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北数院)公布了近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一系列成果,包括国内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交易合约、首批数字经济中介服务商、医疗数据算法创新应用等。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交易契约”[S2/]
(1)什么是「数码交易合约」?
《数字交易合同》是基于区块链科技的连续、真实、可追溯交易的可靠“动态交易账本”,包含交易主体、服务报价、交付方式、存款凭证代码等数字资产交易信息。
数字交易合同通俗地说就是一种具有永久证书和实时记录的电子合同,专门用于数据交易等领域。
基于“数字交易契约”的数据交易模式是一种新的数字资产交易模式。
(2)技术支持
数字交易合同创新地结合了区块链技术和隐私计算技术:
①利用区块链技术整合数字身份、价值校准、溯源追踪等能力,为数据主体颁发证书,实现计算来源、计算中、计算后的全流程操作链,确保数据来源可追溯、内容防篡改、主权可确认、利益可分配。
③利用隐私计算技术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其使用可控可测量”的数据价值传递,保证交易的数据内容不泄露。
(3)数据交易中介服务提供商
NUS将对数据交易涉及的主体进行会员准入审核和分级管理,对数据源进行合法性验证和合规性审查。
此外,在CNNU的“数字交易契约”模型中加入数字经济中介服务商,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数据进行客观、专业的估值、评级、审计、托管等等。
北院公布了第一批数字经济中介服务商:
① 国家机构:北京大数据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② 律师事务所: 2
③ 资产评估公司: 2家
④ 数据技术企业: 2
这些数字经济中介服务商初步构成了北方数院数据交易的中介服务生态圈。
(4)“数字交易契约”推出的主要标志
①标志着官方主导的数据交易进入实质性阶段。
(2)标志着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首次在国家层面结合。
③扩大数据资源的交易范围,首次将算法、计算能力和综合服务应用变成了可交易的数字资产。
(5)“数字交易合同”的含义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资源,只有通过数据交换才能转化为可量化的数字资产,实现数据审核、估值和交易。通过这种金融创新,它将成为生产性的数字资源,真正释放其内在价值。
通过“数字交易契约”等新模式,北数院可以率先构建由数据提供者、购买者、中介服务提供者、监管者、交易场所组成的数据交易生态。在这个过程中,区块链将成为重要的底层技术组成部分,推动中国数据元市场化的发展。
附: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简介
(1)北方统计研究所的成立
2020年9月,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建立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实施方案》,要求探索建设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
2021年3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会同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网信办等部门,发起成立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旨在建设数据交易和数据流通的基础设施。
(2)北数所的数据交易服务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的主要服务是向全球提供数据交易服务。北院服务区域不限于北京或中国;交易数据的性质也不限于“大数据”(可以是一维数据等。),只要数据能通过合法合规审核即可。
在数据交易类型上,北方数院就像一个大型超市,有“生鲜区”卖原始数据,有“食品百货区”卖成品数据产品,还有。
流通和交易数据的行业来源多样性高:
公共数据:工商、司法、行政、信用等公共开放数据。
行业数据:金融、电信、制造、能源、医药、交通、贸易、房地产等细分行业的数据。
社会数据:互联网平台、新闻媒体、数字艺术、视频音乐等社会价值数据。
科研数据:环境、气象、新能源、航空空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科学领域的研究数据。
2021年9月,CNNC自主研发的数据交易平台IDeX上线。IDeX数据交易平台综合应用了区块链、智能合约、隐私计算、数据确认识别、测试沙箱等新技术。通过探索数据交易的创新模式,构建新型数据交易体系,支撑全链条交易服务体系建设。
(3)成立北方统计研究所的目的
据了解,北方数码院将进行以下建设:
①在数据技术支持下,利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手段分离数据所有权、使用权和隐私权;
②推动数字经济安全,率先落地金融科技领域监管沙盒机制;
③建设国际数字贸易港,以解决企业诉求为基础,推动形成国际合作机制,建设重要的国际跨境数据流通枢纽。
根据北交所负责人的描述,总体而言,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是北京在数字经济时代战略性布局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