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乔
编辑/掌握诗歌的主动权
买很多吃的,花很多钱进入“快递集合”
很多食品要用快递买的消息在快递圈传开了。
2022年2月9日,多多购物开通了名为“多多驿站”的Tik Tok账户,这是其进军快递末端代收业务的第一个信号。不到一周后的2月15日,快递代收的申请界面已经在“买多多”的页面上线。
《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多家买菜官方表示,已与中通、童渊、申通、大云、中国邮政、极兔、百世快递等快递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并开通了签单系统。
为了快速吸引网点入驻,多多驿站连续三个月为首批入驻的驿站提供补贴,每月1000元。此外,根据代收点每天的包裹投递量,站点还可以获得每天15元到最高500元不等的补贴,这对于个体户站点来说是一大吸引力。
据了解,为了获得每日500元的最高补贴,该网站需要将出库量提高到800单以上。但是获得补贴的起点并不高,每天50单就够了,所以大部分站点都可以获得。此外,多多站还提供新站点支持,包括赠送PDA+打印机。
“群里每个人都是煎锅,都在讨论要不要加入很多站。”一位菜鸟驿站站长群里的从业者说。《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在贴吧、论坛等社交媒体上。,购买更多食品的售货员已经开始为新推出的代收点业务做广告,吸引新顾客。
买了很多菜的“头头们”成了集货站促销业务员接触的第一批人。
“如果补贴持续的时间足够长,比如说一年,这个数字就非常有吸引力。”多多杂货购物的快递代收点业务一提出,廊坊大厂一家超市的老板杨洋就接到了多多杂货业务员的通知,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但我不知道补贴会持续多久。我听业务员说了至少3个月了。”
杨洋目前在廊坊大厂经营一家小超市。他之前已经买过很多菜了,还接手了附近小区的小区团购业务。在加入多多站之前,他已经在经营邮政、中通、申通快递的代收业务,只是之前没有进入代收平台。
据杨洋介绍,目前多多驿站系统可以连接大部分品牌的快递。在补贴的推动下,他把小批量的快递接入了多多站。他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目前他收的快递中,多多站的系统是邮政和申通用的,土西快递超市的系统是中通快递的。
《财经世界》的周野了解到,很多买菜社区的团购业务负责人陆续收到了很多买菜业务员在微信上发来的活动详情。
杨洋透露,他身边很多社区团购商家的负责人都在考虑加盟多多站。
事实上,买菜多进快递最直接的出发点是现有的社区团购业务负责人。官方资料显示,2020年,多多购物已进入全国300多个城市,2021年1月,多多购物已基本完成全国区域业务覆盖。
但更让竞争对手警惕的是已经在经营快递代收业务的站点,甚至快递承包商一开始也在考虑加盟。一位与童渊、大云、百世等快递公司合作的承包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他正在考虑推动自己的邮局使用多邮制,并与邮局分享购买食品的补贴。
不过他也表示还在观望,还没有和站长谈过。
来自邮局的大量巨额补贴诱惑,每个人都想进入“薅羊毛”。但很多驿站直入菜鸟驿站腹地,菜鸟驿站的危机感也油然而生。一时间,大量买菜引起的波澜搅动了沉寂了半年的快递行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菜鸟驿站启动“防御”
买菜多的新动作,立刻引发了菜鸟驿站的“防御”。菜鸟驿站站点负责人已被告知,如果同时使用更多系统进行仓储,将面临“永久退役”。
《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在多买菜,大力推广代收点的时候,菜鸟驿站后台悄然上线了一段学习视频,发布了春节复工相关注意事项。明确指出,由于少数站点使用第三方收件系统操作包裹,导致消费者投诉,影响菜鸟品牌。根据菜鸟驿站合作协议的相关约定,使用第三方收货系统进行仓储属于违约行为。如被发现,菜鸟有权终止与该站的合作,并取消该站的资质记录。
经过8年的运营,菜鸟驿站已经在全国建立了超过10万个站点。因为害怕失去与菜鸟的合作,全国各地很多菜鸟站长还在观望。
“菜鸟驿站是个大品牌。”为此,广州菜鸟驿站站长表示,不会加入多多驿站。“他一旦加入,就会被拉黑,之前的快递合伙人也就没了。”
除了来自竞争对手的防守动作,刚刚上线的多多站还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合规”。
2月17日,厦门、宝鸡、河南等地区邮政管理部门均发布提醒,指出“某电商平台企业”涉嫌无资质从事快递业务,并对相关企业予以严正警告。
