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世简介: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跨界创新,可能是腾讯发展史上最大的一次跨界创新,而企业微信正好处在这一次跨界创新的交汇点。
刘|正文
1
钉钉、企业微信、舒菲、Welink的背后是四大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华为。他们在企业通讯和协同办公工具领域的竞争,被称为中国科技巨头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最重要的一场战争。
这些科技巨头之所以在这一领域投入巨资,是因为企业通信和协同办公工具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第一个入门级的企业应用,无论是商业价值还是战略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任何企业只要在这个战场上有胜算,都会想尽办法去竞争和防守。
从两年前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钉钉凭借早期的先发优势,已经占据了行业绝对领导者的位置。新进入者如果没有明显的差异化功能,很难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然而,在中国的商业圈里,却经常上演“余是天生的,他天生就聪明”的戏码。之前,在消费互联网领域,阿里巴巴和腾讯曾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郁亮之争”,如今又将这场“郁亮之争”延伸到了产业互联网领域。
2016年4月和2017年6月,腾讯相继发布了企业微信1.0和2.0版本。这两个版本主要侧重于企业内部的协同办公。因为采用了与微信一致的沟通体验,用户的学习门槛和难度大大降低,使得他们成功切入市场,却很难进入与钉钉对抗的主战场。
2018年发布的3.0版本才是真正让企业微信脱颖而出的钉钉。在这个版本中,企业微信开始与微信打通,使其在全行业首次实现了与外部消费者的有效连接,这是钉钉等其他竞争对手做不到的。凭借这种“人无我有”的差异化优势,企业微信终于实现了侧翼突破,成功进入与钉钉对抗的主战场。
据悉,企业微信目前已经服务超过1000万家企业、政府、医院、学校等机构,活跃用户超过1.8亿。通过企业微信使用企业微信服务的活跃用户超过5亿,每小时约有115万员工在微信上与用户互动超过1.4亿次。而且,各大重点行业50强龙头企业中,70%以上都在使用企业微信。
此外,仍在市场上的舒菲和韦林克越来越被边缘化。他们的百万级用户和钉钉、企业微信相比差距很大,没有绝对差异化的功能来取得竞争上的成功。很难真正进入企业通信和协同办公领域的主战场。所以这场入门级企业应用的争夺战,最终将在钉钉和企业微信之间展开。
2
目前在企业沟通和协同办公领域,就基础通用功能而言,钉钉和企业微信的差距并不大,很难成为两者最终成功的关键因素。未来,谁能在这场“郁亮之争”中赢得最后的胜利,取决于谁的进化能力更强,进化速度更快,谁能推出更多更符合用户需求的杀手级功能。
一年一度的微信开放Pro大会一般在每年年初举行。在这次发布会上,微信将集中发布一些主要的产品方向。2022年1月11日,微信公开课Pro发布会刚刚结束。当大众的目光还停留在视频号等微信产品的火热功能上时,企业微信却出人意料地在广州召开了新品发布会,抛出了一些极重的功能。其中,有三个最引人注目:
首先,腾讯在企业微信上整合了企业微信、腾讯文档、腾讯会议三大重量级产品的功能。这次整合不仅仅是简单的在企业微信中增加一个腾讯会议和腾讯文档的入口,而是进行了整体的重新设计。
比如在企业微信中,腾讯文档不再是用来记录信息的文档,而是多人协作的空房间。文档创建者可以将微信上的同事和客户拉入这个文档中进行交流和协作。这样,无论客户是否下载了企业微信和腾讯文档,只要客户在使用微信,就可以收到文档的修改通知,实时参与其中。
以前企业开会,一般都是先在企业微信群或者微信群发通知,然后去腾讯大会建会议号,再把会议链接发到群里让大家加入。现在,企业员工可以直接在企业微信首页、聊天对话、日程安排发起腾讯会议。他们不仅可以在通讯录中选择同事,还可以直接在微信上邀请外部合作伙伴参加会议。
其次,企业微信除了帮助企业连接消费者,还推出了连接企业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的“上下游”功能。
