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群名称大全正能量 兄弟一心(对生活“一窍不通”的张嘉豪,眼里只有滑雪)



2021年12月,张家豪在北京南山滑雪场练习。受访者供图

他身高超过18米,留着一头卷发,这使得27岁的张家豪站在人群中很容易被注意到。他以前穿运动服,但为了录节目,手里拎着一套白色西装。后来,他用这套衣服拍了一个很受欢迎的穿衣视频。评论里,很多人开玩笑说“看起来像睡衣”“打太极传”“感觉适合做面包”。

张家豪回答:“太正式的衣服我实在看不懂。”

张家豪说,他仍然喜欢穿运动服。“第一次穿西装,款式不搭配,有点太拘束了。”他认为自己是那种靠激情生活,追求绝对自由的人,滑雪是最自由的事情。

从面包师到滑雪板运动员,张家豪向“能够站在奥运会的舞台上”的目标发起了冲击。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他却因为独自一人冲击冬奥会的故事而被人们所熟知。

北京冬奥会期间,张家豪是演讲嘉宾,很多人都提到他是“卷发的解说员”,但在成为网友口中“有点意思”的演讲嘉宾之前,为了站在身后屏幕上的赛道上,他独自一人带着滑雪走了十年。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期间,担任米谷视频单板滑雪项目解说。受访者供图

站在那里,我要去滑冰

张家豪身边的工作人员不时会抱怨他的健忘。“他奶奶说他失去了一切,除了人和手机。”但关于滑雪,十年前,他会很认真地拍一段练习的视频,记下年份和标题,整理出来。

张溪梦面包店的名牌,极限轮滑的练习记录,在纽西兰摔断腿的训练视频,还有在欧洲拍摄的视频日志...原来只是没有专业教练的指导,所以他不得不自己拍下自己的动作,这已经成了他十年滑雪历程的见证。

他对学习的排斥和对父亲厨师职业的好奇,让他初中毕业后去了一所中专学校学习西餐烹饪,后来到凯宾斯基酒店做实习生面包师。据他回忆,在实习期间,他一个月挣1200元,在酒店的地下室上夜班,做面条,切三角形,卷好,放进烤箱...一晚上做了成千上万个面包。

2012年,几个一起玩轮滑的朋友带他去滑雪,他的生活从此彻底改变。“我第一次站不起来,我第三次能飞起来,我第五次能在八米的跳台上跳起来,我会在夏天的会后做空翻转,我会在接下来的冬天做Radeo(翻转自己一周半)……”十年前的滑雪经历在张家豪的记忆中仍然十分清晰,因为从那时起,滑雪成了他唯一重要的事情。

作为国内较早接触滑雪的一群人,他首先面对的是经济压力。门票、滑雪服、滑雪板、通行费...都是大开销。张家豪回忆说,当时为了省钱,他会计算三块钱能尽量坐多少个地铁站,然后换乘更便宜的公交车。有一次,在雪地里滑雪后,他连买地铁票的钱都不够。他回家前向顺义地铁站附近的小卖部老板借了一块钱。为了省吃的钱,他早上去包子店吃了八个包子,在滑雪场呆了一天没吃饭。

2012年至2014年,他是“一个痴迷滑雪的面包师”。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滑雪,他选择了上夜班,正好赶上下班后滑雪,上班的时候还在不停地想动作。“那时候我真的天天不睡觉。”

2014年,19岁的张家豪在北京南山滑雪场首次参加正式比赛,排名第九。现在回想起来,他对这个成绩还是挺满意的。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他开始有了设备赞助商,冬天可以承担几场新开滑雪场的演出,每次可以拿到1000元左右的工资。“就算省花,在崇礼滑雪也不会花时间。”

