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划能力是产品经理的核心技能。
如果一个产品经理在工作中没有做产品规划,那他不能算真正的产品经理,可能他实际上只是产品助理或产品专员,是他的上级负责做产品规划,他只是负责执行。
产品规划报告是产品规划的输出物。
写产品规划报告是一项“刚需、低频、高难度”的任务,每次到年底的时候,很多产品经理都对这项任务觉得头疼。
我们可以把产品规划报告看做一个产品,应用产品思维来写产品规划报告,这样有助于我们思考问题的本质,抓住要点。
用产品思维写产品规划报告,我们要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 为什么要写?【价值】
- 用户(读者)是谁?【用户】
- 什么时候写?【场景】
- 用户(读者)关心什么内容?【需求】
- 如何写?【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问题出发来分享如何写产品规划报告。
一、为什么要写?
1、上下对齐
《孙子兵法》有提到“上下同欲者胜”,通过产品规划,把公司战略目标分解到产品目标,把产品目标分解到行动计划,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团队达成共识,确保产品目标与公司战略保持一致;同时,也能指导产品团队成员开展工作。
- 左右对齐
做一个产品需要各种职能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包括研发、市场、运营、财务、HR等。通过产品规划报告,提早做好资源计划,获得协作部门的支持。
- 获取资源、预算
产品规划报告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产品经理获取资源与预算。公司高管要通过产品规划报告来决定产品是否通过立项、是否要追加资源。
- 读者是谁?
产品规划报告的读者可以分为上级、下级、协作部门的负责人。不同的读者对产品规划报告的关注点有区别,所以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根据读者的关注点来调整侧重点。
- 上级
比如产品总监、高管,他们在看产品规划报告时,比较关心为什么做这个产品、对公司有什么价值,要做什么,做这个产品的成本与收益。
- 下级
比如产品团队成员,他们关心做什么、怎么做、具体的行动计划。
- 协作部门的负责人
比如研发、市场、运营、财务、HR的总监,他们看产品规划报告时,可能会比较关心下面几个问题:
- 这个产品跟我有什么关系?
- 需要我的部门提供哪些资源与支持?
- 这个产品做成了对我有何好处?对我的 KPI 有贡献吗?
- 什么时候写?
产品规划报告有两种典型的编写场景。
一种是年底时编写的年度产品规划报告,这种报告要突出对过去的总结、对下一年做出的展望与规划。
还有一种是新产品规划,在新产品立项时写。这种报告要突出“为什么做”、“做什么”,至于“怎么做”也就是行动计划,如果是给高管看的话,可以粗一点。
- 读者关心什么内容?
读者在看产品规划报告时,会比较关心下面几个问题:
为什么做这个产品、做什么产品、怎么做这个产品。
我整理了一个内容要点的框架(如下图),你可以根据报告读者的关注点来选择你要写哪些内容。
你还可以参考文末的产品规划报告的案例来加强对内容要点的理解。
- 如何写?
1.产品规划应该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产品规划方式,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
接下来介绍这几种方式的特点。
- 自上而下
这种方式由公司战略分解到产品战略,从公司战略目标分解到产品目标,从产品目标再分解到行动计划。
自上而下的优点是可以更好地与战略保持一致。
- 自下而上
这种方式由产品经理识别产品机会,自主申报产品项目。很多大公司都有“赛马机制”、黑客马拉松。
谷歌允许员工花20%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自下而上诞生了很多产品创意,比如Google News、GMail、谷歌眼镜等。
自下而上的优点是可以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让听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做出来的产品可能会更接地气。
- 上下结合
上下结合的方式就是领导给大方向,同时在这个大方向下给下属更多的发挥自由度。
以前我的公司就采用过这种方式。在移动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公司决定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鼓励员工申报移动互联网方向的产品项目,同时给这个方向的产品更多的资源倾斜。
2.如何用团队共创法写产品规划报告?
产品规划最好是跟产品团队成员用团队共创的方式一起做。
团队共创的成果吸收了众人的智慧,通常质量会更高。
而且,这样团队成员有参与感,会更认可、更拥护团队共创的成果。
具体怎么做呢?
精益画布适合用团队共创。
产品规划报告中的竞品分析、市场分析等模块也可以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完成。
- 与立项报告、商业计划书、BRD有何区别?
立项报告、商业计划书、BRD这几个文档的目的也有“获取资源、预算”,也会涉及到产品规划相关的内容,但这几个文档的侧重点更偏向于“为什么做、做什么”。
而产品规划报告更偏向“怎么做”,如果没有其他报告的铺垫,产品规划报告也要说明“为什么做”、“做什么”。
总之,不用太纠结报告的名称。用产品思维写文档:读者关心什么内容,你就写什么。
- 规划还是试错?
做一个创新型、不确定性高、规模不大的产品(比如做个小程序,开发周期不超过3个月),更需要快速且低成本地试错,而不是严密的规划。这样的产品适合用轻量级的规划方式,跟你的团队小伙伴们用团队共创的方式,一起用精益画布完成初步的产品规划,快速做出MVP、原型先去验证试错,然后用敏捷的方式快速迭代。
反之,如果做一个需求比较明确的产品、大规模的产品、迭代成本高的产品,比如小米造汽车,投入100亿以上,研发周期超过3年,硬件产品迭代成本很高,这样的产品就需要充分的调研、系统的规划、严密的论证。
- 如何给读者更好的体验?
- 读者如果是高层领导,时间宝贵,不要包含太多细节,特别是执行层面的细节。
- 内容尽量直观、精炼,建议不要搞个大几十页洋洋洒洒的PPT,大家都很忙,没有耐心仔细看完。在报告内推荐用精益画布,一页纸可以描述整个产品的商业模式。
- 如果报告内容比较多,建议按照总分总结构,单独用一页PPT提炼一下要点,放在报告前面,让读者可以快速捕捉到核心要点。
- 产品规划报告的格式多为PPT,阅读体验更好,也适合宣讲展示。
- 产品规划报告案例
下面分享3个产品规划报告的框架供你参考。文末还有一个产品规划报告的PPT,希望能帮你加强理解。
- 某通讯公司的X产品规划报告的框架
- 某电商软件公司的新产品规划报告的框架
- 某大型软件公司的年度产品规划的框架
作者: 张在旺 资深咨询师、创投顾问、《有效竞品分析》作者; 近20年IT行业工作经验,致力于产品经理培养与产品方法论的传播,为100多家企业客户提供了培训与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