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过去一年,越来越多的中国app进入国际视野。从电商到社交,从手游到网文,各行各业都在《出海》中迎来亮点。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地缘政治等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中国企业的出海之路颇为曲折。乘风破浪之后,中国企业如何逆流而上,从“新”做起?
几年前,如果你问中国互联网航运公司:最难进入的市场是什么?答案一定是日本。由于其独特的生态和强烈的文化排他性,很少有外国产品能在这里生存。
然而,面对这个全球第三的巨大市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从未放弃。
2020年,中国手游在日本的收入同比激增81%。日本正式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手游海外收入最高的市场。一群海员近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结果。
在另一个赛道上,也有一批吸金能力极强的中国app,正在日本悄然成长——直播。这是另一群“顽固”玩家啃噬“艰难”市场的故事。
一、蛋糕变大和游戏一样,直播平台去了日本,但一开始并不顺利。
以2017年进入日本的Bigo Live和UpLive为例。App Annie数据显示,Bigo Live在日本的收入从2017年到2019年初一直持平,之后开始呈现强劲增长趋势。
UpLive在2018年短暂爆发,随后回落至低点,直到2020年再次显示出增长势头。
来源:App Annie
为什么日本市场很难进入?莫比·迪克出海分析了三个原因:
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几年前,直播在日本还没有那么普及。
不像中东文化保守,娱乐方式有限,年轻人众多,日本是一个非常发达的线下娱乐市场。
与此同时,日本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众所周知。
2020年,当地65岁以上人口将占28.9%,人口结构进一步限制了在线社交娱乐市场空。
日本的游戏产业极其发达,占据了大部分用户的网络娱乐时间。
调查显示,2010年至2019年,日本游戏市场连续10年呈现高速增长。
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1万733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50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游戏用户总数达到4793万人,占日本总人口的近40%。
所以,只有非常有限的一块蛋糕会留给现场社交活动。
资料来源:ファミゲームムムムムムムムムムムムムムムムムムјp1
但是疫情的到来改变了这种情况。
首先是对线下娱乐文化产业的影响。
当地机构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从2020年2月到2021年1月,日本音乐、戏剧、电影、体育等5类娱乐产业的市场规模,与2019年的1万14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30亿元)相比,大幅萎缩至28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0亿元),锐减3/4。
人们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呆在家里。除了游戏和动漫,用户需要更多元化的网络娱乐方式。
2020年4月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日本人花在各种娱乐项目上的时间发生了巨大变化。
近40%的受访者表示,观看蓝光电影和网络广播的时间增加了。
资料来源:ファミゲームムムムムムムムムムムムムムムムムムјp1
随着用户需求的快速增加,主播群体也在迅速扩大。
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日本社会终身雇佣制明显衰落,经济发展放缓,收入水平和稳定性下降。
这种环境催生了日本的“零工经济”,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靠零工和兼职赚取收入,尤其是女性和年轻人。
来源:Garbagenews,蓝色曲线表示日本兼职和零工数量的变化。
随着疫情的到来,大量餐馆、便利店、商店等工作场所缩短营业时间或被迫关门。日本劳动力调查显示,2020年,日本的兼职和零工数量将比2019年大幅减少46万人。
于是,“直播”成了很多日本工作者的新选择。
直播平台借机加大招聘主播的宣传力度。人们发现这是一个进入门槛低的赚钱渠道。你需要的只是一部手机,一些可以成为直播主题的天赋和技巧,甚至是一副好嗓子或者高情商的说话技巧,你就可以坐在家里获得利益。
2020年,日本主播数量迎来井喷。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17LIVE的签约主播人数从2019年的1.7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3.2万人,一年内翻了近一倍。
尤其是疫情最严重的2-4月,签约主播数量增长了10倍左右。
行业规模也快速增长。
根据日本当地机构公布的数据,2020年日本直播市场规模约为140亿日元。
预计2021年翻一番,达到314亿日元;
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2024年将达到98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4亿元)。
可以看出,虽然目前整体规模不大,但增速可观。
资料来源:デジタルィンファクトべ奥恩赛博兹
安妮的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日本Google Play最畅销的30款社交应用中,有11款直播应用,前10名直播应用中占据7席。这个比例甚至超过了对海直播的中东黄金市场。
二、分蛋糕的人毫无疑问,这两年蛋糕越做越大。但在这个过程中,哪些中国玩家拿到了蛋糕?
