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舞蹈系高难度照
2018年高考“滑档”事故咱就不说了,说多了全是泪。今天先讲讲一位网友的留言,他说“我全部参考位次报考,结果成功避开了所有的志愿院校,滑档了!”
这是为什么呢?前两天金哥深夜扒了扒部分院校的山东招生计划,发现不少院校都有压缩,后来河北考生也来电反映,计划也压缩不少,看来这不是个例。计划变化,一定要学会顺势而为。
考生位次,就像是一个标记,我们都知道参考往年录取位次报考是最靠谱儿的,但位次是个好东西,却不可死搬硬套。
前几篇文章,金哥提到过,985、211等重点院校,就那么几所,每年的提档位次排序都差不多,招生计划相对固定,即便是报考人数变化,能考到这个位次的考生,也就那么几个,参照位次找出往年的“同位分”,定位院校和专业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但是,除了在数的这些重点院校,单纯看最低位次报考,留出的余量不大,一门心思想着冲好学校,就容易全盘滑落。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还需要结合哪几个指标,才会更加准确。
第一项数据,是报考人数的变化。昨天的文章中,金哥已经以河南考生报考西南石油大学为例介绍过了。考生大多是普通人,冒尖的很少,所以对普通院校的影响最大,普通院校录取区域同分考生数量太多,多到一分过千人。如果报考人数大量增加,比如成几万人的增加,就容易把录取分数推高,这是非常好理解的。注意不到这个变化,就会吃亏。
第二项数据,就是招生计划的变化。报考人数的变化,往往引发高校调整招生计划,而招生计划对提档分数和位次的影响最大。下面,咱们就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例,来见识一下。请大家特别留意一下具体操作思路和方法,这个明年可能用得上。
查询山东师范大学招生计划,2017年文科计划招生1596人,按照1:1.03投档,最后录取1644人。2017年文科共19个专业,录取最低分560,省位次9556名。下面是具体的专业录取数据:
2018年,风云突变!山东师范大学调整招生计划,由2017年的1594人缩量到795人,直接减半!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参照最低位次9556名报考,显然滑档的风险极高。那么,怎样用位次法来操作才正确呢?
首先,我们把该校2017年录取数据按照平均分排好序(见上图)。既然计划减半,那我们就砍掉50%弱势专业!余下最后一个专业西班牙语的平均分566分,作为报考预估分,大约对应的位次是7674名,考生只有高于这个位次才可以报考。
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文科提档线公布,589分,对应的位次是8013名,比预估位次对应的分数590低了1分!这命中率不能算10环,也可以算是9.9环了!无独有偶!山东师范大学理科今年减少了近1/3的计划,我们也用同样的方法,砍掉后1/3专业,结果预估位次对应的分数比实际提档分数高了2分,报考成功率100%也是没谁了!
大家觉得怎么样?根据报考人数和招生计划变动情况,适度留好余量的方法,您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