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确店铺的定位,要做什么样的产品。只有定位,才能聚焦和缩小要上架的产品范围。比如:消费电子/服装/礼品工艺品等。
定位明确之后,接下来就是确定运营模式了。目前大部分国际站都是精品和分销两种方式。如果能解决上游供应链和售后问题,那就做精品模式。像我们这种没产品没资金的只能玩铺货的模式,我们店的定位是消费电子产品。
「选品」七分靠产品选择,三分靠运营。产品选择对了,就基本稳定了。
我选择产品的两个想法:
1、1688找产品→数据管家看数据→配送上架商品。
2、数据管家找产品→ 1688看货源→配送上架商品。
我的选择标准:
1.卖家级别
公司专注于热销产品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善于利用优势产品获取站内优质资源,从量和面上进行传播。
2.买方级别
符合买家喜好的产品,点击率和转化率高。相关选品,相关销售,这个很重要。客户询盘高的产品一定是同类产品。
3.行业水平
好的行业数据,有前景的产品,需要我们对市场保持敏感。
选择方式:
数据管家-关键字索引
数据管家-商品洞察
「铺货上架」前期平均每天上品7-8个,是疯狂的上品阶段,也是考验行情的阶段。目前我们店里有600多种产品。
前期发行方式很简单,但是前期没有整理好资料,后期很麻烦。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建立一个产品目录。在产品目录中,你需要尽力完成产品参数、外包装图片、产品的尺寸箱规格(精品店铺也是一样)。否则后续与客户的对接会非常困难,及时回复率也就成功了一半。第一时间回应客户想要的信息,突出你的专业能力,从而获得客户的信任。
1.选择正确的类别。
正确的产品品类可以让买家更高效的找到你的产品,让店内的产品有更好的曝光机会;如果品类放错了,那么买家通过品类导航搜索的时候,是找不到你的产品的,而品类放错的产品体系不仅会在推荐的时候加分,还会影响产品的排名。因此,产品类别对质量分数的影响很大。原本分为4.3的产品质量放错了位置,直接降为1.6。
可想而知,产品品类作为产品在阿里最基本的标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对于品类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外贸新手来说,选择合适的品类非常重要。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①按关键词搜索,然后对比关键词搜索到的品类,选择你的产品所属的正确品类;
②查看同类型其他产品的类别,自己发布产品时合理选择。
2.完善基本产品信息。
产品基本信息主要包括产品名称、关键字、产品分组、系统属性和自定义属性。经过大量的测试,影响最大的是产品的标题和关键词。其他的影响基本上和前面的用产品完整性来检验产品信息质量没有太大区别。只要填好了就没问题。让我们把重点放在产品名称上。
产品名称是买家搜索的第一个匹配元素。名称的设置决定了买家能否准确搜索定位到你的产品。换句话说,产品名称写的是否专业(在产品信息质量相同的前提下)决定了你的产品排名是否靠前,所以我们的标题一定要覆盖我们的产品关键词。
以下是国际站最新版本的关键词集合:
1)我的阿里巴巴数据管家——关键词索引
2)我的阿里巴巴商机传播-RFQ商机(关键词匹配)
3)我的阿里巴巴直通车入口——RFQ市场(了解客户购买信息)
4)我的阿里巴巴数据管家-访客详情(顾客偏好关键词-可以查看顾客逛店和商品的信息,查看最近30天顾客搜索最多的三个关键词)
5)我的阿里巴巴数据管理器——引流关键词(查找未设置为关键词的有效关键词)
6)在国际站首页搜索框中搜索,会在下拉框中看到一些与输入搜索词相关的长尾词。
7)在国际站首页的搜索框中搜索,会在搜索页面底部看到一些与输入搜索词相关的词。
8)在国际站找到一个同行产品,下拉到底部,我们可以看到相关关键词“相关搜索”
9)国际站产品发布时,在关键词填充处会有系统推荐的热门词和蓝字。
10)外贸直通车——顶级展位销售之道
11)外贸直通车-关键词推广-桃子盒子
12)外贸直通车-关键词推广-添加关键词-系统推荐
3.完善产品细节。
产品详情主要包括产品图片、产品视频和产品详情描述。这三项中,产品视频和详细描述的影响力算是加分项,最有影响力的是产品图片,尤其是产品主图。总结如下:
主要画质和画质规格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①补充信息,如无边框/文字信息。如果主图有边框,商品信息的质量分会直接从4.5降到1.6。所以加边框或者多图拼接或者牛皮癣影响很大。
②尺寸和比例,建议640*640平方。如果主图的尺寸是宽:高=2:1,产品信息的质量分就会从4.5降到1.6。所以比例对主图的质量影响很大,主图的尺寸分辨率小于640甚至320,对质量评分也有很大影响。
③背景,推荐浅色/纯色。推荐白色背景,浅色背景的质量分明显高于其他颜色。
④主题、商品主题比例、是否有多张图片需要拼接等。主图不容易做得太复杂花哨,能突出主体。
⑤图片数量,建议四张以上,包括正面/背面/侧面/细节等。
⑥图文一致,产品名称和产品图片一致,这个系统无法智能识别,作用不大,没人会做这种傻事。
「接询盘/对接供应商」在此阶段,客户进行报价咨询/匹配供应商/确认订单,并列出我们的询价要点:
1.在商务谈判之初,要注意倾听客户的需求,以免陷入在不了解客户需求的情况下盲目向客户推荐产品的陷阱;
2.尽可能多地调查客户信息;
3.多向客户提问,同时获得更多的客户信息和准确的需求;
4.充分了解自己销售的产品,熟悉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在客户面前比客户更专业;
5.第一次报价要谨慎,留有一定的退盘空间空,因为总有喜欢砍价的客户,这个盈利点你自己把握。
6.当报价被拒绝后,不要急着马上降价,先试探一下客户的心理,因为很多时候客户只是在虚张声势。当然,这是建立在你对自己的报价有绝对市场优势的前提下。在接下来的僵局中,我们需要做的是培养你的客户接受你的理念:质量和价格成正比,你的优质服务和售后服务。
7.在合适的时机考虑重新报价,但不要无条件降价。如果决定降价再试,一定要注意方法和策略。尽量让客户同意在付款方式、交货日期、数量等方面做出一些让步,然后给出让步价格。
8.一定要给自己“留空余地,留条后路”。也就是说,在报价、报交货期、报付款方式以及向客人提供其他信息时,一定要给自己“留空余地,留退路”,避免被动局面。
「找到最佳运输渠道发货/收货催评」运费的多少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订单的最终成交,这是很多商家的痛点。我的方法是:
第一,阿里平台的运输渠道比较成熟完善,可以优先考虑平台的运输方式。
第二,专业的工作应该由专业的人来做。术业有专攻。一定要找到好的货代,主要看三个方面:优势航线,价格,服务水平。所以在选择货代的时候,要看航线。看他们走哪条路线有优势。多比较,一定会有收获。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客户在下单或网上沟通时是否有指定的运输渠道,尤其是网上信用保险订单。如果客户指定了运输渠道,而您选择了其他运输渠道,则物流运输信息无法与订单关联。如果客户一直不确认收货,你的订单就会一直处于等待发货阶段,影响店铺发货率,容易引发订单纠纷。
物流后续也是关键环节。一旦有了物流号,尽快发给客户(因为忙的时候会忘记)。有时间的话,跟进你所有的订单物流信息,发给你的客户。
客户收到货后,及时跟进订单,让客户清点数量,检查商品质量,没问题就收好评。
至此,整个环节完成。
原始链接
https://shimowendang.com/docs/qQrQkKvv8W8VyQ93/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