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难怪学校要举办美食节。但是如果自己创业,体验进货,领营业执照,最后获得利润,纳税,能做到吗?2021年12月31日,在辞旧迎新之际,南京一中举办“迎新”活动,学生不仅是卖家,也是买家。从模拟银行兑换的钱可以购买食物和小商品。在活动中,每个人都可以了解货币流通,体验不同的职业特点。
“我们班每个人分工都不一样。每个人一开始会得到20元起的无息贷款,一切都明码标价。”高二班的侯告诉记者,他们班卖的酸奶特别受欢迎,10元3杯的促销活动吸引了很多师生,还有一些糖果、卡套、食品,都是同学和家长挑选购买的。各班分工也很明确。班主任是董事长,老师和家长是董事会成员,班长也是CEO。根据实际业务情况,下设市场部、财务部、后勤部、保安部等几个职能部门。
侯说,其实我以前并不知道做生意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有了这次经历,我对创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比如店内如何规划空,如何控制店内员工数量,客流高峰期如何保证食品质量等等。“学生银行的运作也让我们对货币的流通过程有了直观的认识,这是以前在政治书上学到的。”
南靖一中校长朱妍说,其实这个迎新节目不仅仅是一个美食活动,更是一个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的课程。比如它结合了政治书里的经济章节,高中生即将成年。活动还注重强化“职业准备”,通过实践体验加深学生对“自主创业”、“银行”、“消防”等行业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生理和意志。
“我很惊讶地发现,学生们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慢慢了解了不同职业的特点。比如开一家小店,学生首先要申报成立虚拟公司,办理相关手续,领取营业执照,纳税。这个过程既有趣又有学问。”朱妍说,这次活动的家长代表还走进学校,和学生们一起做饭、举行娱乐活动,更有助于拉近学生、家长和老师的距离,凝聚家校感情,形成育人合力。
据悉,本次活动课程不仅是一次模拟商业活动,也是一次慈善募捐活动。活动结束后,各班统计成本,统计收入,根据经营利润评选出“最佳经营门店奖”。同时,每个班级的经营利润在学生银行通过代金券兑换后,汇入南京一中迎新大学“集合”慈善基金,为农村教育做贡献。
实习生陶现代快报+记者/石闻向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