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贾俊辉广州报道又一家互联网公司获得支付牌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宁波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官网发布的一份交易公告显示,19日上午,浙江永益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益支付”)65.5%的国有股权以11796.55万元的价格成交,转让方为余姚中国塑料城集团有限公司和余姚中国塑料城物流有限公司,买方为上海宽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宽域”)
记者查阅启信宝发现,永益支付成立于2011年7月,注册资本1亿元。是一家专门从事第三方支付结算业务的国有控股企业。余姚地方全资国有企业余姚中国塑料城集团有限公司和余姚中国塑料城物流有限公司为本公司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分别持股56.5%和9%。
上海宽域成立于2005年8月,是知名视频平台比利哔哩哔哩(以下简称哔哩哔哩)的主要运营公司。这意味着,在上海宽域获得永益支付绝对控制权的同时,哔哩哔哩间接获得了支付牌照。
事实上,早在去年11月,哔哩哔哩就开始招聘支付领域的人才,并明确提出应聘者要“负责支付相关产品的钱包设计和整体规划,哔哩哔哩地区支付平台核心技术的研发”等。
今年1月,哔哩哔哩旗下的上海魔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bilibilipay.com”、“bilibilipay.cn”等域名的备案工作。6月,哔哩哔哩测试了名为“展厅红包”的红包功能。
业内分析,从上述一系列动作来看,不排除哔哩哔哩将自建支付网站,推出自己的支付品牌。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72亿,较去年增加1787万,占网民总数的86.3%。
近两年,美团、拼多多、字节跳动、Aauto Quicker、华为等多家领先的互联网公司通过股权收购获得支付牌照,进入支付业务。在此之前,阿里、腾讯、百度等老牌互联网巨头早已向监管机构申请支付牌照。
由此看来,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支付似乎是一个不得不做的生意。在CCID智库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院软件研究室主任蒲松涛看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未来产业发展体系中最重要的是数据的流动,数据的流动伴随着资金流,支付创造了资金流的管道。
“支付既是交易的起点,也是交易的终点。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做很多增值的金融服务。”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王鹏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哔哩哔哩的运营主体可以通过购买支付牌照开展其他金融业务,这有助于哔哩哔哩开放自己的盈利空,对其有利无弊。
记者注意到,哔哩哔哩的投资领域非常广泛,但主要集中在游戏、动漫、服装、汽车、消费等行业。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相比,哔哩哔哩在金融领域的布局相当糟糕。或许,在支付牌照的加持下,哔哩哔哩将开辟自己的金融版图。
不过,王鹏博也指出,哔哩哔哩的运营主体获得的支付牌照更多的是对自身生态系统的补充,短期内不会对行业造成影响。“虽然哔哩哔哩前期做了一些准备,但如果要和自己的业务重新整合,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梳理。”
目前在哔哩哔哩流通的虚拟币主要是“B币”和“贝壳”,其中B币是在哔哩哔哩平台购买虚拟商品的预付券,只能用于平台上的各种虚拟产品和增值服务,而贝壳是哔哩哔哩平台给UP主的福利。在没有支付牌照的情况下,无论是b币充值还是弹壳展示都需要依托第三方支付渠道,但这需要向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一定的服务费。
近年来,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交易数据的改善,哔哩哔哩的相关服务费用也在不断增加。据哔哩哔哩介绍,过去三年支付给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服务费分别为1080万元、2680万元和4200万元。
除了服务费上涨,依赖第三方支付渠道还有一些潜在的风险。“目前如果平台没有自己的支付牌照,使用第三方支付解决方案是比较成熟的,但也容易被怀疑'收拾',”王鹏博告诉记者,考虑到合规,支付等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在他看来,哔哩哔哩运营商购买支付牌照,第一步是考虑监管合规性,第二步是在合规的基础上拓展业务。
更多信息请下载21金融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