基于“上下游”功能,企业可以在企业微信中建立一个上下游合作伙伴的通讯录,将所有的供应商和经销商添加到通讯录中。这样员工就可以像公司里的同事一样,接触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他们不仅可以直接发送消息,还可以一键发送一些紧急通知、公告、方案给上下游合作伙伴。
更重要的是,企业还可以与上下游中小企业共享文档、会议、日程和数字应用。比如库存管理、会员管理、培训学习等常见应用。,只要企业选择一键共享,这些应用就会出现在上下游企业的工作台上,合作伙伴可以流畅使用。
再次,企业微信进一步加强与视频号的联系,推出微信客服功能。
在打通视频号方面,企业所有员工都可以在企业微信的简介页面关联本企业的视频号,或者将视频号的内容分享到企业微信。如果消费者对视频号的内容感兴趣,可以在视频号首页选择一键添加该品牌的企业微信。如果在看直播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想咨询,不需要跳出直播间,只需要在直播间底部添加特色服务即可。
微信客服是企业微信提供的一种全新的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只要企业选择设置,消费者不仅可以在微信中找到视频号、微信官方账号、小程序、搜索、微信支付页面,还可以在企业app、官网等微信之外的其他地方找到基于企业微信的微信客服。
此外,微信客服还提供了服务升级功能。如果客户有购买产品的意向,客服还可以一键发送销售人员的企业微信名片,邀请他们成为好友,将临时交谈升级为专员服务,或者一键邀请客户加入粉丝群,升级为客服。
3
除了以上三个核心功能,企业微信4.0版还有很多其他亮点,这里就不赘述了。立世商业评论发现,在内部与企业微信沟通时,他们甚至把这个产品的重要性排在了与微信对接的3.0版本之前,但仔细想想也是有道理的。这是因为企业微信和微信的开放是业内预期的,而4.0版本的这些重磅功能不仅非常有创新性,而且是偶然的,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比如企业微信和腾讯大会、腾讯文档之间的打通就不容易,因为两年前,腾讯大会和腾讯文档都没有今天这么成熟。
一方面,在腾讯大产业互联网战略的背景下,腾讯会议和腾讯文档在最近两年快速进化。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异地办公需求爆发,进一步推动腾讯会议和腾讯文档成为腾讯内部增长最快的现象级产品。截至目前,腾讯文档超过2亿的月活跃用户,创造了超过30亿的文档。腾讯会议用户也突破2亿,年出席人次超过40亿次,覆盖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位居行业第一。
无独有偶,企业微信、腾讯大会、腾讯文档三个产品在今年都发展得相对成熟,为三个产品的融合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只有每一款产品都是现象级的,三款现象级产品强强联合带来的一体化办公体验才是业内独一无二的。
其次,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连接是企业沟通和协同办公产品的难点,其中与上游供应链和下游经销商的连接更是难上加难。以前企业微信与消费者的连接让业界感到惊讶,而现在与上下游供应链的连接则是一种突破性的功能创新。
例如,在连接下游经销商领域,总部位于北京的李宁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有6000多家店,其中4000多家是经销商经营的。这些店分布在全国大中小城市,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很多夫妻档的店,只有两三个人。以前双十一促销的时候有很多通知和计划要在总部传达,但是最快也要一个星期才能到达经销商网络的最后一家门店。现在有了新版的“上下游”功能,这些信息可以即时传递给所有的经销商伙伴,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在连接上游供应商领域,广州一家名为知一链的服装厂也有很好的做法。智能衣链背后,涉及30多家代工厂。以前主要是通过电话和个人微信,效率很低。现在,通过企业微信的“上下游”功能,智一链已经能够打通30多家代工厂的信息流和业务流,从定布、剪床、缝纫、质检、入库、发货,这些环节的所有数据都会同步到企业微信工作台的一个应用上。