日本直播行业从业者张凯(化名)介绍,目前日本的头部直播平台主要分为三个梯队。
中国台湾省的本土平台Pococha Live和17LIVE处于第一梯队,月流水达到数千万美元。
在中国的其他产品中,Bigo Live处于第二梯队,Dokidoki Live、MICO、UpLive等处于第三梯队。
从上面提到的前30名畅销榜可以看出,来自中国的产品包括17LIVE、Bigo Live、Dokidoki Live、MICO,前40名中还有UpLive。
可以看出,与go global 的中国游戏不同,进入日本的中国直播社交app是一群出生的global 玩家,具有强大的global [/S2]
比如Dokidoki Live的母公司音乐娱乐时间,从成立之初就瞄准了日本市场,先后推出了Dokidoki Live、Pokekara等直播和线上k歌产品,现在已经在日本站稳了脚跟。
根据APP Annie的数据,2021年12月Pokekara在日本流行应用收入排行榜上排名第三,超过了YouTube音乐等产品。
再比如BIGO Live。虽然其所属的欢聚集团起步于国内市场,但Bigo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海外项目,由独立的海外团队打造。
而且欢聚已经卖掉了国内的虎牙、YY等业务,致力于海外市场,现在已经稳坐住了海道直播的头把交椅。
此外,MICO背后的赤子成科技是名副其实的天生全球化玩家。
这家公司2013年开始出海。除了MICO,还有Yumy和YoHo等社交应用。
MICO也是一个社交产品,以直播为主场景。以前主要集中在中东、东南亚等市场。直到2020年底才正式进入日本,不过呈上升趋势。
在App Annie发布的2021年11月中国非游戏厂商海外收入排行榜中,欢聚集团排名第二,赤子成科技排名第四,可见这两家公司的全球吸金能力。
然而,即使是最擅长全球化的产品,在日本也遇到了新的挑战。
“日本市场在全球是独一无二的,封闭且难以改变。”MICO日本业务负责人萨默告诉夏光新闻社。
他提到,MICO在做全球其他市场的时候发现很多地区的用户很容易被教育,一些市场的产品设计风格会逐渐趋同。
“比如欧美这几年提倡简约。我们用简单的设计迭代MICO的界面,然后推向东南亚市场。本地用户的接受度比较高。但这种情况在日本很难发生。”
Summer说,“如果你现在看日本的直播APP,会觉得时光倒流。用户喜欢的还是以前那种颜色鲜艳的地图和贴纸的风格。
就像日本的综艺节目,多年后字幕和转场的风格还是一样。
2017年中国直播APP首次入日失败,多是因为本地化不到位,没有跨越当地的文化墙。当时17LIVE是唯一成功的产品。
2017年,它引入了日本资本IVP,在日本开设了分公司,任命小叶时宇为首席执行官,并很快建立了一支完善的当地团队。
2018年6月,17LIVE获得日本直播市场第一名。
而其他公司,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运营,一开始都没有适应这个市场,也没有打动当地用户。
信息显示,Bigo Live从2017年开始在日本投放广告。
2018年,日本著名主持人、歌手田村春,以及盖娜洋一郎、大谷雅惠等多位喜剧演员受邀入驻,持续大手笔采购。但他们在总收入榜上的成绩与17LIVE仍相差甚远,无法撼动他们的地位。
现在包括欢聚集团、音乐娱乐时间、池子城在内的几大玩家都在日本设立了前台,借助真正熟悉当地的日本人打开市场。
一方面,本地员工势必会对产品的设计和运营活动提出更准确的建议。
更重要的是,日本的伴侣通常对外国人非常警惕。在与主播、公会、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如果当地员工沟通协商,很容易放松警惕,有利于合作的顺利进行。
说到日本市场的独特性,Summer也举了个小例子。
“日本人非常喜欢可爱的东西和吉祥物之类的形象。很多本地app都有相关的IP和周边。当MICO首次进入市场时,它推出了吉祥物cocoちゃんちゃんゃんゃゃゃゃゃゃゃゃゃゃゃゃゃゃゃゃゃ124
