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文章《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文章提出,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制造、研发优势,促进国产冰雪装备规模化应用……强化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推出更多吉林制造、吉林智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自主创新,推动我国体育器械制造业加快发展。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推动吉林冰雪装备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带来了冰雪运动的不断普及和冰雪装备市场升温。吉林省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创新自主研发,精心做好“冰雪+”的文章,破解壮大冰雪装备民族品牌这一重要课题。
以冰雪装备之“器”,利冰雪运动之“事”。近年来,吉林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精神,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制造、研发优势,在冰雪装备发展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目前,自主研制的滑雪模拟器已在北京、黑龙江等地中小学广泛应用,短板雪橇系列产品实现小批量生产并在省内校园推广应用。雪地车、无人驾驶全地形车完成定型与试制,宽温镍氢电池已在雪地摩托车、清雪车等冰雪车辆上批量应用。百凝盾冰刀技术世界领先。东北袜业与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合作开发自发热滑雪袜,深受冰雪运动员欢迎。目前,全省正推动冰雪装备加快进入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中高端,促进国产冰雪装备规模化应用,解决冰雪产业链条短、消费低及冰雪装备品种少、体量小的问题,加快扩大产业规模。这些成果的背后,凝结着自主研发的智慧,为壮大冰雪装备民族品牌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继续发挥优势,向自主创新要“金山银山”。“白雪换白银”,变“冷资源”为“热产业”,努力走好冰雪产业发展之路,都需要着力发展冰雪装备,培育壮大自主品牌。只有积极创新自主研发,培育自主品牌,才能夯实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进而提升冰雪装备民族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发展冰雪装备,市场潜力巨大。据了解,在个人器材和缆车、压雪车等场地装备方面,欧洲、北美企业起步早、技术实力强,具有很大优势,产品价格不菲。从经营价值角度看,冰场、雪场赚“场租”,而冰雪装备国际品牌挣的是“技术钱”,附加值非常高。为弥补短板,吉林省提出,要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制造、研发优势,在未来三年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冰雪装备生产企业落户,重点发展压雪车、造雪机、浇冰车、缆车等重型装备。瞄准轻量化技术,积极引进冬季项目体育器材制造商,与省内企业开展合作,加快发展滑雪板、雪杖、冰刀、头盔等器材,提升研发制造能力,打造吉林品牌。同时要支持冰雪装备产业园区建设,培育更多自主冰雪装备器材龙头企业,塑造完整产业生态。大力发展智慧冰雪,推动研发智慧雪场系统。目前,吉林冰雪装备制造“国潮”涌动,努力拿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逐步打破国外品牌长期垄断,推动自主品牌实现新突破。
坚持科技创新,培育壮大冰雪装备民族品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发展冰雪装备,必须在坚持科技创新上着力,加大原创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发,着力解决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与此同时,还要持续加强材料学、运动人体科学等基础科学研究,牢牢把握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动权,为培育自主品牌提供重要支撑。自主研发,质量是生命。要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着力质量提升,促进冰雪产业强筋壮骨,为培育自主品牌提供重要保障。要深入落实《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冰雪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冰雪产业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研发平台开展技术攻关。加快建立冰雪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和信息发布制度,依托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做强冰雪产业人才队伍。要依托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基础,支持鼓励省内制造企业新产品研发,培育核心技术,不断促进冰雪装备本土化,积极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及其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东北亚冰雪装备制造业高地,不断提高吉林冰雪装备制造产业竞争力。
吉林冰雪装备虽然刚刚起步,但潜力很大、空间广阔。只要坚持以“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为统领,着眼于壮大冰雪装备民族品牌,积极创新自主研发,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为冰雪装备企业增效益、扩规模创造市场条件,就一定能够打造更多的自主品牌,在冰雪装备制造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进而推动我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久泰平)
系列评论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