2016年,张家豪下定决心辞去月薪3500元的面包师工作,专心滑雪。

当被问到“你的家人阻止你辞职了”这个问题时,张家豪和他的朋友们给出了同样的答案——“我阻止不了”。在纪录片《孤独勇敢到世界尽头》中,张家豪奶奶问张家豪,如果你在滑雪时摔死了该怎么办。张家豪回答说,没关系,如果你能去滑雪,你就不会摔死。

他和以前没什么区别。他存了3万元去新西兰练习滑雪,但他不愿意在做饭时多放油。他们三个花了一万多块钱买了一辆车在当地开,因为车上没有空调节,只能穿着军大衣,一边开车一边擦玻璃上的霜。

这几年滑雪,他三次脑震荡,双手骨折,手腕伤痕累累如蜈蚣,肺部两次骨折,腓骨螺旋形骨折,双腿骨折,下胫腓韧带断裂。

“一年有300多天可以滑雪。滑雪比走路多。滑雪占了生活的95%。”他这种状态已经五年了。“我朋友说,你死了,我给你烧个板子。”

团队群名称大全正能量

当被问及痴迷滑雪的原因时,张家豪说,“我只是梦想着,从来不去想因果,从来不去想未来,从来不去想这意味着什么,只是站在那里,我就会滑下去。”



2022年1月,张家豪在哈尔滨滑雪场。受访者供图

奥运之旅

在等录节目的时候,有人过来谈策划一个“冠军之路”的节目。提到的嘉宾都是历届奥运冠军。张家豪笑着说:“我只是全国冠军。”

那是2019年,他自称“状态最好”,参加各种比赛基本稳定在国内前三的水平。

然而,由于年龄原因,张家豪未能加入国家队。2020年,他开始准备一项重要的赛事——独自挑战冬奥会名额。

根据国际滑雪联合会的规定,在主办国获得额外名额的唯一途径是参加世界杯前30名中的至少一站,获得50分,排名进入国际滑雪联合会前30名。

2021年9月,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他踏上了世界赛积分积累的征程。视频中,张家豪介绍,除了必备的滑雪装备,他还带了四样特殊物品:翻译、冰墩、面具和国旗。

在张家豪的朋友眼中,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生活白痴”,甚至应该教他一点如何整理衣柜里的衣服。他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清洁工作,比如洗头、洗澡、洗脸、洗内衣袜子,都是由被戏称为“八位一体”的洗发水完成的。由祖母带大的张家豪现在27岁了,仍然是家里的“小宝贝”。奶奶会关心给他洗衣服,照顾生病的他,所以他连洗衣机都不知道怎么用。

我父亲也会担心他。他在朋友圈看到自己的成绩单,听不懂英语,就翻译了自己的名字,提到张家豪是一个人在玩,镜头里他眼睛红红的。张家豪说,看了纪录片才知道父亲是如此担心自己,更多的是“男人之间的沉默”

正在国外比赛的张家豪仍然对生活一无所知。他两个月不洗衣服,吃饭也就将就着泡面。但是在滑雪中,他必须知道一切。

没有任何团队,就意味着体能师、营养师、按摩师等专业运动员没有重要的辅助。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全球旅行封锁,当其他运动员在专业场馆、在专业指导下不断提高的时候,他却要靠自己的签证来回跑,一波三折,几乎赶不上比赛。张家豪说,不是你不想吃好,而是你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其他队都是六七个人,你自己都照顾不了。”

2021年9月8日,张家豪参加了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的国际雪连接点比赛智利站,获得1金1银2铜。开始很顺利,但随后挫折接踵而至。

由于签证问题,张家豪在智利停留了80多天,无法飞往欧洲。然而,地处南半球的智利已经到了春天,没有可供练习的滑雪场。



2021年9月9日,张家豪(左三)在国际滑雪联合会系列积分赛智利站获得奖牌后庆祝。受访者供图

张家豪直到瑞士比赛的前三天才拿到通行证。经过16个小时的飞行,在时差落下之前,他已经站在站台上了。他犯了一个错误,摔倒了。

比赛前,他录了一段视频,看起来很累。他对着镜头说:“智利现在是晚上,特别困。很多人劝我不要来这场比赛。我教练也说太急了,但我就是想看看大家的水平。”

