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新闻“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不断冲上微博热搜榜,再次将直播带货推上舆论风口。
首场公益直播由央视“著名段子手”朱广权和“口红一哥”李佳琦的“小朱配琦”组合开启,整场直播吸引1091万人观看,带货4000万+。
紧随其后央视主播欧阳夏丹和王祖蓝“无法阻拦我下单”的奇妙组合横空出世,2小时带货6000万+,刷新了“小朱配琦”4000万+的带货记录。
直播电商这个话题再次被人们热议了起来。
说到电商直播,很多人会和90年代的电视购物进行对比,或者称之为“电视购物移动版”。
但二者存在着根本性差别。
首先,电视购物属于在特定时间播出特定内容,进行卖点宣讲。此时电视机前的观众属于被动接受,甚至拒绝接受,将其视为“视听垃圾”。
而电商直播,私域流量是其一大特征。观众或者粉丝本身是抱着购买意向进入直播间,也就是说他们本身就是产品的目标受众。
所谓私域流量可以理解为“自己的后花园”,比如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沉淀的粉丝,这部分群体是你的私人流量,无需付费且可以反复触达的目标受众。
其次,电视直播属于录播式,并且受限于电视资源的高昂价格,只能短时间内高频重复产品卖点和购买方式,缺乏细节展示和对意向群体存疑问题的及时反馈。
而直播电商属于直播形式,一般不受限于时间,可以更详细的展示更多细节,甚至主播亲身示范,更加具备客观性和真实性。
对于粉丝高频询问的相关问题,主播或者助理也会进行及时解答,让粉丝消除购买直播间商品的后顾之忧。
而直播间的强互动和参与感可以极大拉近主播和粉丝的距离,进一步增强粉丝对于主播的信任度。
所以将电商直播称之为“电视购物移动版”是不科学的。
直播电商正值风口,方兴未艾随着互联网经济进入下半场,流量红利见顶,电商获客成本持续增加,市场陷入“流量焦虑症”。而短视频和直播既是新兴业态,也是仅有的流量红利。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2019年均获大幅增长,其中抖音用户破4亿,快手用户也突破3亿大关。在争夺用户注意力大战中,短视频一骑绝尘。
据淘宝《2020淘宝直播新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淘宝观看直播用户同比增长150%,达到4亿。商家参与同比增加了268%,GMV(成交总额)突破2000亿。
证明直播电商是除短视频外唯一流量高地,且拥有巨大发展潜力。
淘宝直播GMV破亿主播近200位,仅2019年双十一当天直播GMV就超过200亿元。
其中“口红一哥”李佳琦更是年入2亿人民币,超过八成上市公司净利润。“淘宝一姐”薇娅直播一日即可在杭州中心区买一套高档商品房。
再加上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进一步助推直播电商如火如荼之势。
各大平台看到了直播电商的巨大潜力,纷纷入局:
腾讯上线看点直播,推出“引力播”计划,面向微信生态,宣布2020年扶持1000+商家
京东宣布投资10亿推出“红人孵化计划”
抖音通过前段时间火爆全网的“罗永浩首秀成功出圈”
拼多多邀请前 NBA、CBA 球员马布里开启电商直播
小红书、蘑菇街纷纷上线直播功能
......