对此,上述面试官杨洋表达了这种担忧,但买了很多食品的业务员告诉他“放心做,竞争对手都在挑毛病”。杨洋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由于合规问题,多多站业务员的首批推广对象还是比较有限的,就是多做买菜和同时开始经营快递代收的超市站。
针对“快递代收业务未取得营业执照”的质疑,拼多多购物回应称,拼多多并未在拼多多购物所有站点开展快递代收业务,而是为具备快递服务资质的站点提供“拼多多购物”代收服务系统。
但在从业者看来,很多站获得资质并不难,不会成为竞争的壁垒。多位快递终端从业者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获得多购食品的资质并不难,“竞争对手”只是减缓了很多站点的扩张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6月后,菜鸟驿站陆续获得浙江、福建等地邮政管理部门颁发的服务站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此时,菜鸟驿站已经运营多年。
此外,一些已经进入催收业务的站点负责人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多多站系统刚刚上线,还存在很多问题。“软件不好用,不支持批量入库。其他系统可以同时存储多个快件,很多系统只能一个一个存储,非常耗时。”即使杨洋有不到100件需要很多系统的快件,也需要入库半个小时。
虽然过程并不顺利,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多多购物旗下的多多驿站“进驻”菜鸟腹地似乎已成定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多买食物的意图是什么?
事实上,站长和团购的“组长”有很高的重合度。快递行业从业者秋成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快递代收站的高流量势必成为多种业态的聚集地,也是巨头们的必争之地,尤其是流量意识很强的电商平台。
因此,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即使不率先购买更多食品,公司与菜鸟驿站的直接竞争也只是时间问题。
2021年6月,菜鸟驿站宣布开始从快递向社区服务场景拓展,团购、洗衣、回收等新业务正在实施。很多站在快递代收代发月租费相对稳定后,也会尝试做社区团购的社区业务。
然而在这背后,它已经成为社区团购业务中的掌门人,但其所在的社区团购行业却在一步步后退。2021年“单向生命”倒闭后,社区团购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整个行业陷入焦虑。
在美团优选被传出裁员消息之前,社区团购行业已经与美团优选、买菜多形成前两名,占据行业市场份额。两者都经历了政策严控补贴、行业洗牌等事件,日均订单量都达到了3500万-4100万之间。
虽然社区团购赛道已经全面进入巨头时代,但安百里咨询创始人庄帅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短期内没有人能取得正收益,而客户端的服务创新和体验创新却停滞不前,导致整个行业内耗严重。
品多多一再表示,多买菜是品多多主业的延伸,但这条赛道上的选手并没有找到盈利的方法。仅2021年前三季度,美团新业务亏损就高达109.06亿元,是美团进入社区团购以来的最大单季亏损。有分析预测,多买蔬菜拖累拼多多利润率的局面不会有太大改善。预计2021年该业务亏损将高达260亿元。
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成为一种必要的探索。催收业务的商业模式更加成熟。
阿里财报数据显示,剔除与阿里集团的关联交易收入,菜鸟网络2022财年第一季度对外收入116.01亿元,同比增长50%,社区服务业务也发展迅速。2021年,剔除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交易收入,菜鸟网络外部收入372.58亿元,同比增长68%。
除了财务,业务融合更为关键。打通“最后一公里”,可以提高拼多多,甚至是后面那家的服务能力,去买更多的食物。
有从业者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买多了菜,切入快递代收点后,可以和菜鸟驿站竞争最后一公里,也可以直接去代收点进行后续拼多多退货。”
事实上,此前宣称不做物流的拼多多,自2020年入驻以来,已经开始深化物流布局。如今,通过多多购物旗下的多多站,品多多的触角开始向物流末端延伸。