5天后,他再次来到荷兰,参加了国际汽联积分赛和欧洲杯,分别获得第54名和第50名,以至于拿不到世界杯门票。这意味着他达不到冬奥会主办国的名额要求,不能作为参赛选手站在冬奥会赛场上。

在张家豪的短视频平台上,他旅行期间在国外拍摄的最后一个视频是在瑞士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自称是“导游小张”带你参观。站在一块展板前,他介绍了自己的偶像张长晓,“2018平昌冬奥会,获得第三枚金牌,U型场地,单板神话,全民偶像。”他伸出手,摸了摸展示板上张长晓的滑雪板。

语言不通,在与世隔绝的酒店进行体能训练,只能偶尔和教练远程连线指导,争分夺秒申请签证...但张家豪并不认为这很难,也不觉得遗憾。“滑雪的时候又苦又累很正常,就是签证麻烦,根本解决不了。没有什么特别难的。其实我出发前就想到可能不会成功。”他朋友也说:“这是缺的名额。”

张家豪在总结他的奥运之旅时用了“生而至死”这四个字。但实际上,当再次谈到这次旅行时,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没有想太多,我只是想去就去了,我已经尽力了。其实我是一个很麻木不仁的人。大家都说你的故事太感人了,我没什么感觉。我只是想去做,仅此而已。”

张家豪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热门视频是冬奥会失败的公告。很多人在下面的评论中称他为“世界梦想家”、“理想主义者”、“真正的孤独者”,更有包括北京冬奥会官方账号在内的人高呼他“四年后米兰见”。

不过他表示,即使以后再参加比赛,也不再追求名次和胜利,可能更感兴趣的是享受自己。至于以后的打算,他肯定会再找一些有激情的事情去做,但可能不会再是奥运会了。

“还在叛逆期”

因为一个男人袭击冬奥会的故事,张家豪现在已经出了圈子,成了“红人”。

2月7日,张家豪在北京冬奥会男子单板滑雪斜坡障碍技巧决赛中担任解说嘉宾。他的好朋友苏参加了比赛,并获得银牌,这也是中国运动员在单板滑雪项目上获得的第一枚奖牌。后来,苏又获得了金牌,觉得他的好朋友替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他和苏相识多年,一起在世界各地练习滑雪,电脑里还有他们开心玩耍的视频。

在画室里,张家豪说,每次苏着陆,“我都会抓起我桌上的书,现在都湿透了。”比赛结束,他手里皱巴巴的课桌书已经被摔得粉碎。他的解释带有浓重的北京口音。例如,他将着陆坚定地称为“设置在那里”,许多不明所以的观众在网上发帖询问“香奈儿是滑雪术语吗?”

很多网友也在他的社交账号下留言说,听解说就能感受到他对滑雪的热情。张家豪自己说,“没想到第一种解释会有这么多人喜欢。”但他也有一些不适应。比如他每次一激动就会下意识的想喊。他的解释在网上也有争议。有网友认为他“男人滑雪看技术,女人滑雪看谁好看”的言论不妥。张家豪回应道,“我第一次没想到影响会这么大。我真的说的太松散了,但我真的不这么认为。因为我平时比较关注男运动员的技术难度,当时没有考虑到观众,看比赛比较激动,就脱口而出了。女性单板滑雪运动员也值得尊重,我真的觉得她们很漂亮,很强大,很坚韧。”

有朋友这样形容张家豪,“他总是处于叛逆期,叛逆到除了滑雪什么都不在乎。”

当被问及除了运动之外的其他爱好时,张家豪想了一下,给出了“听歌”的答案。身边的工作人员听到回答,撇了撇嘴。

工作人员分享了许多张家豪因为对世界的无知而开的玩笑。他去湖南电视台录节目,不认识汪涵,在便利店看到一本时尚杂志,问“这都是出名的吗?”工作人员回答说你在里面拍了几本书,张家豪惊讶地问“什么时候”。27岁的他只谈过一次恋爱,因为“恋爱会耽误滑雪时间”和对方分手...

