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烧不退的航运市场,最近运费有所松动。有报道称,从中国到美国西海岸的40英尺集装箱海运费已降至9000美元左右,比高峰时的近2万美元“减半”,其他航线的运费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被称为“世界超市”的义乌市场连接着200万家中小企业。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是全球市场的风向标,经营单品170万件,产品远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外贸经济的重要窗口。
、
海运费真的降了吗?外贸出口的拥堵状况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对制造企业有何影响?带着诸多问题,近日,证券时报·E公司前往浙江义乌,从生产企业、货代、地方政府了解到,目前在外贸主通道严重受阻的情况下,大量外贸商品滞留待运,航运市场报价混乱,生产企业和货代不敢接单。外贸要出货导致的资金占用,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的原材料上涨,都让制造企业更加头疼,甚至更加致命。
院子里“缺柜”的装卸工担心工作辛苦
义乌口岸位于义乌口岸路与海印路交汇处,是义乌小商品出口海关监管的主要场所。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义乌港和宁波舟山港之间每天有超过1000个集装箱通过这个国际内陆港口。
为加快浙江省港口整合协同发展,2020年11月,宁波港祭出56.42亿元的资产购买计划,其中标的资产包括浙江义乌港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因此,如今的义乌港,在很多显眼的地方,都贴着“建设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打造世界级强港”的红色标语。
义乌港保安仓早上7点放行。正常情况下,每天早上,海印路的收款卡都要排几公里长。然而,11月2日早上7时许,证券时报记者赶到义乌口岸安检仓门口时,长长的海印路仿佛空摇曳生姿,虽然偶尔会有收款卡驶入,但通关前无需排队,随时可以进入。
在义乌口岸的入口处,常年在这里卖早餐的大爷对现在的外贸出口有自己的感受。他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不仅是海印路,义乌港周边的道路每天早上都挤满了入境货车。这种拥堵一直持续到今年上半年。不过,今年下半年以来,进入香港的货车数量明显减少了很多。
“这些排队入关的货车司机,有时候是来买早餐的。去年下半年,早上我的摊位能卖500-600元,现在能卖100-200元就不错了。”就在记者与上述早餐店的大叔对话时,一位在义乌口岸监管现场工作的装卸工,一边一手拿着买来的早餐,一边附和道,“国外集装箱堆成山,国内到处缺柜。昨天我们一行16个人,只装了两个集装箱。以前是干不完的活,现在一点活都没有了。”
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国,据相关统计,义乌港每年的集装箱出口量约占宁波港出口总量的1/8-1/7。上述装卸工还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在义乌港的空集装箱堆场,放在空的集装箱往往会占据整个堆场,一个柜子叠着一个柜子,一般有5-6层楼高。但是现在义乌港,缺柜明显,感觉大家都在等柜。”
顺着上面提到的装载机手指的方向,记者在义乌港空集装箱堆场外围走了一圈。空集装箱堆场的露天里,散落着一些集装箱,顶部只有三层。而且在院子的室外空地上,闲置空的土地占据了相当大的面积,更不用说空箱子堆积如山的盛况了。
除了缺少柜子影响外贸企业出口,义乌口岸收卡长龙消失的背后还有其他因素,比如义乌出口政策对外贸的调整。
采访中,义乌市商务局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从目前义乌的出口情况来看,今年的出口情况还是高于往年的。但随着部分种类出口商品补贴政策的取消,加上市场采购试点地区的复制推广,也带来了供应分流的压力。
同时,上述义乌商务局人士也向记者指出,义乌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散地。虽然很多企业转向其他海关出海,但这些出口的货源仍然是在义乌完成的橱柜拼箱。所以这些出口到其他口岸的外贸商品,虽然统计上不算义乌的出口,但还是离不开义乌市场。
数据显示,2021年1-9月,义乌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726.9亿元,同比增长18%。出口2569.7亿元,同比增长15.7%。9月进出口364.4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出口337.6亿元,同比增长14%。也就是说,在全球海运市场一箱难求、货源分流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今年前三季度义乌仍实现了两位数的正增长。
