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管理条例(直播带货首次纳入监管!厦门市场监管部门解读《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

来源:台海网

■执法人员检查化妆品市场销售是否规范。

台海网1月12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2021年1月1日起,新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下称新《条例》)取代已经施行30年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对化妆品行业进行从严监管,网红直播带货首次被纳入监管范围。今日上午,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总监杨学勇接听市长专线,解读新《条例》。

化妆品标签 禁止标注具有医疗作用内容

新《条例》强化化妆品电商平台销售管理,并明确化妆品的功效宣称应有充分科学依据。

针对网红直播带货的新业态,新《条例》明确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对平台内化妆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承担平台内化妆品经营者管理责任,发现平台内化妆品经营者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应当及时制止并报省级药品监管部门。

根据新《条例》,严肃查处功效宣称方面违法行为。化妆品标签禁止标注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的内容;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内容;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标注的其他内容。

直播带货行为规范

新条例还首次将牙膏参照普通化妆品纳入监管,生产企业要宣称牙膏具有防龋、抑牙菌斑、抗牙本质敏感、减轻牙龈问题等功效,必须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进行功效评价后,再进行宣传。

规定财产罚 有10个条文并提高处罚幅度

新《条例》增加对违法行为“处罚到人”的规定,并加大对行为人的财产罚幅度。

新《条例》规定,对严重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最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5倍以下罚款。有7个条文在规定对单位处罚的同时,规定了对自然人的“财产罚”,有10个条文设立了“罚款”的财产罚,并大幅度提高处罚幅度,对严重违法行为最高可处货值金额30倍的罚款。

新《条例》有7个条文禁止行为人在一定期限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相关活动,其中最高为终身禁止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

【小知识】

■消费者怀疑化妆品质量有问题应该怎么办?

消费者可以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反映相关情况,监管部门将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反馈消费者。

【链接】

化妆品电子商务异军突起

厦门全市现有化妆品生产企业45家,占全省的43%,产品以出口欧美为主;化妆品经营、美容美发单位9万多家,化妆品电子商务经营异军突起。

2018年,厦门落地进口普通化妆品备案政策。目前,厦门已注册境内责任人94家,264个产品取得进口普通化妆品备案凭证,占全省的66%。

(文/图 记者 高金环 通讯员 邹艳妹 陈雪松)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