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我们的故事 初次创业有多难(不会招人,不敢开人,是很多创业者缺乏的能力)

招人用人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创业公司失败率高,大部分都是源自人力成本失控,现金流断裂,持续性地入不敷出。


不会招人,不敢开人!

这是很多创业者缺乏的能力!也是创业者必须提高和掌握的能力!

创业公司应该如何招人?

1、 招人是创业者自己的事情!创业者是招人的第一责任人,HR是辅助创业者来招人!

a) 所有的创业公司,招聘的前10号员工、前20号员工乃至前100号员工,原则上都需要创业者亲自面试。这是创业公司的班底,也是创业者价值观的体现和传播。创业公司的前10号员工、前50号员工,也就决定了创业公司的整个基因、价值观和未来发展前景。不可不慎重!

b) 创业者不要想着当甩手掌柜。招人的事情,创业者必须亲自去干,亲自去抓!千万别想着,找了个人事经理,或者某个合伙人、某个家族成员,就放手出去了。这种“授权”是遗患无穷的!

2、 招人之前,创业者先想清楚,自己必须要的员工是什么样的?

a) 创业公司很缺钱的!创业公司招人需要非常慎重和认真。创业者要提前想清楚,哪些员工是公司现阶段必须要有的员工,哪些员工是公司现阶段可有可无的,哪些员工是公司未来一年两年才需要的!

b) 想清楚了这一点,然后创业者才能真正开始发布招聘信息,准备招人!一些创业者受外界影响,自认为“号召力超强”,只要自己认为是人才,就想“揽入怀中”,真把自己当成是古代的“开国皇帝”,“揽天下英才而聚之”!这对创业公司来说,有害无益!

3、 不同的员工,给予不同的薪酬待遇。这是需要创业者提前想好的!

a) 创业公司有多少家底,能养活多少薪酬的员工?创业者心中要有数!

b) 对于不同的员工,创业者提前想清楚,给予各个员工不同的待遇。比如说,招募合伙人或者管理层,大概率我们就是给“低底薪+股权期权”。底薪大概范畴是多少,股权期权大概是多少?未来预估值多少钱?如何对应聘者“简单明了地讲述清楚”,这是需要创业者提前做好功课的。

创业我们的故事

c) 如果公司有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公司的目标是奔着上市去,那么创业者招募的合伙人或者管理层就需要一些“行业高手”,最起码也是“行业中的中高级别人员”!

d) 如果公司就是做生意、做贸易,赚钱分红,那么创业者招募的合伙人或者管理层,就找一些行业内的中等偏上水平的人员即可!

e) 对于基层员工,一般就是参考行业的正常薪资,社保公积金的基数可以偏低,但是税前工资与行业持平。如果创业公司追求稳定性强的基层员工,那么可以找那些跳槽少、稳定踏实工作履历的人员,包括一些刚生育完的年轻宝妈。如果创业公司希望有更多创新型员工加入,那么重点放在年轻毕业生或者刚毕业一两年的青年人!对待基层员工,就是正常薪资+相对宽松融洽的公司氛围,大体也就足够了。不管是中年人,还是青年人,碰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氛围,很多时候也是不愿意多跳槽!

4、 招人宁缺毋滥、宁少勿多,精兵简政,不能人多!

a) 创业公司最重要的是“活下来”,不是靠养一堆人来凑面子!

b) 创业公司一定是“精兵简政”、宁缺毋滥。

c) 创业公司一直到上市前,都应该是“人才紧缺”的状态,而不能像成熟型公司一般,大量冗员、大公司病!

d) 一些创业公司早早就犯了“大公司病”,“引人定岗”、关系户、超前招聘,这是要命的!

e) 创业者是招人的第一负责人,也是最重要的把关者!创业者不会招人不要紧,但是千万别瞎招人、别乱招人,那是真的要命的!

f) 合适者留下,有用者留下,公司必需者留下,其他可有可无的员工,公司“宁缺毋滥”!创业公司就应该是保持最精干、最精简的员工团队,这样“进可攻退可守”,有战斗力。

5、 多考虑一些大学生实习生、外包员工、兼职员工!