海运费太乱无法接单
义乌港涉外商务大楼内有数十家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货代、报关等产业链相关公司。这些公司作为产业链的一环,对当前的外贸进出口形势有着深刻的了解。
便利的毗邻义乌港是义乌某国际货代公司选择入驻义乌港商务楼的重要原因。从公司的窗口往下看,整个义乌海关监管现场尽收眼底。
“下半年是义乌传统的出口旺季。以前一般情况下,义乌海关的监管现场都比现在忙得多。高峰时,货车挤满了货车,进出车道两边都停着货车。现在监理工地里,停的货车比以前少了。”在站前办公室的窗口前,上述义乌货代公司负责人周先生指着楼下义乌港的监管现场,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说。
在周先生看来,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义乌小商品在国外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力降低了。主要是外贸的海运通道太拥堵,运力有限,集装箱发不出去。“集装箱运到这里没用,没有舱位送出去,柜子用的时间太长,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集装箱滞期费。因此,许多需要出口的外贸集装箱仍然堆在生产企业的仓库里”。
对于最近航运市场的遭遇,周先生感慨道,“航运市场很乱,特别乱。瞬息万变的信息导致很多货代公司和外贸生产企业不敢接单,不敢做生意。”
以梅森快船为例。从宁波港和上海港出发的典型美国西部航线受到梅森快船价格、限电等因素的影响。10月份,只用了半个月,价格从44000美元/柜,一次性降到17000美元。但反弹仅用了两周时间,到10月底,市场报价已创新高,达到5万美元/柜。美国-西部航线的普通船也从最近8000-9000美元/集装箱的低点涨到10月底的120-130万美元/集装箱。
美国西线航运价格的大幅波动也直接影响到外贸企业的出口计划。周先生告诉记者,“最近我们和一家外贸公司谈了一个总集装箱超过1000个的大单。但前期美西航线价格突然下跌,导致双方合作最终停止。”
“事实上,船公司提供的价格远远低于目前的市场价格。例如,美国西部航线上的梅森快船要花费1万多美元。但是因为黄牛太多,炒柜现象很厉害,有些集装箱搅动了很多手。所以最后在真正有出口需求的用户手里,涨到了今天的4万多美元。”11月1日,证券时报·E公司采访周先生时,他打开微信朋友圈告诉记者,“你看,现在群里的报价,梅森快船的市场报价是5万美元,昨天是4.5万美元。”
然而,最近一周,航运市场的报价出现了新的变化。“以梅森快船为例,上周已经从5万美元/柜回调到3万美元/柜,一般船价调整到1万美元/柜。但这并不意味着美西航线的下行趋势已经形成,运费价格会根据舱位供应情况随时变化。”11月7日,再次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上述货代公司的周先生如此表示。
同样从事货代服务的梅先生,主要经营俄罗斯航线。11月7日,当被问及最新运费是否下调时,梅先生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哪里下调了,还是很坚挺的!”。同时,梅先生表示,与美西航线的大幅波动相比,到俄罗斯的海运价格正在稳步上涨。上周(11月1日-5日)8000-9000美元/柜的市场报价至少比国庆前的运费略高。"
一年多来,发生了空集装箱荒、洛杉矶港口拥堵、苏伊士运河船舶堵塞、深圳盐田港疫情、宁波舟山港疫情等国内外航运危机。今年8月左右,海运费达到顶峰,一般航线上涨3-6倍。
义乌市商务局向证券时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西非线峰值1.3万美元,增长约5.5倍;北非线峰值1.7万美元,增长约4.8倍;拉美线峰值17500美元,涨幅约为国外线的6倍。美国西线(一般船)峰值1.8万美元,涨幅约3.2倍;近洋线峰值2800美元,增长约6.5倍;中东线峰值7500美元,增长约5.3倍。
“义新欧”列车无缺客计划
面对国际航运市场的拥堵、缺箱、涨价,很多义乌商家都在积极寻求出路。所以,除了海运,2014年开通的“义新欧”铁路是义乌小商品出口的新选择。
“义新欧”铁路是中欧班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于义乌,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七国,最终到达西班牙巴德里,全长13052公里,几乎横贯亚欧大陆。
义乌西站是欧铁路的起点,也是义乌国内贸易和运输的重要基地。每天,在义乌市场组装的小商品通过义乌西站源源不断地发往各地。现在,赶上即将到来的“双11”,义乌西站的繁忙不言而喻。
10月31日,在前往义乌西站的路上,证券时报记者发现,在义乌西站附近的西站大道辅路一侧,停放着带拖车的重卡车,长长的重卡车队绵延近千米。然而,这些排队等候休息的重型卡车车头后面并没有集装箱柜。