从Bigo Live的官方推特账号也可以看出,随着进入日本市场的时间越来越长,围绕产品吉祥物GOちゃん的海报和活动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2021年2月,Bigo Live与三丽鸥举行卡通形象联动活动,推出GOちゃん、Hello Kitty等卡通布偶。
来源:Bigo Live日本官方推特
众所周知,市场是很难被改变的,厂商选择被市场改变是为了适应这种环境。
抛开在全球其他市场积累的经验和成果,中国企业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独特的市场。
他们从完全本地化的角度运营,组建本地团队,更聪明地取悦用户,花钱建立品牌知名度...最终挤进这个市场。
三、新的较量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日本本土平台还是比较强的。
而且随着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必然会有更多“嫉妒”的人进入市场,新的竞争和碰撞不可避免。
然而,中国企业普遍对下一步获得更多蛋糕充满信心。
封闭、顽固、难以改变,日本社会的这些特点给中国产品出海带来了很多麻烦;
但这些特点也是日本企业的普遍劣势,为中国产品后来居上提供了机会。
中国厂商正在利用中国互联网行业灵活的结构、机制和运营策略,打破日本本土产品的垄断。这种情况在主播资源的争夺中尤为明显。
《夏光社》采访了另一家直播平台的业务负责人Jacky(化名),他对直播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坚定的看法。
他说:“直播平台的核心是主播。主播是内容的生产者,是终端社交关系的中心,这在全球所有市场都是一样的。”
在日本市场,主播的争夺更为关键。
他认为,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日本最受瞩目的领域是手游,但游戏可以理解为“包装”商品,制作环节被厂商牢牢掌控,只要做出R&D能力强的优质作品。
在日本这样的成熟市场,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成功概率。
直播不一样。直播内容制作可以理解为“部分外包”。进入一个陌生的市场,一定是依附于当地的创作者群体或者某些垂直行业。
所以相比游戏,直播更需要本地化能力,更需要与本地主播和行业的深度链接和融合。
也就是说,平台不仅要建内网,还要建线下网络。
“很难想象在日本app store里扔一个直播APP,然后烧钱买就能成功。而且在日本地区买成本也不低。”杰基说。
正是在主播这一核心资源的竞争中,中国企业战胜了死板僵化的本土公司。日本最大的直播平台之一Pococha Live背靠日本知名网络服务集团dena。主营业务为游戏研发和发行,持有《灌篮高手》、《足球少年》等多个知名IP。
在DeNA的阴影下,Pococha Live从游戏直播开始,逐渐扩展到娱乐直播。在流量和资金的支持下,迅速成长为头部平台。
但是大公司的背景似乎让Pococha直播无法满足太多主播的需求。
据了解,Pococha直播对旗下签约主播实行严格统一的管理控制。
比如平台上的主播每月直播时间需要在200小时以上,才能获得不错的收入。平均每天至少需要6个小时的直播时间,只有全职主播才能做到。
同时,对于没有粉丝基础的业余主播来说,Pococha Live没有支持,流量明显会偏向那些在YouTube、Instagram等平台积累了一定粉丝量的红人。
DeNA集团的主营业务与直播有些关联,还有其他日本财团看到直播赛道火热后“顺利”入局,之前没有相关的商业基因。
他们本能地像经纪人操作艺人一样操作主播,但实际上很多想做主播的人看中的是直播行业的灵活性,他们因为不想被经纪人的操作规则束缚而被迫花太多时间在直播上。
这种刻板自以为是的“财团病”在日本非常普遍。“然而,中国公司在不同市场的经营策略和方法上非常灵活,能够及时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夏天说。
他以MICO在日本的主播运营政策为例:
