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科技园成立于 2000 年,目前已有 800 多家高科技企业、数十家顶级水平的研究所入驻,年销售收入超过 100 亿韩元的企业近 30 家,知识产权占韩国全部知识产权的 10%,在韩国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中关村和美国的硅谷,有“韩国硅谷”之称。
大德科学城
大德科技园所在的大田广域市把技术革新设定为重点支援领域,并支持快速成长的商业社区。大德科技园为多个领域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成长环境,许多大学和研究所在这里创建创业企业,利用园区的技术优势,开发新产品和新应用。
引领亚洲革新潮流
大德科技园处于亚洲和世界的领先地位,引导亚洲的技术革新。最近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调查显示,先导革新技术国家的排序中,韩国仅次于新加坡,位列第二。
在这里,大学、科研机构、政府、政府研究所、企业研究所、创业企业等 6 类机关相互合作,研发中心和创业企业组成革新技术集群,研究者、决策者和事业者之间密切交流观念,以完善的组织性、灵活的创造性,展现出强大的革新力量。
园区内共设立21个世界一流水准的企业研究所,研究方向包括电子通信、纳米材料、生物医药、能源燃料、环境技术、航空科技,以及新材料等,相应的国际交流合作也进展迅速。
这里的国家纳米综合技术中心,拥有最好的纳米研究技术和设施,开发出高效率 OLED 照明、纳米打印和自动认知等技术。
大德科学城区位
IT 业的主要研究机构为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拥有 20000 多项专利,成功开发数码转换先头技术、超高速移动通信技术等,传送2兆容量的文件所需时间少于5秒。
企业的成功,归根到底是人的创意和努力的结果。这里的大学开展国内和跨国界的合作研究,目前园区内的理工类博士超过7000名。在2009年11月召开的中关村论坛上,韩国大邱庆北自由经济区域厅长朴寅哲介绍说,大德科技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占韩国整体的 10%。
大德科技园促进不同研究领域的相互交流与革新合作,并为海外企业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一条龙服务,使大田成为亚洲地区的技术中心和商业枢纽,并计划成为更佳的国际交流中心和海外投资基地。
目前,大德科技园区已与我国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等建立了合作友好关系。
强大的政府后盾
韩国政府对大德科技园寄予厚望。
2005 年,韩国政府对园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重组园区管理机构,并通过国家立法和扩区促进园区发展,制定了《大德研究特区建设特别法》等一系列法案条例,以多种政策支持创业和保障发展,志在将其建设为世界级研发园区。
首先,园区借鉴中关村高新区的发展经验,任命原预算部部长朴容澈担任管理机构主席和CEO,聘用 30 名优秀人才参与管理,保持园区的有序发展,提高运作效率。
其次,继 1993 年《大德科学城行政法》和 2004 年《大德研发特区法》之后,政府于 2005 年将大德科技园的发展写入国家法案,明确提出促进研发的集群化,促进研究成果转化,支持企业产品上市,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
为实现世界级产业集群中心的目标,政府还对园区进行了扩区,新增 42.4 平方公里的土地, 形成了“原研发中心+新工业中心”的结构,并建设各种服务设施、改善生活环境,支援企业租赁及空间活用,解决企业经营及员工生活上的各种不便。
大田世博园
此外,园区为国内外的创业投资者提供高额融资支持。例如成立了 1000 亿韩元的基金,为新入驻企业提供帮助和管理服务;为高科技基础产业、服务业、外国投资入驻企业等减免公司税、所得税和进出口关税,通过减免租金、补助差价、补助租赁费等手段支援国外投资选址,提供现金及补助金支持雇佣教育等。
从 2006 年开始,韩国科技部设立了研发企业基金会,推动科学技术商业化,全面展开大德科技园建设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拥有 21 个课题开发项目、1814 个海外专利分析和 600项技术转让。
2010 年,园区正式赋予外国企业居住使用的法律权利,支援 2 亿韩币,促进外国投资法人、
海外研发企业、国际财团的项目在 3 年内产业化;吸引 1300 万美元的海外投资,与法国索菲亚和中国中关村等世界主要科技园区合作,努力实现全球化的目标。
在韩国政府的支持下,大德科技园成功发展为设施共用、信息共享、产官学研互动的高科技研发园,为韩国规模最大的研发区。其未来发展的目标,是到 2015 年成为世界级的高科技园区,入住园区的企业将达到 3000 家,年收入达到 30 万亿韩元。
多元化的利与弊
大德科技园企业多、规模大,以多元化发展的大企业为主,涉及几乎所有的技术领域,这既可以是潜力惊人的成就,也可能是未来发展的软肋。
不可否认,在韩国经济发展初期,多元化大企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打下了全面而良好的国民经济基础。韩国政府为大德定下了“世界一流园区”的宏伟目标,花了大力气来整治和推动园区发展,这些投入确实得到了回报,园区内诞生的韩国最高端的技术成果不胜枚举。可以说,大德科技园目前的发展还是比较成功的。
然而,纵览全球范围内的一流高科技园区会发现,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多数园区聚焦关键技术领域或自身优势,集聚产业链,成为“做大做好”的典范。例如,聚焦信息通讯技术的瑞典希斯塔科技园,以高性价比的房地产服务为特色的英国曼彻斯特科技园等。
韩国技术科学院
而韩国大企业青睐多元化发展模式,聚焦转型上呈疲软之态,心态求稳保守,不肯冒风险进行更高端的创新研发。
正如植物界存在“顶端优势”现象,多元化企业的大包大揽,相对阻碍了中小型创新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激励人们的创业热情。
对于这些弊端,大德科技园已有所意识。因此,大德科技园在发展目标中提出“中小企业服务模型诊断”,认为园区有责任培养技术革新性尖端企业,通过战略开发支援创业公司进入市场,提供知识基础和技术产业化服务。此外,在面临世界经济危机时,园区建立企业实习研究员机制, 激发人们的创业热情,以解决青年失业问题等。
文章来自——中国科学报/2012 年/3 月/24 日/第 0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