同时,记者也注意到,这些停在路边的重卡车,除了偶尔看到几个师傅在检修车辆外,驾驶室里大多没有司机。“正在等集装箱,没有工作,只能在这里休息。如果有集装箱,只要一个电话就能马上回来。”正在修车的货车师傅告诉记者,现在排队还不算多。高峰时,排队从几公里外的桥洞开始。
刘亮(化名),也是义乌的货运代理,主营铁路物流。他的名片正面印着两家公司,分别是深圳的一家供应链服务公司和义乌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原来的公司在深圳,后来发现义乌的市场很有前景,于是去年在义乌成立了新公司”。
“总的来说,对于专做中欧班列的货代公司来说,可以概括为不愁客户,只缺(班列运输)计划。”采访中,刘亮告诉记者,经营义新欧班列的蒙恬公司,每个月都会公布下个月义新欧班列的计划和价格,货代公司会根据计划招揽客户。以前外贸企业往往只需要提前一周装货。但现在不同了。由于大量出口货物海运滞留,加上义新欧运费低,很多客户愿意选择铁路,往往需要提前一个月到柜台排队。
从价格上看,以前中欧班列的运费比海运费高三分之二,但现在相比海运费,中欧班列给出的价格也很有竞争力。比如从义乌发往俄罗斯莫斯科的货物,海运价格一般在8000-9000美元/柜;采用“义新欧”列车,价格在12000-13000美元/柜之间。虽然还是有差价,但是铁路只要半个多月,比海运的时间少了将近一半。
义乌市商务局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义新欧”通道带动当地出口195.5亿元,同比增长42.8%;1-8月,对义乌出口79.5亿元,同比增长55.1%。1-8月,光电企业出口48.8亿元,同比增长10倍;其中,天合光能出口23.7亿元,晶澳太阳能出口18亿元,分别位居全市一般贸易出口企业第一、二位。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从最初到达西班牙马德里,到现在已经遍布西班牙、伊朗、阿富汗、俄罗斯、拉脱维亚、白俄罗斯、英国、法国、捷克、比利时、中亚等11个方向。随着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义新欧”列车已成为途经国家最多、线路最长、满载率最高的中欧班列运营线路。
时效性快是铁路运输的重要优势,但受疫情影响,铁路运输的时效性也难以得到保证。刘亮坦言告诉记者,“由于中欧班列的增加和疫情的影响,沿线国家的铁路港口无法正常运营,集装箱拥堵也很严重。所以阿里山口前的伊宁站,停了很多中欧来的火车。”
“一列火车只能拉几十个集装箱,而一艘万吨船一次可以装上万个集装箱,两者的容量不能相提并论。而且中欧班列的运输目的地仅限于沿线国家。所以,要解决外贸出口的拥堵问题,还是要看航运市场。”刘亮告诉记者,虽然今年中欧班列运行数量迅速增加,但仍不足以取代海运。
海运费松动不乐观
高昂的海运费会上涨吗?在此次采访中,证券时报记者就此问题进行咨询时,多位受访者几乎给出了类似的回答,“不敢说价格会不会继续上涨,但情况不容乐观,肯定不会跌!”
为什么航运市场的情况不乐观?义乌一家货代公司告诉记者,全球主要外贸净进口国家大多在北半球,即将进入冬季。按照往年的惯例,雨雪天气会进一步加剧物流拥堵。而且欧美国家即将进入圣诞假期,这些国家的零售存销比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填补库存短缺带来的运力需求空将继续支撑航运市场价格,至少在明年一季度之前将继续维持在高位。在此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不确定性没有包括在内。
针对目前航运市场的高烧,义乌市商务局根据当地外贸企业的反馈,从供需双方进行了总结:
从供给端来看,由于港口货物防疫检疫、经营者疫情防控、部分疫情导致港口业务中断等因素,港口拥堵现象普遍存在。据统计,疫情以来的航运延误,已使运输能力受损10%左右。虽然船公司想尽办法找船,但是老船有限,新船要造2-3年才能投入使用。同时,各国港口通关和集卡运输效率低下,大量空集装箱闲置在他国内陆地区,船舶只能从国外港口空船上跑回来,国内空集装箱产能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国内空集装箱异常紧张。
从需求端来看,为了做好疫情防控,船公司选择跳往疫情严重的港口,导致大量出口商品滞留各国。全球疫情稳定后,相关需求集中释放,航运需求大幅增长。与此同时,中国成功控制了疫情,而东南亚等其他制造业地区经历了疫情的蔓延和有限的开工,相关订单集中在中国,因此中国外贸企业的出口需求增长更加明显。
“不开十年,开十年。”采访中,上述义乌货代公司也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全球航运市场已经低迷了近10年,而近年来随着行业的兼并重组,航运市场高度集中,他们在价格上有默契。在供需结构没有改变之前,船公司没有主动降价。