这样,智一链公司的负责人就可以在企业微信上随时查看生产线上每个订单的进度,如果节点有任何延迟,系统可以自动报警。除了数字化的应用共享,主厂和代工厂的合作也可以通过群组沟通,比如可以低研发成本做一个群聊机器人。群聊机器人会自动同步生产进度。如果进度低于预期,会及时提醒群里的每个人。
据悉,借助企业微信4.0版的“上下游”功能,智能衣链生产效率提升了35%,生产环节损耗率降低了40%。接到客服的订单后,当天或最晚48小时内可以完成发货。
然后就是微信客服的功能,这是企业微信在企业核心业务价值链上的又一重大突破。一般企业会包括产品研发、供应链、销售、客服等几个核心业务价值链环节,其中客服环节涉及工作量巨大,是任何企业的痛点。
过去,企业为客户提供客户服务的联系人是隐藏的和分散的。随着微信官方账号、小程序、视频号的发展,微信平台逐渐成为企业触达客户最重要的窗口。根植于微信各种场景的微信客服,可能为企业提供最完善的客服解决方案。
此外,微信客服在为企业提供客服的同时,还提供升级服务。客户可以一键添加品牌企业微信,企业可以对客户进行长期私人运营。这些都有助于企业微信在企业核心价值链上更上一层楼,在客服这个最广泛的应用场景中占据绝对优势。
目前,微信客服的功能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医院、教育、政府部门等各个领域。比如伊利接入微信客服功能,随时解答马宝的各种问题;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入微信客服,用于用户指导;清华大学接入微信客服,用它来回答关于招生的问题;广东省体育局正在利用微信客服为居民提供诸多便民服务。.......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无论是与会议、文档等功能的整合,还是连接外部合作伙伴的“上下游”功能,还是微信客服,这些繁重功能的背后都是大多数企业的刚需场景,而在满足这些场景需求方面,企业微信提供的产品体验是任何竞争对手都无法比拟的。
所以,如果说1.0版和2.0版,让企业微信完成作为企业内部沟通和协同办公工具的基本功能建设;随着3.0版本和微信的开放,企业微信可以突破侧翼,进入与钉钉对抗的正面战场;今年4.0版本的功能更新,一定程度上让企业微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无争议地带,这将大大加速企业微信在用户规模和用户价值上的新一轮跃迁。
4
前面我们提到过,企业通讯和协同办公工具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第一批入口级企业应用,具有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和战略价值。
这种判断源于企业通信和协同办公工具,未来很可能演变为企业数字化的主要平台和中转站,用于连接企业组织管理、业务管理等领域的各种SaaS应用。所以,钉钉和企业微信的最终竞争,一方面取决于各自的差异化优势,另一方面取决于谁能联合更多的外部合作伙伴,率先构建为客户提供更深层次价值服务的生态。
企业微信对此深有体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将合作伙伴视为企业微信生态中最重要的一环。这里面也有“企业微信把半条命给了合作伙伴”这句话。所以,在企业微信4.0版本的新品发布会上,除了以上三个重要功能,最后一个重点依然是合作伙伴的生态建设。
根据发布会上官方公布的数据,目前,企业微信开放接口数量已增至1232个,在线第三方应用总数超过1900个,服务商总数达到12万家,其中表现优异的服务商超过6000家,覆盖97个行业。
2022年,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企业微信推出了应用快速启动、企业员工快速安装、界面广场三大开放新能力。
其中,通过申请“快速上线”,合作伙伴只需提交基本信息,申请获批后3天内即可快速上线。因为企业的需求是动态的、复杂的、细分的,这种模式可以让更多的第三方产品和服务跟上企业的需求,快速涌现,给客户更多的选择。
过去,企业中的员工如果想安装应用程序,必须等待公司管理员的批准。现在,员工可以通过“快速安装”功能,在手机和电脑上自行搜索和添加自己想要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优质应用与有需求用户的匹配效率。