首先,MICO对主播的月播时间要求非常低。月播30小时,就可以拿到平台发的底薪,这是主播生活的保障。如果主播生病或者有其他事情,可以请假。
有时候主播月播时间略显不足,但粉丝增长数据表现良好,平台会酌情灵活发放工资,鼓励其继续播下去。
与此同时,MICO并不禁止其主播在其他直播应用上直播。
这在一些平台是严格限制的,有的甚至对转让平台的主播收取高额罚款。
更重要的是,MICO会给没有粉丝基础的业余主播各种支持。
比如邀请资深主播进行培训,通过banner等方式帮助新人宣传,给予一定的流量支持等。,业余主播的接受度很高。
这一系列人性化的规则,让他们培养了一批忠于自己平台的优质主播。夏天讲了一个小故事。
去年九月,一位名叫なむじゅぅ的主播来到MICO。她曾经是Instagram的网络小名人,拥有一万多名粉丝。
成为主播一个月后,なむじゅぅぅゅぅぅぅなゅぅぅぅぅぅぅぅぅぅぅぅ123
她诚恳地向Summer解释,自己在休息时间去了一个更大的直播平台,但是有什么需求的时候,联系不到平台的运营方,平台也不会给新主播任何流量倾斜。
那时候她既没有观众,也没有收入。
なむじゅぅ选择了回归MICO,但MICO还是接受了她,然后主播就彻底在MICO安家了。
不仅如此,中国公司为了吸引主播,更多采用了本土平台从未尝试过的游戏,比如“造星”。受疫情影响,很多立志成为偶像、从事艺人活动的年轻人失去了舞台,直播APP成为他们重返公众视野的一种方式。
这类有才华的主播,在直播APP的各种运营活动中,都能获得不错的位置。作为回报,平台会给他们提供线下曝光的机会,甚至定制作品。
打开Bigo Live的Twitter,很容易就能找到主播的各种线下互动和展示机会。
日本杂志GLITTER的摄影和采访,新宿大街大厦大屏幕上的头部主播广告视频,年底BIGO LIVE JAPAN 2021盛典的线下主播颁奖典礼,都让想要拥有更高人气的主播蜂拥而至。
MICO也是如此。去年10月,他们与大阪市政厅联合举办了“点亮大阪”活动,4位平台主播通过直播为在场和观看活动的人们带来了表演。
MICO还与日本手表品牌BRILLAMICO合作,其主播成为形象代言人。当然,这些主播都是平台各种活动的赢家。
Summer介绍了一个叫haruno的主播,之前在其他平台直播过。
后来,作为一名钢琴演奏者和歌手,她得知MICO举办了一系列名为Star Project的活动,获胜者可以在日本著名音乐人YANAGIMAN的帮助下制作独家歌曲和发行唱片,于是她签下了MICO。
后来如她所愿,拿下了明星项目赛事,发行了首张单曲,她也登上了《点亮大阪》的舞台。
来源: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不得不说,这种做法很聪明,既能吸引主播,又能与用户喜好相吻合,还能有效打通资源。日本的偶像产业一直很发达,人们喜欢这种偶像养成的感觉,愿意为自己扶持的主播花钱。
平台要做的就是提供各种渠道,加强主播与用户的沟通,尤其是线下的交流机会。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有品牌对平台和主播的流量感兴趣,参与合作。
这样,围绕平台就会编织出一张更紧密的网络。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日本品牌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意向在增加。
萨默说,他们不回避自己作为中国公司的身份。很多品牌其实是被中国巨大的市场所吸引,希望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将触角伸向中国。
他确实向一家MCN本土公司介绍了一个日本消费品牌。
“但沟通过程还是要交给日本员工。”他补充道。
更灵活、更接地气的方式,更谦和、更人性化的服务,以及更创新、更多的游戏,让中国的直播APP利用了各种资源的积累,尤其是主播资源的争夺。显然,在克服了最初的“水土不服”后,中国企业已经找到了与本土平台新竞争的关键点。
四、下一站经过四年多的时间,中国平台完成了在日本市场的初步开拓,那么下一站是什么?
