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最近几天,区块链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上。
而且,越炸越辣!
老詹,区块链到底是什么?能说清楚吗?
这......我不知道。
回到家,打开电脑,搜索,查了很多资料,看了很多文章。
最后,我弄明白了区块链是怎么回事。
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区块链,一个特殊的网络账本。
这是老詹查阅了一些资料后得出的通俗结论。
所谓的账本,不管是网上的还是实体的,事后总可以被师傅删了,抹了,抄了。
但是,区块链是一个特殊的账本,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不可更改。
所以,有人称区块链为“铁书”!
为什么区块链账簿不能改?
其运行的秘密规则:区块链数据存储的单位是块,每个块按照严格的顺序排队,形成“链”。如果有人想改变某个块的内容,这个块的独特之处也会改变,下面的块会立刻否定,这个“假”块[/S2]
这样就实现了第一个显著特征:不可更改。
区块链的第二个显著特征是权力下放。
过去传统的数据库操作方式是读写权始终掌握在一两家公司或集中的权威机构(如微信、QQ、淘宝等)手中。).
但是,区块链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存储系统分布在世界各地,能够协同工作。
因此,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任何有能力建立服务器的人参与其中。没有大中锋,大家都只是小中锋。
这样,全世界的用户都可以将自己的服务器连接到区块链网上,成为这个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中独立的节点。
一旦加入,该节点享有与所有其他节点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因此,在区块链上提供服务的人可以读写这个系统中的任何节点。世界上所有的节点都会按照某种机制反复同步,让区块链网中所有节点的数据完全一致。
因为它具有不变和去中心化这两个特征。区块链很好地解决了现代商业社会令人头疼的信任问题。它出现在金融服务、物联网、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和供应链管理等社会领域,如:
公益事业-区块链技术可以保证用户捐的每一笔钱都是透明的、可追溯的、不可更改的。一些公益企业已经开始使用这项技术。
如果中国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也应用这项技术,人们可以信任他们保管慈善款项,就不会有丑闻和笑话。
流通消费-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时间戳存在,可以很好地解决供应链系统中各参与方的争议,实现轻松举证和问责。
产品防伪-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只要在相应的环节使用区块链技术,消费者就可以从一开始就查询到产品在供应链中流通的全过程,产品的真伪就不成问题。
这样看来,区块链确实是一个新玩意,未来应用前景相当广阔。
一些信息专家甚至称区块链为创造信任的机器。在他们的设想中,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的电子合同都将嵌入数字代码,存储在透明的共享数据库中,永远不会被删除或篡改。
这样,人们的每个协议都可以被识别、验证、存储和共享。
有了区块链,参与者不再需要知道别人的背景,也不需要任何第三方担保。届时,现有的互联网模式将被取代,所有的中心化平台都可能消失,每个人、每个机构的交易都将自由顺畅地进行,不设防。
有些乐观主义者甚至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因为有了区块链,人们将不再需要微信、QQ、淘宝甚至FACEBOOK等网络工具,区块链将取代一切!
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画面啊!
因此,近年来,区块链热在全球如火如荼,非常火爆。人们眼睛里看到的,耳朵里听到的,几乎都是区块链。每个谈起区块链的人,眼里都闪烁着梦想和抑制不住的欲望。任何人,任何企业,都可以利用区块链这个招牌大做文章,筹集资金。
所以,在目前的资本市场上,每一只带有“区块链概念”的股票,往往都会快速上涨。
真格基金许小平甚至公开宣布,公司将“全在区块链”(全关联区块链),随即掀起新一波区块链
现在的情况是,当大多数人还对区块链一头雾水的时候,一些先行者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浑身热汗!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区块链的虚拟热并不是用其技术解决信任问题的热,而是融资和炒作估值的热。现在所谓的ico大多是利用集资工具来炒作概念,抬高股价,和真正的技术创新关系不大。
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必须高度警惕!
近年来,从各种概念的一波又一波炒作中,冷静的人总结出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当一个新概念出现时,善于把握新概念、行动迅速、筹集资金、获利颇丰的人确实不在少数;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只知道跟风的散户来说,这一次又一次,所谓的“机会”不过是他们把所有的钱都参与进去,血本无归时的一个又一个“陷阱”。
从外行人的角度来看,所谓的优势也有两面性。区块链有两个明显的缺点:
一、区块链无法改变是优点,但对于某些企业和个人来说,也是缺点甚至是致命的弱点。
由于一些正当或不当的原因,现在很多企业就是对这种“不可改变”的特性不感兴趣,甚至视之为畏途,避之不及,从而远离它,排斥它。
其次,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固然是优势,但对于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甚至上亿个“小中心”来说,如何规范它们的管理必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虽然有规则,但是没有规则的执行、管理和监督,这样的规则很难长期有序运行。如果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节点”,缺乏管理,那就不能乱了!
所以老詹认为区块链新概念出来了,新的机会确实来了。但是,新的陷阱总会跟着来!
在你还没有搞清楚这个东西是什么,还没有看到它广泛而扎实的应用前景的时候,不要头脑发热,不要把这个东西想象的那么神奇,那么有灵性,不要抱有那么高的希望。
因为这是一个规律,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因为,我们已经因为头脑发热吃了太多苦头。[/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