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创业成功的原因(退休、裸捐后去哪儿:牛根生助力我“三农”创业)

文/塞北粮仓品牌创始人 王宁

他早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一直有他的传说:

牛根生创业

这些年牛根生不是在捐款就在捐款的路上,至2011年,牛根生已经捐出了包括海外资产包括上市公司蒙牛乳业所有的个人股份。

2021年11月30月,牛根生辞去了在蒙牛的最后蒙牛最后一份职务: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这意味着蒙牛创始人牛根生自此彻底退出了蒙牛,专注于做慈善工作。

图为牛根生和塞北粮仓董事长王宁在海外考察时合影

但一生喜欢挑战,中国乳业的开创者牛根生并没有完全离开商业江湖;牛根生有着浓厚的家乡情结,“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这些年他一直关注着内蒙古的粮食产业。2014年我离开蒙牛创业时,作为导师的牛根生就鼓励我要把内蒙古的优势农业资源发扬光大;牛总不仅出智慧而且出钱出力,还和我们一起确定了以全球三大硬质小麦产地之一的内蒙古河套平原为基地,建设集种植、原粮生产、食品深加工、物流配送、全渠道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产品集团的公司发展战略方向。2022年春节前,公司收到了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先生个人的又一笔增资款,我刚好在外地出差,当公司财务负责人告知我这一信息时,我感慨万分,原本董事会研究决定:为了表达对牛总支持塞北粮仓创业的感谢,公司决定给牛总赠送一部分股分;但牛总坚决不同意,他一再强调:“我是在支持你们干一件良心事业,支持年轻一代创业者尽早成为新一代能主动承社会责任的企业家;这是一份信任,你带领团队干成干好就是对社会的回报,送也是我给你送,哪有你送我的道理”!

当收到财务负责人的信息时,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这些年跟随牛根生工作、创业的一幕幕都浮现在眼前。无论在蒙牛工作期间,还是创业以来,牛总对我个人的影响在心底扎着根,发着芽,细细想来,于是拿起笔记录下心中一位真实的企业家,慈善家。

一头“牛”跑出火箭速度

一头“牛”跑出火箭的速度,不知是谁给蒙牛发展定的义,很精准;我是蒙牛最早一批的员工,刚入职蒙牛时,最能说清楚蒙牛总部所在地的标识是高压电线杆,除此再无其他;虽然我在农村出生;但真没想到过改革开放那么些年,内蒙古还有如此一穷二白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当地村民一年四季的主要蔬菜叫土豆及土豆的“深加工”产品“自制粉条”。没有任何“掩饰”的土坯房是所有村民的居所,长了几十年个头也没超过潘长江的“老人头树”(当地村民的一种叫法)稀稀拉拉无序地分布在寸草不生荒野上;而就在那种条件,一个人带着团队扎下根从“三无”起步创造了蒙牛的品牌奇迹;无市场,亲自打市场,无奶源,给村民资助,发动养牛,四年后在国内率先建成标准化示范牧场;无工厂,亲自当起泥瓦工,带着大家在工地上昼夜加班;如果一定说他是个董事长,也是身上泥最多,搬砖最多的董事长吧!很难想象,一个人即要做好公司整体发展规划,又要与团队一起干苦力活,还得不间断地亲自给大家做培训,他的时间是怎么调配的。蒙牛的元老之一曾和我聊起:1999年时,牛总在公司例会上提出五年百亿战略目标时,他们的想法是牛总估计是压力过大,说胡话呢,甚至也有人私下建议让牛总找精神科医生调理一下。可以想象当年牛总登高远望,但“高处不胜寒”的孤独。而当2000年,2001年的成绩单陆续出来后,整个核心团队无一人对五年百亿再有丝毫置疑。但牛根生在几乎所有场合讲的都是团队的决策力与战斗力,从来不提自己如何有能耐;就这样一个人,带着一个团队硬生生让一头“牛”跑出了火箭的速度,堪称企业发展的奇迹,从小到大用实力把蒙牛带上市,创建了一个优秀的中国民族品牌。

企业家的智慧:放的下比拿的起更重要

牛总常说: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这也是蒙牛的核心文化之一,如果再加我们同样熟知的牛总的财富观论“财散人聚,财聚人散”以及“事在人为”的话,基本可以视为是蒙牛文化体系的三个支承点,稳健且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人们常讲人生观与价值观统一性,也在讲要拿的起,也要放的下,单从企业家的角度来看,牛总是真正能统一,真正能放的下的为数不多的企业家之一。几乎所有人都能做到拿的起,而需要放的下时,主动性相对就差了许多,其本质上还是贪恋在作祟,要么是对金钱的占用欲出了问题,要不就是对名利认知出了问题。

当年牛总宣布捐出自己股份所得,真正相信的人或许并不多,在工作生活中,往往有一种说法叫换位思考,经过换位后,认为如归“我”是牛总的话,也只是造个势,博个眼球,引个关注而己,或许会捐一小部分给社会一个交待,也算对自己所讲装出一个负责的姿态;而牛总却真的裸捐了,相信那个时候傻眼的人不在少数,究其原因还是放不下嘛!

蒙牛自己的成功不叫真正的成功;蒙牛成功之后,能为国家培养复制多少个蒙牛才叫成功!牛总曾不止一次在蒙牛内训时讲过,所以,不难理解,他从企业家向慈善家的完美转型。

公益创新:培养扶植更多新生代中国企业家

图为牛根生与王宁一起研究制定塞北粮仓的企业发展战略

牛根生卸任蒙牛集团董事长,主要工作转向慈善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企业家,创业者纷纷前去拜会求教。其中一部分便是曾在蒙牛工作过而今出来的创业者,只要时间上允许,他几乎无一拒绝,都会热情接待;而此时的牛根生虽然年富力强,却基本再不参加任何商业活动,专注于公益事业,更准确地讲是整合全球资源做中国的公益事业;但牛总还是耐心的给创业者一些指导,而且总是谦虚地讲:我说的这些对你们企业未必起作用,可以根据你们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予以借鉴。

而我本人也是其中的一员,从2016起定期,不定期去拜访牛总,记得首次拜会时,牛总推掉了其他所有安排,足足给我留了四天时间;一边领着调研市场,一边研究农业的发展方向,几乎每天都熬到凌晨与我一起给塞北粮仓制定整体战略;牛总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讲:王宁,河套平原小麦作为全球三大硬质小麦基地之一,是老宗祖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资源,一定要做好继承和发扬,以河套小麦及深加工产品为依托创建一个品牌是历史必然;做企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事在人为是个前提,人,最重要的在于德,能力可以在事上练就,德则生于心,表现在具体你能不能利他,能不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你还年轻,但决不要浮躁,务实是做事的前提;“粮者良心”,农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食品安全,塞北粮仓首先保证品质,从源头上还原食品本色,一、二、三产有机联动,为中国农业开创新模式,把塞北粮仓打造成优秀的民族品牌;蒙牛在帮助奶农致富,塞北粮仓一定要把粮民致富当作自己的责任,同时保证产业链上的各相关方都受益,打造良好的信用生态体系,在特殊情况下,宁愿苦了自己,也不能让合作方受累......,粮者良心!

当今时代能称的上企业家的不在少数,而当自己功成名就之后,真正开始关心,并以纯公益的心态来关心(出资,出资源,出智慧)培育年轻一代创业者是中国企业家精神的一次质的飞跃,从企业家到慈善家,牛根生一直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

谨以此短文表达我这位创业者对牛根生导师的敬意。

本文作者 王宁:内蒙古塞北粮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2020入选“影响内蒙古经济50位商界领袖”。

编辑:木青

来源:金羊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