,不可能像你于老师所说的那样,接下来的寿命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吧,你是不是有些夸张了?

有时想想,也真为那些老板们感到惋惜和悲哀,他们只知道产品生产,根本不懂得产品经营,他们可以把一个产品的技术、工艺等做到精益求精,但在我们这个过剩经济时代,你营销不行,水平不到位、功夫不到家,那就注定产品没有前途,企业没有未来。

为此,中小企业应对市场全面进行“5s”分析:
1、企业/产品(Company):分析企业目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2、品类(Category):分析市场行业环境背后的机会和挑战;
3、竞争(Competition):分析企业面临的竞争态势;
4、渠道(Channels):分析品牌或产品在通向消费者的过程中,通路的情况及变化;
5、消费者(Consumer):分析目标消费人群的需求和购买决策。

以往,一些中小企业老板们,大多是60后和70后门,他们往往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通过“低买高卖”、“信息不对等”、“模仿、山寨、低价“来抢占市场。

甚至习惯于贿赂权力、钻制度和政策的空子等手段来积累财富。而如今,面对越来越微薄的利润、越来越大的竞争,已经越来越狭窄的市场空间,企业并不是选择创新或者模式更新,而是试图在越来越差的环境下挣扎,也就是“一条路走到黑”。


如今,他们正在遭受市场清算……

按照这种速度,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将寥寥无几。企业倒闭已经不仅仅是赚钱或者亏钱的问题,而且意味着自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估计很多老板则连原始积累都要搭进去,怎么吃下去的就会怎么吐出来。

运营新媒体设计方案

如今,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已经从“信息链”到“供应链”进而发展到“产业链”;以物联网、人工智能、互联工厂等为代表的新事物正在改造或重塑着传统产业的价值链。


过去,按照波特的观点,企业的竞争优势获取在于整合一条价值链展开竞争,抑或通过在既有价值链上的“精准定位”来获取差异化优势;但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已经打破了这种传统的线性价值链,

而是要借助互联网进行端到端的重塑,整合企业的研发、设计、采购、生产以及营销等各个环节形成网络化的平台,最大限度地打破信息壁垒,进而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即时响应。


这是一个不打招呼就变脸的时代,这个世界已经不是你肯努力就行的,已经没有人仅仅愿意为你的努力买单。努力和辛苦只是这个时代的最低标配。

显然,眼光和格局,学习和精进,才决定你最终能够走多远。中小企业如果不善于在体验故事化上下功夫,通过错位经营把消费者与产品的关联和体验,用生动故事表达出来,要做好产品是不可能的。


德鲁克说过:如果企业不为未来做准备,就要为出局做准备。

如今,中小企业的发展基本呈现以下3大新趋势:

1、行业和大企业业绩分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消费升级倒逼产品和服务提质;当前我国消费升级将从商品消费驱动转向服务消费驱动,从传统消费驱动转向新兴消费驱动,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增加和80后、90后成为主力消费者的趋势必须得到足够重视。


3、移动互联网推动企业全方位和多元化创新。

鉴于此,就像钱德勒说的那样,企业的成长取决于两个变量,第一是战略,第二是组织结构。

那么,就中小企业来说,更多的是体现在社会化媒体战略上:


一是数字化战略。

即运用社会化媒体传播企业的信息内容,然后获取用户的反馈;

二是社会化战略。

即避免直接发送广告信息打扰用户,而是帮助他们建立关系,并不断强化这种关系。

这种人格认同感,部分的替代了产品功能,成为了新的用户粘连和购买理由,这在产品过剩和注意力缺失的时代,无疑具有试验性的意义。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