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一元换购是什么意思(火爆的“一口价”黄金竟暗藏猫腻?这些知名品牌被“点名”)

岁末年初,黄金饰品市场的热度越来越高。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一口价”黄金饰品销售纠纷较多,不少消费者反映,一旦黄金饰品出现问题,退货时才发现被商家“套路”。具体发生了什么?

一个

上海:消费者买首饰靠“套路”

黄金“一口价”的损失很大。

在上海一家金店,李女士花9000多元买了一个金手镯,商家承诺随时更换。李女士戴了没多久,手链就断了。这时她才发现原来“一口价”的金手镯竟然是空心,于是找商家换货,不料却被“套路”。



消费者:李女士:如果“一口价”换的话,我要砍掉一半,一万块钱,五千块钱才能换,工钱另付。这不是骗人的吗?买的时候他跟我说什么都可以改,但是没说套路。一开始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我查了一下,发现很多人都是这样被骗的。



和李女士一样,王女士花了12000多元买了一个金手镯。当时销售人员也做了口头承诺。如果他们买回后不喜欢,他们可以随时换货。王女士回家后发现手镯很轻,也没有标明重量,于是找了商家,没想到换货就要承担30%的损失。

消费者王女士:手镯应该连5克都没有,所以花了一万多,因为他说可以随意改,后来要改重量的时候又说要扣30%。反正花了3000多,手环花了2万多。

记者从上海市消保委了解到,珠宝类投诉中,70%左右是对黄金饰品的投诉,其中“一口价”黄金饰品问题较多,主要是换购政策和产品质量不明确。

2

记者走访上海金店:

黄金首饰的兑换没有标准。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口价”黄金饰品往往只写价格,不标明黄金克重。行业有哪些不规范的地方?为了找出其中的猫腻,记者走访了上海的一些金店。



记者走访了多家金店,多数店员倾向于优先推荐“3D硬金”、“古金”等饰品,都是千足金。新技术除了硬度提高、外观好之外,同样的黄金重量还能做出更大的首饰饰品,但耗时更长,耗费的人工更多,而且很多商家都是一块一块卖的,也就是市场上的“一口价”。



记者观察发现,不仅部分商家在销售“一口价”黄金饰品时不标注重量等信息,而且黄金饰品如果要以旧换新,不同金店的兑换标准也不一样。目前行业内还没有相关标准。

上海某金店业务员:老金交所倍数很大,品牌可以放大20%。比如每克的折旧损耗只在15元,至少35元就可以换到别人家。

上海某金店业务员:每克50元的服务费,从一克换成一克,就算20克,1000元的服务费加上780元的劳务费,买了要交劳务费,买了换了都要交劳务费。

上海某金店业务员:以旧换新的话,重量就满了,增加了20%。如果不是自己的品牌,会增加40%。

上海多佳品牌金店

因为没有明确的兑换规则而被调查。

近日,上海市松江区消保委对辖区13家黄金饰品店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家黄金珠宝店关于“一口价”换购产品的增值服务仅限于口头告知消费者,少部分参与门店没有明确的换购规则,涉及中国黄金、中国珠宝等品牌。



上海松江消保委在调查中发现,中国珠宝、中国黄金、老凤祥部分门店的“一口价”黄金饰品未标注克重。此外,周大福、周大生、六福、亚一金店等8家黄金珠宝店仅口头告知消费者“一口价”换货的增值服务,容易引起消费者换货时的不满和投诉。



上海市消保委法律监督部副主任杨云:就因为是“一口价”的商品,所以不清楚这个黄金饰品多少克。这是因为经营者在履行法定义务时存在重大瑕疵。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一定要了解黄金饰品的重量、成色等方面,理性消费,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沈骏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关:如果以价换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八条明确规定,不能欺诈履行合同。买了之后,什么都不懂。结果我拿了,做了个闷包。它有毛病。事实上,这种合同在法律上被称为可撤销合同。

来自|央视财经

来源:温州商报

换购是什么意思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