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武汉大学首届创新创业投资峰会在学校卓尔体育馆举行。11个国家科研或智库平台,40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20多家校友股权投资机构,60多家校友企业,130多个校友创业项目,130余项师生科技成果及创业项目,“武汉大学籍”投资人、企业家、创业校友以及在校师生等3000余人齐聚一堂,联袂呈现一场创新创业投资的盛会。
武汉大学首届创新创业投资峰会现场。 张锐 摄
武汉大学一直是“创新、创造、创业”“三创”教育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2018年11月,武汉大学创业投资联盟宣告成立,并推出“创珈1893”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打造一个武汉大学全球校友及在校师生创新创业的专属服务平台,覆盖1万+创新创业师生与校友,聚集800+创新创业师生与校友创业企业,精选90+校友创投机构,帮扶和培育一批未来独角兽和未来IPO创业企业”。本次峰会是“创珈1893”计划的一次积极尝试。
武汉大学副校长李建成院士表示,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局面前,武汉大学及武大师生历来有担当,武大校友一直有作为。举办本次峰会,就是要把武大师生的创新创造资源,与校友投资、产业等创新创业资源结合起来,通过有机的方式联系对接起来。校友对接武大创新力量,既可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也可以帮助母校做科技中介,向各界推广武大创新力量,扩展武大发展空间。
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副理事长、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毛振华,武汉大学创业投资联盟理事长、协同创新基金董事长李万寿,先后分享了武大带给他们的精神财富,并表示武大校友企业家联谊会、武大创业投资联盟将鼎力支持学校创新创业。
峰会上,加华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宋向前,东方富海合伙人、总经理肖群等作了创新创业投资领域的主题演讲,7位在创新创业项目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的武大教师、校友和学生以亲身实践,为现场观众作了创业分享。
“希望通过师生校友这个更具信任感的纽带,加强有效供需的对接。提升武汉大学创新创造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企业事业的发展,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产学研处副处长赵龙飞介绍,学校向来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仅2018年一年相关金额近8亿元。
武汉大学校友事务与发展联络处副处长徐毅表示,峰会旨在搭建一个平台,做到创业者和资本方的信息有效对接。“既能嫁接优质的校友投资机构资源,加强学校的创业教育,又能使师生的科技成果、创业项目得到有效的转化和支持,还能使校友的投资机构能多一条找到高质量创业项目的途径,最终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
“我们长期坚定地看好武汉的创业资源,期待以此次峰会为契机,助力武大创新创业的热潮,为母校、为校友、为我们服务的机构都能够带来丰硕成果。”信中利高级合伙人、联合执行总裁陈丹说。
武汉大学电信学院教授艾勇同时还是六博光电的董事长。“以前与几家投资机构谈过。有些要求在外省当地落户生产发展,有些合同条款过于苛刻,最终没达成协议。”他特别看好这次峰会的一对一洽谈形式,“双方可以仔细交流意见。希望双方对项目风险共担,共同将事业办成,有利同享,有难同当。”
本次峰会由武汉大学主办,意在集中展示高校科研转化实力,助力青年创新创业的梦想,同时借助武汉大学庞大的校友专业机构资源,深入挖掘学校师生及校友创新创业潜能,促进学校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成果转化落地。峰会还现场发布了《武汉大学创新创业主题报告》及武汉大学创新创业主题曲《留给花开》。(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通讯员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