在接口广场,每个伙伴不仅可以公开自己提供的接口,还可以查询自己需要合作的、对他人开放的接口,然后申请调用。这样,通过接口的调用,各个合作伙伴可以紧密结合各自的产品能力,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从而获得更好的产品体验和用户口碑。
除了新的开放能力,企业微信今年还发布了名为企业航校的共创营,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帮助合作伙伴加深对企业微信官方和生态方面的了解,从而找到彼此更好的合作机会,共同打造更好的产品。
如果说差异化的功能点需要企业微信和钉钉基于自身的核心优势快速开发迭代,而生态的打造则是一场难以速战速决的持久战,需要他们长期的努力,最终通过量变形成质变。
5
微信从1.0到2.0,再到3.0,再到4.0的发展过程,就像是一个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最后从多面到立体生态的构建过程。在这个进化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企业微信作为追赶者,从来不跟随竞争对手的节奏,而是按照自己的逻辑稳步前进。
在企业微信4.0推出后的媒体采访中,企业微信负责人黄铁明给出了答案。他说,“企业微信的思维原点一直是企业的真实需求。什么样的东西能给企业带来真正的价值?能满足企业真正需求,给客户真正价值的产品,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在与企业微信的其他员工交流时,他们都抱着一个非常相似的想法,“相对竞争,我们更关注用户”。
的确,如果过于注重竞争,往往会被竞争对手牵着鼻子走,适合竞争对手的策略不一定适合你。如果只是跟风,不仅无法赶超,还会导致自身战略方向的重大失误。
关注用户,而不是竞争,让企业更容易找到用户真正需要的东西,最终可以撬动用户的增长,达到赢得竞争的关键点。
正是这种“关注用户,而不是竞争”的产品信念和决心,使得企业微信虽然是后来者,却不断做出打动用户的产品功能,不断变化,进而赶超竞争对手。这是值得很多企业学习的。
另外,笔者最近发现腾讯内部正在发生一个重要的变化,那就是内部所有业务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协同加速。比如最近微信朋友圈的演唱会直播、NBA比赛直播、游戏直播,背后是微信群的视频号、朋友圈、互动娱乐群的腾讯游戏,以及与平台和内容群的腾讯视频、腾讯音乐、腾讯体育的完美结合。底层是技术工程组、平台、智慧产业组的云计算、音视频等强大技术能力在支撑。
企业微信也是如此,4.0版本的产品也在大规模与整个腾讯生态系统合作。一方面与微信官方账号、小程序、视频号、直播、朋友圈、微信支付等消费互联网领域的产品有大量协作,另一方面与腾讯云、腾讯大会、腾讯文档等产业互联网领域的产品有大量协作。此外,腾讯还有大量其他To B和To C产品可以与企业微信融合,为用户带来新的价值,这种融合趋势势必会进一步加速。
这让笔者恍然大悟,企业微信其实在腾讯内部正扮演着一个重要而特殊的角色,那就是成为整合腾讯消费互联网战略和产业互联网战略的核心纽带。这是一个比入门级企业应用更有想象力的战略蓝图。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未来在所有To C产品上,企业微信将会像微信支付一样无处不在,在企业微信平台上,用户也可以触达所有个人和C端的产品和服务。
腾讯在发展历史上长期坚持的一个战略方法论就是“跨界创新”,腾讯创始人马也多次向创业者建议“要重视跨界的部分”。因为一个行业做久了,已经是一片红海,两个行业的跨界部分往往是诞生和创新机会最多的,可能是一片蓝海”。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跨界创新,可能是腾讯发展史上最大的一次跨界创新,而企业微信恰好处于这一次跨界创新的交汇点。
在之前的“930”革命中,外界大多将腾讯的产业互联网战略和消费互联网战略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战略。事实上,马早有“帮助行业和消费者形成更加开放的新连接生态”的明确表述。
因此,笔者预测,未来腾讯会越来越重视企业微信,以加速这一蓝图的实现。届时,一个连接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两大领域的企业微信将充满无限想象。对此,笔者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