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以下简称“孵化基地”)在广州市天河区开园,基地总投资超7亿元,建筑面积达6.65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孵化企业约200家。成功申请入驻的初创企业最长免租达3年、非初创企业只收取低偿租金、还可享受全链条全周期孵化服务。目前首批入驻的40家企业,51个项目涵盖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等前沿科学行业领域,其中港澳团队6个及港澳初创企业9个。根据基地发展定位,未来将重点引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项目。
提供初创到成长期全链条服务
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内,迎面而来是一片粼粼波光,三栋大楼围绕静谧的“灵感之湖”而建,该基地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总投资超7个亿。基地目标是打造具有人社特色的“国家级、国际化、示范性”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龙头标杆。
三栋大楼围绕静谧的“灵感之湖”而建。
广州力华投资有限公司也是园区管理方,董事长陈粤介绍,项目由ABC三栋楼组成,其中,A栋为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区,B栋为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这两栋楼将面向初创企业提供服务,不仅仅是港澳青年,还包括高校毕业生、高技能人才、海归人才提供创业服务,成功申请入驻的企业,将享受三年免租楼宇,一年一签,按照人均10平方米的标准执行。
C栋为高端产业孵化加速示范区,面向成长性的企业提供服务,目前租金定价每月每平方米50元起跳,按照竞价式拍卖的形式出租。即从低价位开始竞拍,优质的企业将获得优选的机会。
走进孵化基地,路演大厅、会议中心、书吧一应俱全,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更是为创业者们提供了24小时“不打烊”的营商服务。
孵化基地还设置了“产品试验试制区”,陈粤介绍该功能设计在广州的地区的双创中心里尚属首创,所有设备均全部免费提供给入驻企业按需使用。
A栋3楼“产品试验试制区”,所有设备均全部免费提供给入驻企业按需使用。
在A栋3楼“产品试验试制区”内,南都记者见到,区里规划设置了柔性产线区、激光技术区等功能模块,并配置产品设计、仿真、柔性产线、增材制造、3D打印等相关软硬件设备,为创业团队及企业提供高端软件、文化创意等领域的软硬件及产品样品创新试制服务。
威酷模玩(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秋月分享,企业以设计开发电影、游戏的周边产品1/6“可动人偶”潮流模型为主,先后为电影《大闹天宫》和腾讯游戏多款游戏等制作人物模型。“制作‘可动人偶’需要大量使用3D打印设备,过去产品完成了设计图后,需要发送到美国进行打样,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修改最终制作模具进行生产,整个周期约两个月。”
刘秋月公司生产的产品。
随着国内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大湾区地区也能完成打样和生产,如今,所在的办公室大楼内所便能完成样品制作,“我们在楼上做完设计就可以直接送去‘产品试验试制区’打样了,大大节约了生产时间。”
区位优势诱人
蓝盾、网易等行业大咖是邻居
沿着天顺路和天惠路一带行走,绿树成荫的智慧城片区内,蓝盾、网易、太平洋网络、极飞科技等知名企业随处可见,众多名企作为邻居的优势下,让不少入驻企业看到了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刘秋月表示企业过去也曾和腾讯等公司合作制作了不少周边手办,希望未来有机会可以和邻居网易一起合作制作。
“我们的工厂在萝岗,从园区过去厂房很近,这也是为什么会选择在合理落户办公的原因。”兰泰胜辐射防护科技创始人黄金峰告诉南都记者,初团队成员均来自清华大学,2017年开始来到广州设立分公司,目前分为北京和广州两地办公。其中,广州地区有超过20人,作为总部和生产制作中心;北京地区有15人,主要作为研发中心。项目基于小型辐射剂量探测技术,进一步研制微型化、通用化、数字化辐射探测芯片。
黄金峰表示,“除了园区内的港澳团队,周边也有不少大的企业,未来应该会有很大的合作空间。”黄金峰透露,广州的产业集群优势突出,未来研发团队也将逐步向大湾区转移。
二期招募已启动,近70个项目申报
据了解,去年12月底,孵化基地正式向社会广发“英雄帖”,开放入驻项目申报。
“我们组织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对项目进行了严格筛选,”孵化基地运营负责人廉洁说,专家们针对项目的市场前景和孵化培育潜力进行逐个讨论,致力于发掘出聚焦新兴产业及关键领域技术的优质项目。
根据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发展定位,重点引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项目。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项目需符合团队中港澳青年人数达30%以上、港澳青年或港澳资企业持股25%以上、或港澳青年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公司(不含下属子公司)高级管理职务等其中一项。
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鑫瀚高科技是其中一个顺利入驻的港澳企业代表,负责人柳妍熙介绍,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自主研发OEL技术并与交通、安全、文创、广告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前沿新材料的科技企业。企业总部位于中国香港,拥有多年在海外的研发经验及成果,最开始一直做外销,近两年随着内地市场空间越来越大,希望回到大湾区发展。
2019年,在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的帮助下顺利落户广州,解决了初创企业发展初期遇到的问题。如今企业要升级,需要找到更大空间发展壮大,“选择入驻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这里有更多的资源,配套更完善,还有不少企业资源可以展开合作,相信在这个平台能够为产品争取到更多尝试、示范及应用的机会。”
据悉,基地第二批入驻项目招募筹备工作已经启动,截至目前共收到69个申报项目,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项目招募目标比例有望提升至70%以上。
打造“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载体组成“雁阵”
一直以来,广州被视为港澳青年来粤创业的沃土,在全省率先推动港澳青年牵头组建民办非企组织“港澳青年之家”,着力帮助港澳青年创业者了解内地市场、对接产业资源、进行项目打磨,在创业培训与指导、商事业务代理、行政公共服务、项目展示对接、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强势助力,促成项目落地孵化。
自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刚要出台两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大力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创造良好条件。一方面平台载体建设,“1+12+N”孵化体系建设初具规模,13个重点建设的基地已有12个投入运营,孵化港澳项目765个,吸纳一批港澳青年来粤就业创业。
有效加强政策协同,省直各部门在资格互认、社保协同、个税互惠、科技创新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举措,各地市也配套出台相应扶持政策。特别是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印发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政策措施,支持开展“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对参加计划人员每人每月给予1000元生活补助。
越来越多港澳青年借着东风来到广州落地生根,以天河为例,截止2021年3月初,在天河办理了有效就业登记的港澳青年就业人数达1085人。天河各项就业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享受对象范围已扩大到来穗创业的港澳青年,除了构建高层次全方位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政策支撑体系,天河区还力促科技、金融、财税、人才等支持创新创业政策措施有效衔接。
天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说,“天河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为港澳青年提供环境最优、成本最低、要素最齐的硬件支撑,创造有利于港澳青年成就梦想的社会环境。”
展望未来,以孵化基地为“1”号“领头雁”,围绕服务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打造集交流、培育、实训、孵化、展示、对接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平台。
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带领下,联动省内12家基地和“N”批社会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载体,“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载体组成“雁阵”,正形成高飞态势,协同创新。通过加快打造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活力区、融合发展示范区、安居乐业试验田,吸引港澳青年来粤创业就业。粤港澳创新创业交流合作也将进一步深化,让港澳青年入驻基地创新创业成为广州的新常态。
采写:南都记者郑雨楠夏嘉雯
图片、视频:南都记者姜婉茹实习生陈秀灵 部分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