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
与电商、快递的结盟,似乎构筑了一条密不透风的护城河,留给顺丰的空余地已经不多了。
一季度巨亏超9亿元,曾经最赚钱的快递龙头顺丰迎来逆旅。
4月8日星期四,顺丰速运在财报中一披露这个数字,股价就连续两个工作日下跌。接下来的几天,股价持续走低,自2月18日春节后首个交易日以来,市值缩水近一半,蒸发超过2000亿元。
持续下跌的顺丰,是一个看不见的转折点。/同花顺金融
股价失速的背后,口碑也面临着危机。
顺丰在快递行业有着“快”和“保险”的口碑。正因为如此,顺丰的快递费普遍比其他竞品贵。
然而,越来越多的用户发现,当他们支付了更高的价格,但交付时间却比其他竞品更长的时候,失望会和当初的希望一样大。
故事要从“顺丰速运”说起。
顺丰越来越慢
顺丰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14年就诞生了。
您的快递已经登机,请注意查收。/卡通创意
这是顺丰为了抢占下沉市场,形成对竞品的价格优势而推出的服务。它的特点就是便宜——比次日达、次日达便宜五六块钱,但还是比通达系(中通、童渊、申通、百世汇通、大云)贵两三块钱。
因为收费低,要降低成本,所以全程走陆路,时间自然比空长很多。
被认为价格友好的服务应该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没想到这项服务一推出就饱受诟病。
知乎有这样一个问题:“顺丰的优势是什么?”
最好的回答是:“好处是可以体验高价吃‘屎’的感觉。”
快递员:骑上我心爱的小三轮车,它永远不会堵车。/卡通创意
紧接着:“反正就是在市区瞎逛!”吐槽顺丰快递的配送流程转场频繁,效率低下。
有用户在黑猫平台投诉顺丰:“3月20日发货的顺丰,居然拍了顺丰特价,本来21号发货,却拖到23号。前一天协商给予赔偿,免除运费,第二天因为运费问题将快件撤回不给客户!这是在玩客户吗?”
有用户投诉顺丰,多次修改承诺到货的截止日期...
在贴吧和微博上,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抱怨——我原来在电商平台上买了一件喜欢的物品,看到店家用顺丰快递送过来的时候,我很激动。但当我定睛一看,发现后面有“特价”二字时,我的心凉了。
黄油融化成水之前能收到快递吗?/微博截图
用户不想买,但是对于店铺来说,特价可以节省运费,所以“电商”还是给顺丰带来了不少订单。2020年顺丰订单增速达到68.1%,大幅领先于行业31.2%的平均增速,顺丰特惠贡献巨大。
飙升的订单量让分销资源捉襟见肘。快递小哥毕竟不是三头六臂,不可能整天处理这样的业务量。所以交货时间的延长和服务质量的下降是必然的结果。
有些快递员大年初一还在工作。/央视新闻直播截图
去年7月有豆瓣用户遇到这样一件事:父亲在外地生病看病,新社保卡因异地就医不得不激活“异地结算”。
考虑到社保卡更重要,他选择顺丰寄回老家激活后再寄回。我以为离出院只有五天了,时间刚刚好。没想到,整个过程用了7天,他父亲还得再住院两天。
“顺丰”、“顺”、“速”这四个字本来应该是快递服务的核心价值。但现在在顺丰,这两个字似乎都是奢望。
顺丰创始人王卫创业的时候可不是这样。
【/br/】90年代,王微和5个朋友,一共6个人,扛着深港民营快递的大旗。王伟和他的朋友们肩上背着大大的旅行包,手里拖着行李箱,穿梭在深圳和香港之间。
在王卫冒险家精神的带领下,到2009年,顺丰成为中国第一家拥有飞机的快递公司。
当时顺丰开始用飞机运快递,一度被消费者调侃为:“你们的快递都是坐飞机来的!”/卡通创意
从飞机翱翔的那一刻起,只做小事,注重速度,服务高端客户就成了顺丰精神气质的一部分。
如今的顺丰似乎正在失去这种精神,股价失速只是一个症状。
股价的失速背后,顺丰到处都是麻烦
“失速”本身就是一个导航空术语。简单来说,飞机失速就是机翼上产生的升力突然减小,导致飞机飞行高度迅速降低。
这个概念是从顺丰借来的,刚刚好。
巨亏,股价减半,优惠混乱,几乎都可以是失速的体现。
在解释顺丰“失速”的原因时,王卫主要说了这五点:
一、各种多元物流赛道的前瞻布局;
二是增加临时资源承接增量,造成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成本压力;
第三,各业务线资源的重新整合;
第四,一季度给一线、二线员工的补贴创历史新高;
第五,电商组件毛利承压。
更专业的说,“平移”就是不该花的钱多了,该赚的钱还没到。
虽然单量暴涨,但由于价格太低,仍处于亏损状态。/卡通创意
尤其是新业务方面,根据2020年财报,同城、国际、供应链的快递新业务都处于高速增长态势,但该业务对顺丰整体营收贡献不大,仅占整体营收的11%左右。
关于顺丰的问题,王卫也承认,一季度特价的快速增长,背后是参与血腥价格战的代价。继2020年特殊物品占比超过限时物品后,顺丰2020年的单票(每张快递单)收入为17.77元,2019年同期为21.94元,同比下滑18.99%。
