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盐田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立德庶人一体化教育体系,在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具体指导下,盐田区教育局于2021年3月25日正式成立了少年国学院、少年数学学院、少年创新学院、少年体育学院、少年艺术学院、少年国际扫盲学院等六所少年学校。在六所少年学校整体构建的“五育并举”教育体系指导下,由音乐、美术组成的少年艺术学院面向全区所有大中小学全体学生,将立德庶人与美育实践创新相结合,为盐田学生搭建美育成长平台。
专家教学,师生教育
为落实美育普及和培养两大任务,做好小学、中学、幼儿艺术教育的衔接工作,2021年,盐田区少年艺术院聘请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名师,在艺术教育实践学校举办系列培训活动。培养方案根据各校(园)艺术特色课程和学生美育发展需求设计实施,包括戏剧、合唱、舞蹈、管乐、粤剧、美术、音乐高考指导、论文写作等11个表演项目。参与者主要是盐田区中小学、幼儿园的美术教师,实践学校(园)的教师,以及向学校、幼儿园购买服务的美术教师。
文化教育合作,资源整合
盐田区自成立以来,举办了盐田区艺术展暨儿童花展、盐田区创意戏剧节、2021深圳盐田区、戏剧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交响乐团进校园、乌兰齐木艺术团进校园、百部电影进校园、景泰蓝手工制作体验等多项活动。
特色突出的创新发展
构建多元化创新美育新机制。在区域范围内,歌剧、管乐团、双排键协协调发展,传承创新。其中粤剧艺术由教科院幼儿园与教科院附属小学对接,管乐艺术团由乐群小学与盐田实验学校初晓对接。在键盘项目中,以双排键乐团和手风琴乐团为主。双排键由田心小学和田东中学小学部连接,多次与教师双排键乐团同台演出和比赛。师生乐团获2021年全国青少年电子琴比赛三个组别金奖,燕岗小学手风琴乐团获全国手风琴演奏少儿乐团比赛金奖。
构建特色美育新机制。盐田区全体学生培养普及兴趣,构建“兴趣-专业-特色-品牌”特色美育新机制。大家一起参与的班级演唱,建立5个区域合唱基地学校,组建3个学校合唱特色小组,在特色基础上建立区域中小学合唱品牌“谷建芬童声合唱团”;从教育戏剧到中小学音乐教室,发展戏剧特色基地学校3所,戏剧特色基地学校1所。
五育并举,以德育人
在“美育育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在活动中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培养时代新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在盐田区教育系统组织了“以初心反映党旗,全力照耀盐田”文艺汇演,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精神血脉。盐田区教育系统通过开展各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活动,营造了爱党、颂党的浓厚氛围。
组织全区学校参加深圳市纪念建党100周年中小学音乐艺术学科“党在我心中”微视频评比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围绕讴歌党和祖国的红色主题旋律,融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相关党史文化,在作品中讲述“党在我心中”的故事。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2021年12月17日,深圳市“美育中国校园万里行”启动仪式暨“美育中国”计划新闻发布会、美术特色艺术展、“心灵音乐美育生活”盐田区中小学美育沙龙活动分别在深圳市盐田会堂和盐田高级中学举行。活动在28家主流媒体新闻平台、教育平台、视频平台发布。
寒假期间,盐田区中小学(市民办)音乐教师“最美声音”活动开展,每天分享一首优秀音乐作品的音频,为疫情解除焦虑,用爱和责任传递希望和力量。活动上线一天,点击5691次,“心灵音乐教育”关注人数增加2205人。
科学研究援助、教育和创新
美育教师队伍致力于科研促思维,不断更新美育理念,探索育人途径,实践育人新途径。2021年,盐田区美育教师在“十三五”国家重点项目研究的基础上,获得广东省第七届中小学美展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2项),深圳市第四届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项), 深圳市中小学美术作品展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2项)。 团队编著《教育戏剧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燕岗中学何志超老师获省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在艺术院指导的美育实践中,盐田区各校代表队在不同组别、不同项目的比赛中收获颇丰。在新的一年里,盐田美育教育工作者将立足本职,秉持育人、美化人的理念,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发挥美育在育人、塑造美好心灵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为进一步擦亮盐田美育品牌、提升盐田美育质量而努力奋斗。
南都记者谢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