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有温度,热点有态度。点击“关注”,每天一篇,猫叔陪你聊热点!
不得不承认,很多人第一次记住我,都因为我有一段8年的主流报社任职经历。无一例外。
直到今天,我早已成为了一个自由创业者、一个教育领域的从业人员,但很多朋友第一次向陌生人介绍我的时候,还是会说:
猫叔,以前是报社的主编。
是的,这段经历是我的高光时刻,但那也仅仅属于,甚至仅仅局限于我的30岁之前。
30岁那年,成了我人生的分界岭,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无论是世界观还是人生观。
如果没有30岁生日那晚的一个冲动决定,如果没有30岁第二天递交的辞职信,如果没有遇到一个同频的朋友。
那猫叔永远和老师挂不上边,猫叔也永远不会做着和教育相关的工作。猫叔不会从报社主编到自由创业者,猫叔不会从拿固定工资到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套用雷军一句很火的名言来形容,就是“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
但站在风口上的猪很多,怎么就能保证是你呢?
恰巧不久前,白岩松就在自己的演讲《白说》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飞不起来不是因为风不够大,而是因为风来的时候,你没准备好?
01
关于机遇:
被动选择,让我走上传媒之路。
工作经历,让我站在巨人肩上。
哈佛大学在一项调查报告里,曾做出过这样的结论:
人这一生都有7次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两次机会的间相时间大约7年。
第一次机会大概在25岁后出现,直到75岁后就不会有什么机会了。
但在50年的7次机会里,如果第一次你因为太年轻而不小心错过,那最后一次你也会因为太年老而不小心错过。剩下的,就只有5次机会。
如果5次机会里,有2次又不小心错过,实际上就只剩下仅有的3次机会了。
这3次机会,如果你还是没有把握住,那你这一生大概率就注定平凡,很难再有跨越阶级的时候了。
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
想要成功,想要凭自己的努力实现阶级逆袭,想要超越自己同龄的人,无非就是好好把握人生的这7次机会。
想要把握这7次机会,那就需要你在每次机会出现前都能准备好。
时间拉回到猫叔读高三的那年。
猫叔出生在一个小县城,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临近大城市的主城。那时,车马很慢、书信很慢、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很闭塞。
我很清楚的记得,当时高考还是提前报志愿。就是在没考试之前,你要综合自己三年的学习成绩预估你的高考分数,然后再通过历年心仪学校的招收分数来分析你是否有机会考上。
这无疑和押宝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那一年,我错误地预估了心仪大学的招生分数。
考了600多分的我,偏偏没有填“中山大学”。因为前几年中山大学的招生分数,比我的高考模拟分都要高。
结果,那一年中山大学“爆冷”,招生分数低到了500多分。结果就是,和我差不多成绩的同学,原本可以读中山大学的,结果却因为第一志愿没有填而失之交臂。
最后,我考进了当地一所主流大学,学习新闻专业。
不怕你笑话,专业是一家人开会讨论的,理由仅仅是因为:家里有个在报社混得很不错的长辈,只要我顺利毕业,就能被介绍到报社去实习。
学校是我自己选的,理由也很简单:妈妈说一个女孩子还是不要离家太远,如果去外省想想每年寒暑假回家的火车都很难订到。
就这样,在被动选择中,我开始了自己的另一段人生:独立。
说来也巧,独立对于当时刚满18岁的我来说,根本不需要适应、也不需要过渡,更没有恐惧。反而是各种意义上的解放,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
当然,这和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很小的时候,我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会长时间离家,我都是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和自食其力中度过的。
所以,父母于我,更多的是一种血脉上的传承,而非一种精神上的依赖。现在回想起来,那时也许对父母还有一些埋怨,但也正因为那段时间他们果断地放手,才有了如今不畏将来的我。
很快,就到了大四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开始为实习的事情焦虑起来。
那时,报社对于我们的意义,就相当于你站在人生巅峰,赢在了起跑线上。只要你能进报社实习,那绝对是可以拿出来显摆三天三夜的。
幸运的是,通过报社那位混得不错的长辈介绍,我进了当地的报业集团,成了一名实习生。
更幸运的是,我实习的单位,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周报。相信80后的当地人,都曾有过一段在每周二早上焦急等待报纸上架的消息。
但那段时间我却极度的自卑。自卑的原因,不是因为我的能力,而是因为我是“关系户”,我的熟人介绍进来的。
所以那段时间,我在工作上极其的卖力,我想在短时间里转变别人对我的看法。即便,那时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或多或少都是“关系户”。