Dambisa Moyo在《dead aid》一书结尾中写到:种一棵树最好的年龄是十年前,而后是现在。
风口之下,有条件有想法的朋友可以入场了。
不用过分高估直播电商的困难程度,其在本质上就是在镜头面前对产品进行展示和讲解。这和千百年来小贩走街串巷、集市摆摊叫卖并不太大差别。
当用户被你独特的个人风格吸引进而成为你的粉丝的时候,你的势能会进一步放大。这种摆脱了地域限制高效率的“叫卖”方式,“长尾效应”也是很可观的。
直播间商品是否值得信任?很多朋友看到直播间同款商品比旗舰店或者专柜便宜不少,心中难免存疑。但是我认为头部主播是可以信任的。
每一个头部主播背后都有着专业MCN机构(类似经纪人公司),比如李佳琦签约美ONE,薇娅背靠谦寻。
这些专业MCN机构有着很强的品控能力和议价能力,并且主播推荐商品不对品牌影响力作保证。相比于传统营销媒介来说,他们运营的是粉丝,只对粉丝负责。
如果自己直播间的商品出了问题,那打击是致命的,会让主播无数个日日夜夜建立起的粉丝信任轰然倒塌。
毕竟,电商直播除了价格,最重要的是信任!“铁打的粉丝,流水的商品”,这一点MCN和主播们比谁都清楚。
李佳琦也在新京报举办的“看2020财经峰会”上对此进行了专门解释:“很多品牌为什么会在佳琦直播间做最低价?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赚钱,而是他们想做到品销合一。”
“比如一只口红刚刚上市,要在一个月内完成10万笔销量的话,权重会上去,然后在一个淘宝首页浮现出来,更多人能看到这只口红。”
“一个新品如果要一下子完成10万个销量是很难的,这时候很多品牌会选择在佳琦直播间,因为我一场直播5分钟就可以帮助他完成10万销量,所以他们能拿出最低价(给我直播间)。”
简单来说就两点:1 商家新品上市,需要销量。2 量大从优
所以,如果这些头部主播直播间的东西是你所需要的,那么不如趁机入手。
当然,也可以提前查看一下各大平台、其他主播直播间价格。毕竟之前出现了同款商品薇娅直播间价格低于李佳琦直播间价格的情况!
直播电商机会与危机并存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的总规模达到4338亿元,预计到2020年规模将翻一番。综合当下市场表现来看,直播电商潜力巨大。
但这并不代表直播电商可以高枕无忧。
直播电商会不会重蹈10年前团购覆辙?
众所周知,直播带货对消费者来说最大吸引力在于价格。
随着直播电商的发展,流量竞争会越来越残酷,不排除头部MCN和主播为了争夺目标群体、进一步扩大头部势能,而进行粉丝补贴。
这一幕,和10年前的团购模式颇为相似。
2010年,团购凭借低价优势打造流量入口,盛况不亚于现在的直播电商。一时间无数用户、商家、资本涌入。
随着竞争的加剧,为了持续获客,商家利润被不断削薄,品质、服务急转直下。
最后的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大家都无生存之地,团购被迫退出时代舞台。
直播电商粉丝群体消费习惯是否会改变?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审美疲劳”,是说当以同样的方式、强度和频率反复刺激、呈现的时候,人的反应开始变弱。
当下直播电商如野火燎原势不可挡,很大原因在于其形式的新颖,受到消费者追捧。
随着直播电商的同质化,用户必然产生厌倦心理,注意力很难再集中到直播电商身上,此时,直播电商去向何方?
2012年,马云豪言“电商将取代实体店”并和王健林进行1亿豪赌,事实证明,电商无法取代实体店。
时至今日仍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电商能够取代实体店,对此我持否定观点!
抛开复杂的经济理论知识不谈,单线下购物的“社交属性”这一点电商就无法满足。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在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外,很自然会追寻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一点我们不能因为疫情而一叶障目。
其他购物新形态是否会出现?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我们有理由对此保持乐观态度。
毕竟,4月8日华为P40手机发布,美团外卖竟然开始配送手机了,这在之前你能想到?
类似跨圈破界的创新经济形式必然会不断出现!
写在结尾:淘宝直播前负责人赵圆圆曾说:“不是我们天赋异禀,而是我们遇到了风口。”
所以,趁着现在直播电商方兴正艾,各大平台频繁加码,出台大量扶持优惠政策的良好契机,能上手就上手,能入手就抄底。
不要等到风口已过,造富神话终结。
又想到,如果当初......
欢迎留言交流你对直播电商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