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全国大面积限电,很多农民工已经开始返乡,随着限电力度加大,返乡潮会更多。
大面积限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战略布局,大宗商品持续上涨,电力成本加大,因为疫情的缘故,全世界的订单如海潮般涌到国内,但是这些中小企业根本赚不到钱,而且大部分的企业是负债扩张,这种饮酒止渴的方法最终会伤了根本。
对于限电,是表示支持的。
农民工返乡只有两个出路?
第1个是种植养殖。伺候着家里面的一亩三分地,但是农业增值效应比较低,一年到头伺候着一亩三分地,也只有两三千左右的收入。
说句难听的话,连自己都养不活,何况上有老下有小。
第2个是在当地做小工。当地的小工一天的工资也在150_200块左右,但是竞争太激烈,活太少。
大面积的农民工返乡后,有一小部分人会去做一些小工,其他的就面临着没有出路。
国内的主要问题就是农村问题,农村问题实际上就是农田问题,农田的产出收益不高,所以导致了很多人都撂荒,去外出打工。
当农田的产出和外出务工的收入不能成正向比,市场经济的原则一定会导致大量的农民工外流。
中国有8亿左右的农村户口,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也是需要重点解决的人群。
农民工返乡创业怎么看这个话题?
第1个方面是不太现实。农村的资源有限,生产资料主要是种植养殖,一亩田的产出又有限,而且风险极大。
而且现在的农资涨价幅度很大,而国内的粮食作物价格是控制住的,一头是生产原料的涨价,另一方面是售价维持不变,老百姓都是精于算账的,明显投入产出比就不合适。
如果是种一些特殊类的品种,首先就是种植技术,然后就是销路,这些都是大问题。农民工手上没有太多资本,亏不起啊。
所以很多农民工情愿将钱存到银行,也不敢去冒这个险。
第2个方面是产能过剩。2021年流行内卷两个字,本质上就是产能过剩导致的相互竞争。
竞争可谓是相当激烈,产品同质化,最后都是在价格上面做文章。农产品的同质化更强,内卷更严重。
大部分农产品是量大金额小,做的就是一个薄利多销。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不易储存损耗过大。注定的农产品的成本控制就很难。
产能过剩,一旦砸到手上,最后就是血本无归呀。
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在农村创业成功的,但都是个案,没有太多的借鉴价值。
农民工的出路在在哪里呢?
耕种家里的两亩田是绝对不能够养活家庭的,社会支出成本太高,收益又太低,注定了农民工只能够到城市务工。
这种现象短时间是解决不了的,越是发达地区工价越高,所以引入的人流更多,这是市场经济引发的结果,这就是一个循环。
劳动最美,农民工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都是默默无闻。