这件事没有对错,只是我们生活在了那个年代。但这件事对我人生的影响,却从走入社会那一刻开始,以至于现在和未来,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正因为那段时光,让我的青春期在被动的选择中,第一次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比同龄人飞得更高。
我时常把这次机会,看成成功道路上的第一次机会。只是我的这次机会,比很多人来得更早。
02
关于抉择:
30岁之前,我在体制内无忧无虑。
30岁之后,我在体制外战战兢兢。
网上有句高赞的话,是这样说的:
人的成熟分为三个阶段:接受父母是个普通人,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
虽然猫叔很早就接受了父母是个普通人,但一直不愿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因为身为魔羯座的我,怎么可能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呢?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曾有那么一段时光,会迷失在周围的纸醉金迷与幻境中,因为那时你还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往往那段时间,也是你在同龄人眼中最高光的时刻。
实习期很快就结束了,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我被破格以最快的速度转正。那时,我才从领导与同事的眼光中,看到了肯定与尊重。
也是那次,我真正摆脱了“关系户”的标签,靠自己的努力把名字印上了“无冕之王”的记者证。
从那以后,我才真正爱上了这个职业,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真正为这个职业感到骄傲。
在周报做了两年后,因为想到更大的平台去锻炼自己,我又参加了某日报社的招聘考试。
其实,我完全可以再去拜托我那位在报社混得不错的亲戚,但我就是想看看自己行不行,想用实际行动向家人证明,不需要任何人的关系,我也一定能行。
就这样,我偷偷报了名,没有通知任何一个人,就做了职业生涯以来第一个当时在所有人眼里很“傻”的决定:去一家前途未卜的报社。
那时的某报社还是一个刚来不久的“外来户”,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
但因很多优秀且资历很深的媒体人,早就找到了安身立命的铁饭碗,而且还是体制内的铁饭碗,所以没人愿意去,更没人愿意打破自己的舒适圈。
可我不一样,我深知这里是个好地方,是个我可以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能养老的地方,但我当时的想法就只有一个:在这里无论我做得多好,都逃脱不了“关系户”的标签。
我必须离开,我必须证明自己,所以我去了某报社。
幸运的是,因为两年的工作经验让我从笔试到面试都很顺利,最后见到了报社的最高领导,至今我都记得他跟我说的那句话:
希望这里是你最正确的选择,也希望若干年后你能为它骄傲。
这句话,直到我离开报社的那一天,甚至直到现在,都是最正确、最让我坚信不疑的一句话。
也因为在那里,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那里,遇到了一群把新闻当理想的人,才有了我人生观的改变,才有了我30岁生日第二天毫不犹豫的“裸辞”。
虽然这段经历过了很多年,但我时常会回忆那段青葱的岁月,那段每天熬夜抢首发的时刻,那段争分夺秒做专题的难眠之夜……
可这样的生活,随着一天又一天的疲倦,随着一天又一天资历的上升和工资的不断上涨,慢慢被懈怠了。
那时,每天只需要上四五个小时的班,就可以悠闲地回家了。每月拿到的工资,却是一般人的两三倍。以至于和我一起出来的同学,每次看到我都会羡慕我,都会让我帮他们留意一下什么时候再招人。
很快这样的生活,一晃就是5年。我也从一个有着昂扬斗志的年轻人,慢慢步入了30岁的年纪。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三十而立”。虽然在别人眼中,我的铁饭碗只要我愿意,可以安稳地端到退休,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每天一眼能望到头的工作是多么的难熬。
我思考了很久,挣扎了很久,与自己的内心做了很多次斗争。终于,我决定走出来,迎接我人生的第二次选择。
这次和前一次一样,只是更加的前途未卜,我成了一名自由创业者,每天都活得战战兢兢。
只是,过得战战兢兢,不是因为生活,而是因为不足。
你每天都会因为周围人的优秀而焦虑,每天都会因为没有学到新知识而沮丧。
这才是真正的自我成长。而比成材更重要的就是成长。
03
关于人生:
因为自律,让我成就自己。
遇到贵人,让我财富自由。
王小波曾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唾手可得的,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信手拈来的,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容易的。
可同样是一道难解的题,有人终其一生都没做出答案,有人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最优解,并在有限的生命中不断地优化它,让自身越来越好。
而自律,恰恰是人生问题的最优解。
如今34岁的我,花了整整4年的时间,去见证了这个“奇迹”。而这个“奇迹”,就是我自己。
李嘉诚曾说,赚人生的第二个100万比赚第一个100万要容易很多。
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了第一个100万之后,离下一个100万就不远了。
可摆在很多人面前的问题却是:你如何赚到第一个100万?
