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比买好东西更幸福的了!”
这是刚刚被关停的腾讯“鹅斗”电商平台的广告语。2020年4月29日至2022年2月23日平台关停。“鹅斗”只存活了665天,不到两年。
目前鹅斗独立App已经在几个主流应用商店下架,微信小程序也没有关闭,首页只有一条关闭公告。
宣布小鹅拼读所有小程序将于2022年4月30日停止所有服务,而这个时间点恰好是小鹅拼读在线2周年。
关于宣布关停小鹅斗,腾讯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战略重心考虑,PCG(腾讯平台及内容事业群)对新孵化的小鹅斗进行了调整,相关团队将可以通过“活水”系统在集团内部重新选择匹配岗位。“活水”是腾讯内部人才流动的市场机制。用人部门和意向员工双向选择,让员工在公司自由寻找发展机会,快速解决业务部门的用人需求。
小鹅的推出,显然是为了强化腾讯社交电商的属性。
利用微信私域的优势,鹅在拼多多上线后,增加了“群店”的功能,可以和朋友、亲戚、同事、同学分享商品,方便成交订单。
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拼多多,曾经在微信上叫朋友“砍一刀”,然后推出了“种草号”和独立APP,和小红书颇为相似。
虽然鹅拼图抄袭了社交电商的裂变模式,但出现的时间稍晚。在人人被“剁手刀”、微信业务等形式轰炸后,鹅谜以之前的套路进入微信的社交关系链,无疑进入了用户的厌战期。
而且,起初裂变式传播意味着用户不花钱也能盈利,但小鹅却苦于先购物再发福利来吸引顾客,这让用户很难接受。
与拼多多相比,鹅拼用户想买只能独立转发订单,不能和陌生人一起拼单。这或许可以解释鹅拼小程序的简介——“鹅拼是朋友推荐的”。
据相关人员介绍,小鹅无门槛开店、白牌工厂的产品与当前行业流行的品牌特价不符。尤其是在社交电商领域,非知名品牌的产品很难得到用户的认可。单从业务设计来看,这可能是小鹅市场疲软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小鹅不去争好牌子?因为2021年3月,一个名为“腾讯慧聚”的小程序聚集了大量品牌小程序和优惠产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意味着慧聚在市场布局上主导了品牌市场,小鹅不得不为同胞“让路”。
在下架之前,小鹅们把目光聚焦在了潮玩、盲盒等细分领域,“拿东西”的味道油然而生,但所有的模仿都没有超越主人。到目前为止,无法核实小鹅的真实交易规模。
就像阿里难以打开社交市场一样,腾讯在电商的布局上屡屡失败。
从2006年的Paipai.com,到后来的QQ网购、QQ商城,腾讯当时选择了跟淘宝走,JD.COM崛起后又模仿JD.COM,买了易迅。最后,在2014年,腾讯选择购买JD.COM的股票。
2018年,腾讯通过QQ推出了自己的电商平台“鹅侠U品”。这个以年轻用户为基础,专注于二次元文化领域的电商平台,终于在2019年因定位偏差、服务堪忧而下线,在QQ微信官方账号“看买买”中“退休”。
一波又一波,一波又一波。
随着小鹅倒闭,模仿拼多多的道路被堵死,专注社区团购的“鹅享团”开始内测。据悉,该平台将是一款面向小微商家的服务工具,针对微信私域交易场景,提升交易效率和私域运营。
没有人知道“鹅享团”的未来是福是祸,但我们知道,在电商领域屡屡碰壁的腾讯,有着执着的毅力和永不放弃的决心,当然也有着无与伦比的雄厚资金。
但相关机构披露了2021年电商零售平台的市场份额,前五名分别是淘宝占51%,JD.COM占20%,拼多多占15%,Tik Tok电商占5%,Aauto更快电商占4%,剩下不到5%的市场份额被Suning.cn、唯品会、吴德等平台瓜分。
这样看来,腾讯电商的破局之路还是会无限期推迟。...
对于腾讯这种规模的大厂来说,几个项目的失败并不会影响其根基。另一方面,各大电商平台在2022年的战略目标中都指向私域流量,而手握微信的腾讯则拥有电商平台垂涎的巨量流量。同时还在美团、拼多多、唯品会等平台拥有股份,这让腾讯在电商市场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本质上,腾讯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多赚钱没有错。但它一直在模仿和融合各种电商业态,无论是鹅拼图、易迅、鹅侠U品等平台,都有着似曾相识的影子在上面,却缺少鹅厂本身的味道。
就像做电商一样,当你的产品被复制模仿的时候,短期内你可能会降低很多成本,得到很好的反响,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就说明你没有对抗市场的能力,一点小麻烦就足以动摇你的根基。
多次尝试的腾讯何时能成功,我们不得而知,但对于腾讯来说,构建全生态链路,或许是未来商业版图上的一抹亮色。但是对于电商环境来说,如果腾讯继续扩大“电商基础设施”的布局,会不会不一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