这个数据不仅解释了顺丰去年单量暴增的原因,也部分解释了其口碑越来越差,陷入亏损的现状。
至于第四点,影响真的不小。为了服务在同一个地方过年的人,顺丰实行了春节不放假的政策。由此,顺丰春节加班补贴接近10亿元,比预期多3到4亿元。但与此同时,春节期间的订单量并没有大幅增长,营收远不能覆盖人力成本,这也是巨亏的一个原因。
顺丰6.5亿鼓励员工开始过春节,王微又自掏腰包2500万。/南方都市报
还有一种说法是,电子税务和电子政务是给顺丰带来致命打击的罪魁祸首。其实有,但是没那么大。
因为电子发票的试点从2012年开始,到2019年底,全国统一的电子发票公共服务平台建成,这个过程是逐步实施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影响不可能集中在单个季度,而是会逐渐显现。
所以顺丰失速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身的战略失误。而这一系列的失误,其实早有预警。
早在2019年,就有网友发帖称:
“顺丰2017年上市,最高市值达到3075亿。顺丰是如何在这短短两年(指2019年)缩水到1484亿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顺丰的大举扩张。”
这位网友列举了大量案例:顺丰斥资17亿收购新邦物流,71%涉足大宗物流;斥资55亿元收购DHL集团涉及供应链的中国业务;并与美国供应链巨头夏回集团合作成立了涉及冷链的合资公司。
这位网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一系列的动作会耗费巨资,自然会因为时间短,无利可图而拉低股票市值。
顺丰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去年疫情带来了一波上涨,但今年以来,涨幅几乎已经结束。/同花顺金融
其实这也和王微创业之初的眼光有关。王微在创业初期就提出要打造物流领域的“百货商店”。
然而,这个行业正在发生变化。如今,百货公司的业态已经过时,但王微依然遵循着这样的思路。结果只会反其道而行之,甚至可能失去原有的优势。
逃不掉的内圈,跨不过的护城河
快递行业的变化,首先是内卷化,而这种趋势最好的体现就是价格战。
有数据显示,快递行业平均单价从2010年的24.57元/件下降到2020年的10.55元/件,2021年1月进一步下降到10.21元/件。
价格战对于已经和淘宝天猫建立联盟的通达系来说,很容易接受。因为背靠大树,即使利润很小,也能通过快速周转赚到成本。
2020年双十一物流订单总量将创新高,快递压力明显。/央视财经微博
但对于以速度和服务质量起家的顺丰来说,价格战不仅没有带来利润,还拖累了顺丰的口碑和形象。
更糟糕的是,本来就焦虑的价格战变得更加焦虑。
【/br/】来自印尼的极兔在短短一年内完成了2000万元的稳定日订单。要知道,之前通达系花了十几年才完成这个数据,而极兔最近也完成了18亿美元的融资,投后估值78亿美元。
雄厚的资本支持,给了空被极兔重金补贴的余地。在极兔的补贴下,单个电商组件的价格甚至可以低至8毛钱,远低于业内常见的1.4元成本价。
快递公司之间竞争依然激烈。/新浪财经微博
和通达系一样,极兔背后也有电商巨头拼多多。如果说中国的电商版图已经被淘宝天猫、拼多多、JD.COM瓜分,那么中国快递行业的版图大概也是如此——阿里通过菜鸟网络参股通达系,京东物流和电商是一体,拼多多让吉途迅速崛起。
电商和快递的联盟似乎构筑了一条密不透风的护城河,留给顺丰空的空间真的不多。
大家普遍认为顺丰应该是快递行业的老大。然而,从市场份额来看,顺丰并不那么理想。
2020年,中通将占据快递市场份额第一,占比20.4%,大云、童渊、申通、百世紧随其后,顺丰排在百世之后,市场份额仅为9.8%。这还是顺丰2020年市场份额增长最快的情况,但还是没有在通达系任何一个部门奏效。
近年来,顺丰的业绩并不理想。/艾媒咨询
逐鹿竞争,逆水行舟,顺丰在快递行业优势显著,几乎只剩下空运空运输。
目前国内航空公司空的主要快递力量有:顺丰航空空、中邮航空空、圆航空,旗下所有货机数量分别达到64架、28架和12架。
但这种格局不会长久。通达系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此外,后起之秀极兔一开始就准备投入7架飞机进行空中空运输,意在赶超童渊。
时间紧迫,留给SF的时间不多了。尽管王微已经向股东承诺,像第一季度那样的亏损不会再发生。
但是投资人在意的不是承诺,而是口碑和业绩。[/s2/]
下一步怎么走,是顺丰急需解决的问题。/ Pexels
【/br/】所以,如果不“断腕”,生存的难度可能会更大。
无论如何,摆在顺丰面前的不会是一条坦途。顺丰的征程,这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