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发展对创业有哪些影响(黄昏来临,互联网企业未来是好还是更坏?)

阿里美团受到重罚,滴滴遭遇强监管,大厂纷纷裁员,互联网企业接下来的日子会更好还是更坏?

过去的2021年,一系列政策落地,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大家好,我是阿liang同学。

先说结论:

①互联网企业想继续保持过去10年那样的高增长,几乎不可能,大多数的企业会逐渐开始转型;②行业巨头们开始断臂求生。

过去10年,毫无疑问,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最璀璨的10年,像阿里、美团、京东腾讯、滴滴这样的巨头,也都是在这10年里快速崛起的。

清科研究中心的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

2010-2017年,中国创投市场的投资案例和金额逐年攀升,2017年达到峰值,虽然从2018年开始有所回落,但相比其他行业,依旧能保持不错的高增长。

如果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互联网再火十年,应该问题不大,但是,就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这个事情被重新定义了。

先是阿里和美团收到反垄断的重锤,紧接着滴滴上市后遭到多部门围堵,到了年底,大厂又开始纷纷大裁员,一系列的动作都表明:

互联网企业的日子不像以前那么好过了,国家正在通过一些手段强力扭转过去互联网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影响。

既然互联网行业在未来还有增长的趋势,这明显是有益于我们经济发展的,国家为什么还要去干这么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首先,大家一定要清楚一个事实:

国家对于经济的调控,针对的从来都不是行业、企业,而是资本。

资本的天性是要赚钱的,哪里能赚取超额的回报,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这一点,你不能说他对,也不能说他不对,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资本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比如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经济发展处于增量时代,一大批优秀的企业需要资金提升效率,扩大规模,资本的本能就会驱使他们去帮这些有潜力的企业投资建厂,搞扩张,搞生产制造,从而获取高额的回报。

再比如,我们亲眼目睹了资本在互联网企业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而形成今天割据一方的局面,这个过程,你也不能说他不对,过去十年,互联网确实为我们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技术创新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但是,当经济发展的步伐放缓,从增量时代到存量时代,当创新和扩张变得不是那么容易,资本就会对内动起歪心思。

现在如果你还想开个厂子搞制造,或者在互联网行业找到一个所谓的蓝海市场搞创新,不是说不可能,只不过明显比十年前要难得多。一年能赚回成本,资本肯定不愿意花上十年,当然也就不想再趟这趟浑水。

当互联网的增长已经到达极限,网民数量几乎不再增长,资本为了维持垄断地位,自然还会想出别的招数,他们会不挣钱吗,如果放任不管,他们能还能继续挣到钱,但是如果大家都习惯了赚快钱,谁还愿意去干科技创新的脏活累活?

指望资本迎难而上,是不可能的,这是资本的天性。

产业的升级和行业的发展需要的是身先士卒的尝试和大量资金的支持,面临的却是生死未卜的未知风险,资本当然不愿意去,那就只能想办法把资本吸引到那些现在还不是很赚钱,但未来一定可以赚钱的地方。

这也是北交所成立的一个重要原因:帮助那些现在规模很小,但是愿意投身科技创新的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解决资金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核心产品和技术研发上。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经济持续增长创造更多的增量空间。

这也很符合我们当下经济工作的两个关键词:共同富裕和脱虚向实。

过去资本在互联网发展中赚到了钱,这是时代的红利,国家没有管你,不代表管不住你;但是接下里,你如果还想一门心思地赚快钱,那肯定不行。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部分的互联网企业都会开始转型,即使自己不搞科技创新,也至少会去投资相关产业和企业。

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自己不被反垄断的重锤击中,多数的互联网企业会选择断臂求生。

这一点,前两天腾讯减持京东就很能说明问题,京东和腾讯的关系,大家应该并不陌生,8年前,京东的自建物流体系因为资金问题差点崩盘,所有人都掰着手指头,讨论刘强东还能挺几天,腾讯立刻决定给京东输血,往后的日子里,无论京东股价如何跌宕,腾讯都是坚持持有,京东遇到大事小事,腾讯更是毫不犹豫的送钱送流量送资源,妥妥的莫逆之交。

然而,就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年底,腾讯给股东们送上了一份豪华新年大礼:价值1000亿的京东股权。

要知道,这些年来,作为坚定的盟友和最大股东,腾讯一直视京东为自己商业版图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以此达到在电商领域牵制阿里的目的。

此时,突然减持京东,究竟有什么深意?

在移动互联网创业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与阿里强势的投资风格不同,腾讯这些年的投资显得极其低调,既不会要求被投资企业释放大量股权也不会过度干预企业的决策。随着投资数量和行业的增多,腾讯几乎将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纳入囊中,这也是“腾讯系”这个名词的由来。

过去十年,“腾讯系”是实力的代名词,但是,在反垄断的重锤之下,现在这个词显得格外扎眼,腾讯当然也深知这一点,有了阿里的前车之鉴,谁也不想被反垄断盯上,即使是面对曾经最重要的嫡系战略伙伴,腾讯也不得不选择断臂求生。

政策风向这件事情上,腾讯一直以来把握得很准:

中央提出共同富裕,腾讯第二天宣布投入500亿启动共同富裕计划,愿意承担风险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创业;教育培训的监管政策一出,腾讯将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调整到2个小时。

腾讯的例子只是现在中国互联网资本的一个缩影,当张一鸣黄铮宿华这些新一代的互联网人纷纷宣布退出舞台,将接力棒交到下一辈年轻人的手上,我们不由感叹:

当潮水退出,才知道谁在裸泳。

推荐阅读:

印度顶级骗局(一):“印度特朗普”如何把银行家们玩得团团转?

印度顶级骗局(二):钻石帝国的空手套

印度顶级骗局(三):不倒的撒哈拉集团与印度政府的爱恨情仇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暂无相关文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