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姜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2019年7月以来首次逼近2%。
当地时间2月8日,随着美国国债的下跌,10年期收益率一度达到1.96%的高位。收益率上升反映出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和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增强。
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21年第四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为6.9%,远高于第三季度2.3%的增幅。与此同时,美国12月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年率达4.9%,高于预期的4.8%和前值的4.7%,为近40年来最高。强劲的经济增长和高通胀水平无疑为美联储在3月份开始加息提供了支撑。根据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中值,美国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可能同比上涨7.3%,为1982年初以来的最大同比涨幅。剔除波动较大的能源和食品,预计CPI上涨5.9%。
美联储关注的另一个核心指标——就业也实现了意想不到的增长,接近充分就业。美国劳工部公布的1月就业报告显示,远超分析师预期。报告显示,尽管新冠肺炎的感染病例数量持续激增,但就业呈现出强劲而持续的增长趋势。据统计,1月份美国新增非农就业岗位46.7万个,大幅向上修正去年底前值。去年12月,2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被上调至51万个。
美联储主席Powell在1月份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美联储加息的空间很大空,计划3月份开始加息,但加息时间未定,所以不排除每次议息会议都加息。美联储下一次议息会议将于当地时间3月15-16日举行。
鲍威尔承认,“我们打算在3月份的会议上加息。”然而,还没有就提高利率作出决定。他表示,货币政策需要“灵活”。考虑到通胀和就业,美国经济不再需要持续的高水平支持。随着通货膨胀加剧,劳动力市场强劲,美联储将继续调整其政策。
瑞士百达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策略师卢卡·保利尼表示,美联储对通胀上升的反应变得更加鹰派,有迹象表明美国接近充分就业,这给债券收益率带来上行压力。然而,相比之下,当供应限制开始正常化,但新的突变菌株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存在时,央行可能会对通胀反应过度。
瑞银(UBS)最新季度投资者情绪调查显示,通胀和加息是全球高净值投资者的主要担忧,尤其是那些希望现任美国政府将控制通胀作为首要任务的投资者(82%)。美国投资者也认为通胀将贯穿2022年,几乎一半的人担心市场低迷。面对市场波动,美国投资者正在考虑增加股票和投资组合的对冲,在加息前投入现金并通过新的再融资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借钱。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预测,基于年底中美通胀水平相近,两国国债名义收益率可能收窄,在收益率曲线长端,人民币兑美元利差有望降至75个基点。随着美联储收紧政策的风险升温,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放松政策的可能性,人民币名义利差优势可能会显著减弱。由于人民币收益率优势或进一步降低,在美元宽幅震荡的背景下,人民币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美元出现新的升值趋势,人民币可能会回到6.4到6.5的区间。但由于今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相对GDP为2.2%,叠加a股对美国收益率上升的敏感度相对较低,人民币大幅下跌在空之间应该不显著。
编辑:郑晶鑫
校对: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