据悉,近年来全球十大航运市场的运力和航线资源正在向十大航运公司集中,三大航运联盟(2M、远洋和THE,其中八家是十大成员)的运力占全球总量的83.3%。而且船公司资金门槛高,一般拥有几十到几百艘船,每艘几千万到几亿美元,每艘一年租船几千万美元。因此,高门槛的航运市场使得目前的行业竞争格局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
记者同时了解到,由于舱位供应紧张,船公司和货代报价差距较大,船公司运费上涨空。11月1日,美国部分承运商宣布上调FAK运费;欧洲-欧洲航线部分承运人宣布上调11月上半月运价,欧洲航线上调幅度为200-800美元/TEU。
“最近,我们也在密切关注洛杉矶和长滩港向船公司征收高额滞期费的问题,或进一步提高美国线的运费”。义乌市商务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10月25日,洛杉矶和长滩港宣布,集装箱在码头停留的时间从11月1日开始计算。时限到期后,每个集装箱每天增加100美元,11月15日评定违约金。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在11月29日的中远空海临时股东大会上,中远空海执行董事、总经理杨志坚表示,从供求关系来看,市场基本面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天价海运费下
义乌外贸企业的生活
义乌市场作为全球大的小商品集散地,连接着200万家中小企业,高烧的天价运费正在逼近外贸企业的生命线。一些明显受到冲击的行业甚至有产业迁移的可能。
袜业是义乌的传统优势产业,从事袜业的企业有上千家。每年全球近90%的丝袜来自义乌市场,涌现出浪莎、华鼎尼龙、邦杰等产业链相关的上市公司。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义乌袜业企业正面临着高运费的折磨。
“本来一双袜子价格很便宜,对价格敏感,运费增加。对于客户来说,成本增加了,海外客户自己也会考虑订单。”当记者问及海运费上涨对企业的影响时,作为企业负责人的黄先生显得有些无奈。其管理的企业是国内知名的备货企业,年行业规模近10亿元。
运费上涨还是次要问题。据上述袜业企业介绍,疫情发生前,我们会和客户谈好订单后组织生产,然后在固定时间段内全部发货。但疫情打乱了企业的生产节奏,因为没有集装箱可用,很多需要发往海外的订单已经在仓库里堆了好几个月。这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是拿不到尾款,资金被占用;其次,货物在仓库里被挤压,仓储成本上升。本来从生产到销售,整个周期只要三个月。现在很多需要发往海外的外贸货,在仓库里挤了三个月,周期变成了六个月,甚至很远。这比海运运费上涨带来的压力更大。
“原材料涨价更致命。”上述丝袜企业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影响更大。比如生产袜子需要的原料有氨纶、尼龙、纸箱、染色、蒸汽等。这些原材料的成本今年大幅上涨,尤其是氨纶,从今年上半年的3万元/吨涨到10万元/吨。往年冬天氨纶价格往往会下降,但最近的双重限电使得氨纶价格异常坚挺,目前不存在价格下降的可能。
类似的问题也困扰着义乌的香水制造业。香水制造业是义乌近年来新兴的产业。然而,面对国际贸易主通道的拥堵,义乌一家从事香水制造的企业也普遍面临着运费高于货值、海外订单滞留等问题。
以高于商品价值的运费为例,义乌一家香水生产企业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的普通套装香水,在欧美市场经常作为礼品,建议零售价2.5美元/瓶,从公司拿货往往只需要1美元多一点。一个集装箱只能装3万多瓶,总价值才3万多美元。不过前段时间美国西线到洛杉矶的一般船运费都在2万美元以上。这还不包括作为危险品的香水,出口时需要额外的特殊手续费。因此,货物价值低于运费是客观存在的”。
义乌的袜业和香水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只是一个缩影。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义乌很多小商品生产企业都面临着外贸货物滞留待运、资金被占用、运费高于货物价值等类似问题。,这也迫使一些企业囤货观望,暂停订单,停产。
然而,面对诸多困难,一些企业正在积极寻找出路。通过增加R&D投资,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通过打造自有品牌,开拓国内市场,试图扭转低毛利加工的被动局面。
此外,当地政府正在采取积极措施解决中小企业遇到的问题。例如,面对不断加大的贸易风险,义乌今年加快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升级,一般贸易小微出口信用保险政府统保项目覆盖企业1100余家,同比增长25%以上;同时,今年以来,义乌还通过创新海运贷款、跨境电商贷款、跨境快递贷款、外贸e贷等20余项自贸区金融产品,惠及1260余家经营主体,贷款36.1亿元。
(编辑:张;摄影:李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