张家豪第一次在国外去新西兰滑雪。那时候他还不会拼中国。后来为了在国外生存,他在手机上下载了背英语单词的软件,可以像画画一样跟人说话。直到现在,张家豪说他能背诵英语单词。“我现在每天都背一个,昨天背的是亲爱的,意思是亲爱的,前天在一篇文章里读到的。”

录完央视节目,他在化妆间坐下,“我不会化妆,就抹点油。”其间,他被拉出去录了一个小视频,第二遍才意识到台词中间有个省略号。他不在乎公司搞什么活动。唯一的反对意见是:“你不是说我下周要去长白山滑雪七天吗?为什么改成四天?”工作人员解释说他们可能会参加综艺录制,张家豪不满地挥了挥手,“待定。”



图为(右图)和苏(左图)的合影。图片:张家豪微博

飞行生活

一周前,张家豪在接受采访时兴奋地分享了它,它背后的计划是滑遍世界上的每一座雪山。月底去长白山,夏天再去新疆阿勒泰,滑雪那马山,以后他会去另一个半球滑雪。

每次问我以后的打算,除了滑雪,他几乎都是回答“还没决定。”

尽管现在每天的日程都很满,张家豪还是经常从家里打车去电视台或报社接受采访。“从四五年前开始,赞助商就开始赞助他的雪板,所以他现在连雪板多少钱都不知道。有一次我跟他说现在一般的滑雪板都要两三千块钱,他很惊讶的说为什么这么贵。最好的滑雪板以前也是这个价格。”

工作人员说,现在会帮他查赞助,查广告,查各种活动。在过去的几年里,对这些合同一无所知的张家豪随便签了许多合同,很少注意条款和收入。

谈到目前的经济状况,张家豪说:“我肯定赚了钱,但说实话,我还没有钱,我也不关心会计或其他任何事情。朋友们帮我做到了,就是想去哪就去哪,顺水推舟。反正我滑雪不只是为了赚钱。”

是在朋友多次劝说下,他才愿意把自己的游戏过程用视频记录在网上。张家豪的导演说,“起初,他不太喜欢录制自己。他只是想滑雪,觉得拍视频会影响比赛状态。我们劝他,在这个时代,你得留下形象,否则你出去就没意义了。”

张家豪把他的名气更多地归功于“运气”。他觉得自己很幸运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幸运有机会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很幸运通过天生的投入和能够互相帮助认识了很多一路上的滑雪朋友。“不是能力够强,是风口的风够大。如果不是冬奥会,谁知道我是谁?现在所有有实力的玩家都在闭环里,所以将军是驴里拉出来的。”

八场比赛下来,他说自己“嗓子哑了”,但一上车就开始放歌,刷短视频,一刻也静不下来。

在路上,有人认出了张家豪,问他是否可以拍照,说他喜欢他的解释,并发现他的故事非常感人。他慢慢开始适应这样的生活。在网络采访中,遇到一个被问了很多遍的问题,他会有点心不在焉,打开手机,放在手机上,开始回复微信,简单回答几句,试着用腿单手拧开矿泉水瓶,但问到关于滑雪的技术问题时,他的话会越来越夹杂一些术语。

他也有喜欢的明星,比如沈腾,沈腾的飞天人生是他最喜欢的电影。

他清楚地记得电影中最喜欢的一集的每一个场景。沈腾踩油门之前,有一个小课堂的画面,“开好车的制胜绝招是什么?把你的一切都给你爱的一切。”

新京报记者侯实习生高一佳编辑校对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