a) 创业者可以多找一些非固定开支的“员工”。不管是大学生实习生,还是兼职人员,或者外包人员,小时工,都没有问题。最起码,这些员工不需要公司承担固定的社保公积金,辞退不用补偿金,更不会成为公司固定的每月开支!

b) 创业者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和公司做最核心的业务,其他能够外包出去的、分派出去的工作,都交出去,让出一部分利益出去,大家一起合作共赢!

c) 需要特别说明一点的是:大部分科班出身的HR,尤其是央企国企和外企出来的HR,并不是很适合创业公司的招聘人事工作,因为他们会感觉这种工作“琐碎、繁杂、无法提升他们的工作成就感”!但是,创业公司需要这种接地气的HR!


很多创业者不敢开人,不会开除员工!

员工只要进入公司,创业者就“下不了手”,情感、利益、束缚……一环接一环,总之,创业公司就变成了员工们的“养老院”,除非员工主动提出离职,公司都是被动的接受!这是非常不对的!


创业者必须学会开人,敢于开人!

主动开除不合适的员工,包括不合适的合伙人、管理层,这是创业者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创业者如何开人?

1、 试用期开人。员工与公司是否匹配,在试用期内,大部分人都可以看出来。

a) 如果说面试招聘的时候,创业者和公司HR把好第一道关,那么试用期就是员工的第二道关卡。

b) 试用期一般是1-3个月,试用期可以很好地看出这个员工是否与公司搭配,同样的,员工也可以发现自己是否适应新的公司。这是一个彼此选择的过程。

c) 创业者和员工直接上级需要多关注和考察新员工。一旦发现新员工不适合公司,那么立即选择辞退员工。试用期内辞退员工,这时候对创业公司来说,成本相对是更低的!一些创业公司在试用期,是来不及或不考虑给员工上社保的。

d) 创业者千万不要心软,更不要抱着“将就”的心态!创业公司的困难和危机挺多,创业者需要把时间和精力聚焦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来;对于招人、开人,看好了,就用;看不好,立即辞退。千万别犹豫,别磨蹭!

2、 合伙人和管理层,如果心存他念,或者跟不上公司发展需要,或者不再认同公司价值观,那么创业者就需要快刀斩乱麻,迅速与对方达成“离职协议”,双方友好分手。

a) 创业团队必须齐心协力,价值观一致。否则工作和发展中,会出大问题。

b) 一旦有不合适、不合群的合伙人或管理层,创业者第一时间发现,并告诫和提醒;如果对方不再认同,创业者也不用再强求。这时候,创业者需要做的,就是与合伙人或管理层达成友好分手的“离职协议”。

c) 这既取决于公司与员工签订的“股权期权协议”,里面包含了中途离职的约定条款;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公司进行回购、或者与将要离职员工重新签署一份“股权期权协议”,约定公司上市或被高溢价卖出后的权益分割事项。

d) 这样做的好处,既让离职员工平和心态离职,不会给公司带来社会和外界负面影响;而且也让在职的合伙人和管理层安心,公司“有章可循、公平公正”,保护每个合伙人和管理层的正当权益。

3、 公司章程和管理制度中,列出一些“红线”!

a) 如果员工触犯了这些红线,那么公司有权进行处罚,包括辞退员工等各项举措。这叫“有规矩”,有言在先。员工也都心服口服,公司处事公道合理。

b) “红线”不宜过多,不能与法律法规相违背。以免产生后期纠纷。

4、 公司发展过程中,一些跟不上公司发展需求的员工,不管是基层员工、还是合伙人或者管理层,创业者都需要及时进行调整。要么加强内部培训提高,要么调换岗位,实在不行,就得协商解除合同。创业公司宁可拿出一些赔偿金,也要将不符合公司发展的员工及时清理出去。这是为了公司的整体利益!


学会招人;

敢于开人!

这是创业者必须学会的两项技能。其中的具体道术,精彩异常,此处就不一一展开了。



北大毕业,2家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1家A轮融资数千万后被上市公司收购,1家完成A/B轮各数千万融资。主做富二代创业咨询、中青年创业咨询(第一次创业咨询)。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