2018年,拼多多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根据当年的数据,拼多多每天订单产生的快递量占全国快递总量的20%以上。到2019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已经攀升至25%。因此,将物流纳入囊中成为拼多多电商业务的重要延伸。
直到2020年3月,进入中国市场后,极兔快递与拼多多深度绑定。2020年,拼多多平台日订单峰值突破1亿,每天发送快递包裹7000万个,占全国日均快递包裹的1/3。
拼多多包裹量增加的背后,是终端物流体系的搭建。快递物流行业专家、观硕资本CEO赵晓敏认为,拼多多平台面临着平台稳定、客户粘性、流量提升有限空等诸多挑战。
“尤其是近两年,拼多多经历了领导层接班的变化,整个终端物流领域的战略布局并不清晰。”赵晓敏表示,“目前自建物流对拼多多来说太难了,希望利用第三方服务体系调动快递物流资源来提升服务,最终成为长期合作。”
至于杂货购物业务,赵晓敏认为,社区团购的最终竞争力需要回归到服务居民生活上来,杂货购物业务无法及时送达。这种松散模式将受到限制。“建立自己的终端配送网络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你购买更多食品时急于进入市场的原因。”赵晓敏说。
秋成也认为,一旦社区团购形成密集的区域前置仓,从客户端的角度来看,可以将买菜业务从“自提”变为即时送货上门,从而提高服务能力。
“社区团购加快递代收”并不是一个新的模式,但对于入局的巨头拼多多来说,它正在利用这个抓手继续深化物流行业的布局。
不过,在赵晓敏看来,多多站这次的动作是一个开始,后续可能还会有其他动作,包括与快递公司的一些资本市场化动作,或者整合现有快递资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铁大”平台,心慌的站长
巨头们对于快递代收业务都有自己的规划,但是这个领域最基础的业务单元还是各大代收站点。但从行业现状来看,生意并不好做。
整个末端配送行业诞生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快递业务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消费者在家不丢件的痛点,但目前代收点业务“不好做”。代收点承担着整个快递的最后一公里,网点配送费的一降再降也让代收点承受着巨大的经营压力。
秋成告诉《财经天下周刊》,整个驿站行业的仓储成本太低,再加上现在的送货上门的压力,末端站服务差罚款的压力等等,这不仅是一个行业问题,也是很多驿站加入末端投递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有站长抱怨“我一天入库800到1000件,请了三个人帮忙,一个月人工成本就一万多。还得工作12个小时,手机停不下来。”
事实上,很多采集站的老板也在抱怨,各大社交平台上站长老板转让站的新闻不绝于耳。曾经办过站的商家告诉《财经天下周刊》,除去其他开销,平均月收入5000到7000元,两个人月收入1万元左右。收入不高就是“吃力不讨好”,经常被投诉,被罚款。
秋成还说,很多个体创业者的收藏站不赚钱,但是平台赚钱。对于平台来说,只需要人力成本和开发维护成本。他举例说,加入菜鸟驿站,需要在支付宝冻结3000元押金,购买设备需要1万元左右。每个月都需要支付技术服务费、短信费、罚款等额外费用。
还有,菜鸟驿站站长说,“我家驿站附近有个驿站,前面是超市,后面是驿站。它瓜分了很多快件,对我们影响很大。”除了菜鸟驿站,为了缓解终端配送压力,各大快递公司都有自建终端门店系统,如中通土西、大云快递超市、申通妙驿站、童渊妈妈驿站等,包括快宝站、熊猫收藏站、萧冰站等第三方站和收藏平台。
对此,秋成表示:“很多站本身就受不了平台的‘高压’,很多只是给很多站出气而已。现在大部分被转让的站都是以前的菜鸟站”。
当然,付诸行动的并不多。
武汉一位站长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她目前正在使用菜鸟驿站系统。但由于严格的平台规则,她经常被罚款,仅上门服务一项,就累计数千元。
即便如此,她也没打算离开菜鸟驿站。站长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她正在考虑换一个新的菜鸟账号,而不是上门服务。对于多多驿站来说,暂时没有加入的想法。
在行业人士看来,平台繁琐的规则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提升服务能力,又能建立更加规范的服务规范。
但无论从业者如何在两个平台之间选择,在部分从业者看来,这个行业已经成熟,大部分有经营意向和经营条件的商家都已经进入市场。再加上更大的经营压力,平台吸引快递代收网点入驻,更多的是“存量”的竞争。所以,多多站要继续布局代收业务,未来与菜鸟站的竞争只会更加直接。
(应采访对象要求,杨洋和秋成均为化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