而我赚到第一个100万,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那时刚从报社出来的我,特别的迷茫,整夜整夜会因为压力太大而睡不着觉。但对于自己的决定我从来都没后悔过。
因为一个朋友,曾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
你把以前的工作比喻成一个房子。
以前,你每天都在钢筋混泥土的房子里面对着四面墙。
但现在却不同了。
你可以自由安排时间,见你喜欢见的人,听你喜欢听的事。你的眼界更宽了,你的圈子更大了。而这些人,都是和你同频的人,他们给你的信息也正是对你有价值的信息。
虽然那时我只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直到创业4年后,我才明白,这句话何止是道理,完全就是人生金句。
对于天生乐观的猫叔来说,那段迷茫的时光,仅仅只占用了很短一刻。
很快,我就开始感受到了“自由”的魅力。我开始不断地读书,开始不断地去世界各地旅游,开始不断地找成功人士聊天,开始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
说来也神奇,很快,我就有了创业的方向:在线教育。
那时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一个朋友。他有多厉害?完全就是很多人在梦里才会成为的人。
不是他多有钱,而是他的逆袭之路快到让人瞠目结舌。
他是兰州人,祖上三辈都是贫农,父母一辈子都过着面朝黄土的生活。因为当地教育资源的匮乏,加上他也不是读书的料,所以大学只考上了高职。
但他却很满足,因为他终于可以走出荒山,去成都上大学了。那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厨师,这样不但可以吃饱饭,还可以品尝很多美味。
现在回忆起那段经历,他依然会感慨很深。他说,那是他第一次离家,而且是第一次进城。他对成都的第一印象,就是觉得城里原来可以有这么多树,而且树都还是绿的。
为了能给家里减轻负担,留在成都继续学业,他在大学就开始了创业。虽然赚过大钱,但很快又赔光了,就在这样的起起伏伏中,在最后一次连家底都没剩后,他只能回了兰州。
看到年幼时的小伙伴们都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尝到了家人的白眼与不理解后,他也开始动摇了,甚至想到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就这样度过此生。
可心里对成功的渴望,对努力改变命运的执着,还是没能让他安分守己。他开始自学SEO技术,并因为在网上发表文章而遇到了他一生的贵人。
后来很多事情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因为他做事踏实、不轻言放弃、不断试错,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和其他合伙人一起,把教育里的一个细分行业做到了全国第一,课程卖了10个亿,实现了农村小伙到高富帅的人生逆袭。
我真的是亲眼看到他,从0到1,再从1到100的。从住地下室到重庆千万豪宅,他只用了三年的时间。
现在他也正在帮助更多的人成长和创业。
而他逆袭的这三年,却是我最安于现状的三年。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了危机和差距。
恰巧,以前在报社很多工作都是与教育相关,而且接触过很多家长,也系统的学习了很多教育类的课程。我决定与他一起,继续把这个事业进行下去,也让自己早点赚到人生的100万。
我深知要想赚到人生的100万,除了平台,除了贵人,最重要的是自己。
04
关于未来:
不悔曾经,不畏将来。
自律在心,人生向前。
而想要突破,就得从你最痛苦的事情开始。
也正是那段时间,我清楚的意识到了自己的短板:做事三分钟热度。执行力很强,但是耐力不足。
所以,我开始自律。
首先我去办了一张健身卡,坚持每周三天的健身时间。接着,我开始写文章,无论什么题材,每天都保证持续输出。
前期很痛苦,但回报也巨大。
很快,我就有了一副好身材,而且还练出了腹肌。写文章3个月后,每月文章的收入就可以上万,这可是我以前在报社一个月的工资。6个月后,就和平台签约,每个月的收入可以稳定在5万左右。
这还仅仅是我额外的收入。
在教育行业,因为这个产品早就很成熟,而且在父母中的口碑很好,所以很容易就上手了,并且因为我会写,经常输出自己的教育观点,所以很多家长特别相信我,也愿意尝试我的推荐。
就这样,仅仅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挣脱体制内的我来说,这不但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魄力。
只是现在回头想想,我应该感谢的人很多,但我最应该感谢的是自己。
也正因为自律,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让我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就像哲学家康德说的那样:
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只有真正能控制自己的人,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正确的去面对这个世界。
希望你能和我一样,自律在心,人生向前。
原创不易,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的点赞、转发与留言,是猫叔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