2021年11月,谷歌、罗兰·贝格、大观资本联合发布了《2021移动应用全球化指南》,将直播社交事件归为“云社交事件”,定义为“以在线消磨时间为主要目的的陌生人社交事件”。
而日韩市场是
的“云社交”高用户消费规模区域,头部集中度较低。
来源:谷歌、罗兰·贝格、大观资本2021移动应用全球化指南
张凯也表示,日本直播赛道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呈现出平台分散、大主播少、大R用户多的特点。
这自然意味着机会,意味着市场竞争还没有到非常激烈的程度。
这一方面与赛道爆发时间短有关,用户和主播双方争夺的增量仍然较大。
另一方面,在平台的引导下或者用户的推动下,每个平台中主播和用户共同建立的社群和圈子都会有差异化的属性,所以很多平台都有自己独特的受众群体。
可以预期,在这种情况下,符合属性的用户会因为找到归属感而留下来,不符合属性的会离开,平台属性会进一步巩固和强化。
最终成功的平台都能找到自己独特的定位,建立壁垒。
但是这个过程一定是漫长的。Dokidoki Live母公司音乐娱乐时间产品副总裁李曾说,日本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市场。
日系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爆发,只有通过长期稳定的运营,才能在用户心中逐渐建立起品牌知名度。
同时,一旦你在这里站稳脚跟,进入门槛高、成长周期长的市场特征,会让新玩家很难在短时间内对自己构成威胁。
在接受新事物比较慢的日本,互联网行业和产品的发展曲线也被拉长了,直播也是如此。
夏天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
日本直播赛道的多梯队分布还会继续,短期内争霸的格局不会改变。然而,新的变数可能很快就会出现。
2020年底,抖音试图在日本市场推进直播布局,但此后这一计划被搁置。
有分析认为,抖音放弃是因为短视频转直播的模式在日本国内还没有实现。
一般短视频产品都能满足用户碎片化的娱乐需求。对于直播,用户每次至少要看30分钟,才能有比较完整的娱乐体验。
近日有消息称,字节跳动将于2022年重启日语直播节目,应用Buzz Video可能是这一节目的载体。
疫情催化的上一波行业规模增长,让Bigo Live、UpLive等探索日本多年的产品迎来了春天,MICO等新进者也借着东风迅速成长起来。
入局字节会给行业带来新的变化吗?
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其庞大的体量,教育市场的能力,催化行业上下游,必然推动社交直播在当地有更大的影响力,创造更大的市场空。
虽然Buzz Video会对赛道上的现有产品造成无差别的冲击,但在“慢工出细活”的日本,已经占得先机并建立了本地化团队的平台是不可轻易撼动的。
而且面对可能发生的变化,相比日本本土财团,更灵活的中国企业有更大概率更好地应对。
“如果字节进来,可能是冲击,也可能是另一个机会。”张凯告诉“夏光学会”。
而且,随着市场规模和用户量的扩大,娱乐直播可能会催生新的机会,比如带货直播。[/s2/]公开数据显示,日本互联网普及率超过90%。
然而,到2020年,其网络零售额将仅占中国零售总额的10%左右。近年来,日本电子商务普及率年增长率一直是个位数,人口老龄化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因素。
但SG娱乐协助的一项调查发现,日本直播产品的年轻用户和主播对直播产品的接受度已经很高。
调查结论是“主播和粉丝之间可以建立紧密的信任关系,粉丝自然会对主播推荐的产品产生信任感。”
当然,直播在日本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目前对于主播推荐的商品,用户通常需要跳转到其他购物平台进行搜索购买,整个流程还远未完善。
与此同时,日本也没有产生一个专职的货运主播,专门从事与李佳琪这样的品牌的合作和推广。
另外,直播投放的前提是可观的流量池,目前日本显然不具备。
但随着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带货直播的发展条件正在逐步形成。
此外,擅长这一技能的字节跳动有望在2022年开日,这或许会对未来当地直播行业的形成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可以肯定的是,在下一站,中国的社交直播玩家将在日本市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作者:千里;编辑:0016;微信官方账号:夏光学会
本文由@夏光学会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