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ofo的小黄车好久没有他的消息了,最近又被列入热门搜索名单。网友发现,,ofo押金退款有“新模式”,包括购物押金退款、拉朋友下单押金退款、10元押金退款、2.5元押金退款等。明明是消费者的钱,应该无条件退款。出乎意料的是,它已经成为一种营销手段,以至于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直接谴责ofo是“切韭菜的天花板”。
中国经济网数据图吕梦/照片
“拉朋友还押金”就是割肉补疮
最近,ofo商城推出了拉朋友帮退押金的功能,甚至将自己定位为一款电商返利应用。购物折扣押金会显示在商品页面上,但如果超过1500元,99元押金需要退款。ofo在这一轮营销中似乎很聪明,但实际上是挖出了肉,修复了伤口。这不仅受到网民的嘲笑和批评,也进一步降低了ofo的品牌声誉。
从本质上讲,ofo的押金退款措施意味着,为了返还自己的押金和余额,用户要么需要把朋友拉到坑里,要么通过大量消费“赚取”一小笔退款。ofo先生似乎总能偿还他的法律义务。把用户拖欠的押金不还视为无底洞营销的资本,让人哑口无言,怒不可遏。
透支用户信任并破坏市场规则
运营结束后,ofo不仅在面对消费者要求退还押金的要求时缺乏积极真诚的态度来解决问题,而且不断透支用户的信任,用各种手段拖延押金的退还,把最初严格的善后工作变成闹剧,留下负面的商业案例。作为自行车共享行业的领头羊,ofo开局不佳,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形象,也破坏了市场秩序,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警惕和反思。
显然,ofo在退还押金的风暴中一个接一个的混乱行为让他在消费者心中几乎没有信誉。ofo从头到尾的表现也提醒我们,要加快解决这两大问题。一是保证金的安全性。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11月,至少1376万人仍在等待ofo退还押金。根据99元的最低水平,需要退还的总押金至少为13.6亿元。然而,法院认定该公司没有“可强制执行的财产”。“存款老来”不仅仅是ofo。
二是企业退出机制。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陷入信贷破产的企业也可以体面地离开,有关部门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加强监督。一方面,不退还定金等行为本身是违法的,要加强资金监管,防止企业挪用资金;另一方面,规范企业退出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退出市场的负面影响,也是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和监督的应有责任。
加强监管,从源头上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
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加强回收和信贷监管外,还应尽快推进资本项目监管,从源头上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目前,北京、威海、山东、青岛、山东等地已探索建立了先行资金监管平台,江苏省也已发布了《江苏省预付卡管理办法》,推进预付款存款制度建设。其主要思想是,消费者将预付款存入企业开立的银行账户,银行将根据实际消费情况逐一结算给商家。如果商户违约或“逃走”,银行将预付款退还给消费者,资金安全性将大大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说,允许一些企业继续制造欺骗消费者的闹剧,不仅是对用户和消费者的冒犯,也是对相关职能部门监管态度和能力的挑衅。无论如何,个别企业关于存款的闹剧应该尽快结束。因为一个企业的纵容很可能会影响到很多企业的监管。
(以上综合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广州日报、钱江晚报、羊城晚报)人民网)
用深意表达崇高的话语:
@广州:车不见了。你为什么要拉朋友?
@YANGXIN:在观察了手机上的押金退款队列后,排名在一个月内没有变化。
@iBingo:这是坑的尽头,我自己,然后坑的朋友?
@哈利路亚:有那么多用户要求退款吗?我有200元。我宁愿把它捐给有需要的人,也不愿被无良商人欺骗。
中国经济网后记:
退还用户的押金是企业不可推卸的义务,也是必须遵守的信用底线。不应该附加任何条件。“拉朋友下单还押金”的做法不仅忽视了用户的债权,还试图增加收入,实现“常规”新用户的目标拆掉东墙,补上西墙”,真难看。为防止更多用户被“锁定”,有关部门应尽快遏制此类企业逃避法律责任、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